天天看點

AI重塑百度:産業網際網路與百度變局

最近兩年的百度,并不順利,股價低迷之餘,還有人事調整,一系列并非正面的資訊累積也進一步強化了百度的水逆形象,這些質疑在今年5月到達了一個頂點:百度在2019年第一季度财報出現虧損,與此同時,進階副總裁、搜尋公司總裁向海龍宣布辭職。盡管2019年Q1,百度營收241億元,實際增長率21%,增速依舊喜人,虧損不過3.27億元,但畢竟這是百度2005年上市以來首個季度虧損,另一方面,向海龍也是在2005年,加盟百度公司的。

李彥宏在百度公司内部信上說,“2019年是富有挑戰的一年,但機會也巨大”。

AI重塑百度:産業網際網路與百度變局

14年來首次季報虧損,14年的搜尋老将離職,這多少有些象征意義。媒體在關注虧損與離職,卻忽略了另一面:百度移動應用的月活躍裝置達11億台,搭載小度助手智能裝置2.75億台,百度APP日活使用者達1.74億,同比增長28%,好看視訊日活2200萬,同比增長768%,智能小程式月活1.81億,環比增長23%,百度的AI與移動基礎在進一步夯實;向海龍離職,沈抖晉升為進階副總裁,負責移動生态事業群。

值得注意的是,原百度“搜尋公司”轉型為“移動生态事業群”。不破不立。

百度移動經曆的這段曆史,像極了2012、2013兩年的微軟。盡管微軟的軟體收入強勁得令人敬畏,但它在重要的消費市場落後于蘋果和谷歌,微軟PC時代比爾·蓋茨最倚重的鮑爾默,試圖提出重塑微軟的計劃,加入到移動大戰中,很不幸,微軟與諾基亞的聯盟,移動裝置戰略并未如預想那般順利,2014年鮑爾默離職,接任者是薩提亞·納德拉,這位出生印度的新CEO,沒有像鮑爾默那樣焦灼在搜尋與移動,他聚焦在了微軟最強的業務Office軟體與Azure雲計算。

此後的故事,如你所知,媒體不再關注微軟,卻不想,微軟實作了業務與市值的又一次突飛猛進。到現在,亞馬遜、蘋果、微軟,是全球科技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三甲。目前,微軟市值超1萬億美元,高于亞馬遜與蘋果的9500多億美元,也遠高于谷歌的7500億美元。

根據公開材料顯示,Office和Azure雲計算兩塊業務就占據微軟7成以上利潤,微軟雲業務的年化營收達到130億美元,在市場中的排名僅次于亞馬遜的AWS。曾經微軟的現金牛windows業務已經退居二線,成為穩固後方的防線。

亞馬遜對蘋果的超越,微軟對谷歌的超越,在中國本土市場的映射,稱之為“産業網際網路”。蘋果與谷歌,IOS與安卓,它們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移動生态,但亞馬遜與微軟,它們也業務核心指向是更為底層的基礎設施——AI與雲計算。誠如尼古拉斯·卡爾早在2008年預言的那樣,IT不再重要。

當然,網際網路不是不再重要,是消費網際網路不再重要,網際網路将與之前的電力、石油一樣,成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在萬物聯網IOT的未來,網際網路的AI與雲計算變得更重要。

産業網際網路,資料将成為生産資料,計算是生産力。AI與雲計算,都是生産力。

2019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從大會的發言設定中,我們不難發現百度公司的某些變化:李彥宏一如既往的第一人,接着是CTO王海峰,再發言的是移動生态事業群的沈抖,然後是智能雲事業群組尹世明,再後分别是智能駕駛事業群李震宇、智能生活事業群景鲲。

也就是說,百度公司的營運戰略是,以技術與AI為核心,鞏固移動生态,建設雲計算基礎,重塑百度産業網際網路,智能駕駛與智能生活是百度的兩大切入口。

我們回到百度2019年Q1的财報中,造成百度當季營收、營運成本達250億,同比增長53%:其中内容成本62億,同比增長47%;流量擷取成本32億,同比增長41%;帶寬成本20億,同比增長39%;其他成本35億,同比增長75%;銷售與行政成本支出61億,同比增長93%。

也就是說百度投入了更多在内容生态建設上,與此同時,也因為2019年春節晚會的營銷投入,合力導緻虧損——這是百度“以投入換增長”。

2014年百度廣告業務營收占比99%,到了2018年這一占比是80%,百度确實在變。2017年百度第一屆AI開發者大會上有了那句“All in AI ”的宣言,從百度過去兩年的行動來看,确有這樣魄力。

在此之後,大家總是能看到百度不停的在用AI“折騰”着布局,從李彥宏坐着無人駕駛的車上環路被罰款到度小滿金融分拆,從百度小程式到Everyone Can AI,這三年,百度基本沒有停過。

雖然看着“折騰”,但種下了因,就會有果。在昨天的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分别展示了小度智能音箱、Apollo無人駕駛技術、智能交通燈、金融服務等方面的進展。最後,他還提到了幫助超過6700個家庭重新團聚的百度AI尋人。

在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除了無人駕駛技術之外,被着重強調的核心就是百度大腦5.0。讓我們撇去所謂流式多級截斷注意力模型(SMLTA)等等專業術語,整個展示的内容着重強調的是AI幫助人與資訊之間再度加強關系,完成人與資訊的新連接配接,連接配接人和資訊到連接配接人和服務的完整體驗。最好的例證就是沈抖在會上公布數字,的到目前為止,百度已經有超過15萬的小程式入住,在百度App内,小程式的月活使用者數也已經突破了2.5億。

這一切都離不開百度對未來網際網路的了解,對于未來産業網際網路的判斷——雲計算将成為所有網際網路服務的底層支援,在此之上形成不同的生态,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AI算法,它将連結雲計算與前端應用,三者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結構,穩定而且缺一不可。

2018年,騰訊公司迎來了曆史上第三次架構調整,宣布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産業網際網路,騰訊将雲計算、金融整合在一起;也是2018年,阿裡巴巴提出“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産業網際網路浪潮浩浩蕩蕩,2019年,騰訊、阿裡都不約而同地将“小程式”視為重點。

百度AI開發者大會還有個新聞,百度智能雲在上半年,發展成為國内雲廠商中單季度營收突破10億用時最短,市場佔有率排名一個季度提升一位,在2018年第四季度為國内第五,在2019年第一季度已成為國内第四,目前穩居中國公有雲市場第一陣營的雲計算廠商,并且在AI領域專利申請量全國第一,雲計算的專利申請量在業界名列前茅,AI相關的雲計算專利國内第一。

雲計算前四名,分别是阿裡、騰訊、華為、百度。抛開傳統IT的華為,産業網際網路還是BA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