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AI雖然不能夠産生萬物,但是它可以喚醒萬物。”7月3日百度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說。

這是一個産業智能化磅礴而來的時代。
可惜的是,人人都能意識到“智能”的價值,但從零開始研發的金錢、人力、時間成本投入不是誰都能承受。如火如荼的産業網際網路,正在缺失“智能”這一關鍵環節,衆多企業面臨硬着陸的風險。
這是百度的機會。
在開發者大會現場,通過一段在百度大廈和百度科技園停車場拍攝的視訊,李彥宏詳細示範了如何用一個App召喚車輛、泊車,以及車輛如何自動尋找車位、避障、排隊、泊車,最後又準确到達取車地點的過程。
濃重的“科幻感”讓現場驚呼原來智能駕駛已經到了這個水準。
憑借多年AI技術沉澱以及持續的技術創新造血能力,百度正在這場産業智能化大潮中穩坐中台,“Everyone Can AI”背後,一場網際網路企業集體向産業着陸的行動也拉開序幕。
智能化是“新動能”,屬于百度更屬于産業
無論百度提的産業智能化,還是騰訊常談的産業網際網路,其實描述的都是這個時代的産業更新趨勢和由此帶來的巨大機遇。
1、産業的新動能
李彥宏在4月與清華大學聯合釋出《産業智能白皮書》時,曾公開談到,這是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時間點”,他認為不論網際網路公司還是非網際網路公司,“成長最終是依靠智能化”。
李彥宏這些話不是随便說說,“智能化”作為 “新動能”,正在為衆多傳統産業的提效、模式更新,帶來質的突破。
以百度的在金融行業的實踐為例,太平洋保險通過與百度小度以及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技術的合作,甚至可以對報案人的語音情緒進行分析,形成了黑科技般的智能理賠防範欺詐模型,有效控制詐保風險;
這次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智能雲與浦發銀行聯合打造的中國首個銀行領域首個虛拟員工“金融數字人”亮相,基于人工智能、感覺技術、資料驅動等技術,為金融服務構造了一個具有智能感覺、自然互動和精準分析決策能力的數字世界的“人”,或将開啟金融服務新模式。
也可應用于那些具備充分資料化、資訊化基礎的企業:
中國聯通本身即已被稱為“最網際網路化”的營運商,卻仍能通過與百度的合作解決一些原本面臨的營運能力不足、底層能力不共享、資源無法整合複用等行業級難題。
其中,智能客服在天津的試點中,實作了話費查詢、業務辦理等100多個意圖模型,擁有95%的準确率、90%的客戶滿意度,減少了12%的人工服務時長,降本的同時增效。
2、百度“智能+開放”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強調“智能”,一方面強調“開放”,産業智能化是百度自身優勢業務和發展理念結合的必然産物。
而在這個時間點,市場的需求又真正到了關口。
借助網際網路時代大勢,過去企業們在資訊化、資料化的風口“安逸”地發展了好幾年,借助大勢恣意發展時,自身的不足就會被掩藏。
當企業們發現自己不僅需要實體世界的資料化,還需要資料世界的智能化時,它們就面臨硬着陸的境況。
此時,百度産業智能化的出現,“恰到好處”。
這次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李彥宏與吉利李書福同台,雙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并在會場圍繞吉利汽車首款雲智能SUV——博越PRO進行互動。
百度AI與GKUI19系統互相賦能,讓博越PRO不僅擁有“超級大腦”,而且作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移動終端,兼具車家互聯、車聯萬物的能力。這款産品之後,吉利汽車将開始全面搭載融合小度車載互動系統的GKUI19系統,百度的開放深入到中國汽車銷量冠軍之中,最強AI與最強汽車得以碰撞。
無論對産業還是對百度,産業智能化都是一種客觀需求的必然結果,李彥宏能做的,是讓這件事更加有價值、更加成功。
讓企業避免硬着陸,百度産業智能化“五位一體”
一架飛機要實作“軟着陸”,無非需要空速、迎角、微操三個次元。
ABC+IoT可以說是百度智能化“如何做”的宏觀簡要版描述,而事實上,百度以開放的姿态幫助合作夥伴“軟着陸”到産業智能化,微觀層面也可以從五個層面進行剖析,是“五位一體”的體系化過程:
1、以AI開放平台為“軟基礎”
所謂軟基礎,即AI技術本身的技術底盤,它是“智能”最直接的實力展現。
此次開發者大會,百度宣布AI開放平台(百度大腦支撐)向開發者提供超200項AI技術能力輸出,幾乎包括當下最完整、最全面、最前沿、最開放的AI技術。
多年以來,百度建立了包含語音、圖像、人臉/人體識别、視訊、AR/VR、NLP、資料智能、知識圖譜等在内的AI能力體系,能提供智能零售、智能校園、地産物業、企業服務、資訊服務、智能工廠、智能政務、智能硬體等多場景智能化解決方案。
更不用說,百度Apollo、小度助手兩大平台型AI引擎已經全面領跑無人車與對話式AI場景應用。
現在,Apollo已經更新到5.0,全行業量産加速。過去一年,Apollo一年間新增超過438項自動駕駛專利,領跑全球;随着Apollo與一汽紅旗聯合打造的中國首批L4乘用車下線,試點城市長沙市民有望在年底打到無人駕駛計程車。
此外,Apollo全新釋出資料流水線,原來開發者需要一周才能标定一輛車,現在30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周可以标定百輛車隊;企業版則全新釋出Robotaxi、智能信控兩大解決方案,這些都在AI技術層面大大推動了産業的發展。
小度助手在這次釋出會上同樣更新到5.0版本,包含行業領先的全雙工免喚醒能力、全球首創的家庭資訊流、行業領先的家庭通訊與通知和全球首創的智能音箱DLNA直接投屏能力。
小度全雙工免喚醒除了能實作一次喚醒後免喚醒詞連續對話,還特别擁有“拒絕反應”能力——知道什麼時候應答和執行,什麼時候隻需要安靜“聽着”即可——簡單說,全雙工讓小度的能力再一次逼近真正的人類。
擁有遊戲、效率工具、網絡電台、直播、兒童教育、智能家居等1000多種技能支援的小度助手,最近資料激活裝置量已經超過4億台,月互動次數已經超過36億,已經成為語音生态的毋庸置疑的核心平台。
2、以雲、芯、邊為“硬基礎”
所謂“硬基礎”并非一定指硬體,而是AI技術的各種載體。
在ABC+IoT架構下,“智能”的首要的載體自然是百度智能雲。作為幾乎一上來就盯住雲計算2.0的平台,百度智能雲近年來迎來快速發展,2018年下半年更是在國内頭部雲廠商中實作了最快增速。
目前,百度智能雲已成功釋出“天智”、“天算”、“天像”、“天工”、“天衍”等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實作了在人工智能、智能大資料、智能多媒體和智能物聯網的全方位智能服務布局,服務于農業加工、鋼鐵、金融、能源、物流、傳媒、氣象、旅遊等多個行業。
在這背後,百度的硬體支援也必不可少,其中尤以資料中心最為突出。百度在陽泉、順義、南京等地區都已部署資料中心,其中陽泉雲計算中心作為是百度自建的第一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亦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資料中心,前不久還宣布在西安建設另一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将作為百度全國傳輸骨幹網中的重要節點,輻射整個西部地區。
當然,更直接的是出産自己的硬體産品。在這次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全新釋出了一款極低功耗、高性能,專為遠場語音互動打造的晶片“鴻鹄”,适配車載語音互動與智能家居等場景,顯然,這是一款專為智能時代設計的晶片。
此外,百度的AI還在大力拓展物聯網時代十分關鍵的邊緣計算。
今年年初,百度智能雲在CES上推出中國首個邊緣計算開源版本OpenEdge一度成為科技界熱點,以此為基礎,百度推出BIE-AI-BOX和BIE-AI-Board兩個AI硬體開發平台,分别對應車内視訊分析、移動裝置運作檢查。
3、以優質夥伴做“倍速”發展
看完“基礎”,再來看發展部分。
今年3月,百度戰略投資漢得資訊并達成戰略合作,5月底,百度又與東軟集團簽下戰略合作協定。
這兩家企業都是産業網際網路領域“資深玩家”,例如漢得已經為超過3000家企業提供資訊化建設服務,遍及制造業、金融、貿易、通訊、電子商務、傳媒、房地産等諸多行業,覆寫廣州、北京、成都、西安、武漢、青島等地。
百度與這樣類型的企業合作,比直接點對點滲透産業的速度将變得更快。
在百度與另一家相似類型企業“軟通智慧”的合作中,這種倍速被直覺地展現出來。
百度曾提出涵蓋交通、能源、醫療、政務等方面的AI CITY方案,以實作城市治理的自動化、智能化、運作效率的最優化。2018年,百度又進一步釋出了“ACE王牌計劃”(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
軟通智慧作為最早進入數字城市領域的一體化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百度與它的合作将上述方案與計劃更深度和更快速地應用和落地,130多個城市、超500個項目中,不少都有百度技術的身影。
例如,軟通智慧集合圖像識别、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建構起的智慧公安智能平台和體系,為湖南省某地級市提供了完整的智慧公共安全解決方案,電影中的警察黑科技或已經付諸應用。
4、以持續創新鼓勵自主“造血”
不僅僅在發展速度上加速,百度的産業智能化還具備持續創新機制下的技術造血能力。
這種造血,既包括百度不斷擴充技術底盤,也包括百度為整個開發者群體營造的深度學習架構——被稱作AI時代作業系統的PaddlePaddle(中文名“飛槳”)。
前者,在百度AI開放平台上,不斷更新着一些看起來十分“有趣”的能力開放,例如紅酒識别可以應用到商品推薦、營養搭配等服務上,黑白圖像智能上色可以應用到圖像複原場景中,課堂專注度分析則能有效評估教學效果、豐富教學管理手段;
這些都基于百度大腦的不斷演化。
此次,百度大腦同樣迎來了史上最重磅的5.0版本更新,百度稱之為“賦能産業智能化、軟硬體一體的AI大生産平台”。現在的百度大腦,不僅包含核心算法層的技術突破,還具備端到端适配的AI計算架構,實作了AI算法、計算架構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
更多的“新鮮”黑科技AI技術産生,并不意外。
後者,PaddlePaddle讓百度的AI體系不僅直接輸出AI能力,還給予開發者們自己生産AI的能力,它帶來的“造血”能力給予智能化時代無限的可能。
例如,北京林業大學、百度、嘉楠、軟通智慧合作通過PaddlePaddle圖檔識别訓練得到的害蟲監測系統,能針對林業經濟中危害甚廣的紅脂大小蠹進行監測,這套檢測系統的應用将大幅降低蟲情監測的人力成本,識别準确率能達到90%,原本一周的工作量隻需一個小時即可完成。
此次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與華為正式攜手,PaddlePaddle即将與麒麟晶片合作,這種組合創新無疑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是PaddlePaddle的一次突破。
畢竟,中文名飛槳的PaddlePaddle也被稱作“AI時代的作業系統”,它與華為麒麟的結合,從軟體+硬體兩個層面建構了中國的AI底層架構。自研AI作業系統與自研晶片的強強聯合,AI時代,中國将不被卡脖子,甚至掌握一個全新時代的主導權。
如果說技術底盤代表百度産業智能化當下潛力,那麼PaddlePaddle則代表百度無限的智能未來。
5、以5G等新技術為延展
産業智能化的“智能”注定不是封閉的體系,在基礎和發展之外,AI下一步延展就是一個關于未來的事。
毫無疑問,與蓄勢待發的5G融合,亦是時代賦予産業智能化的要求。
百度副總裁侯震宇曾說,“無處不在的計算将是所有系統的靈魂”。AI+5G時代,5G讓晶片之間、系統之間、裝置之間更好地連接配接在一起,不同場景中的計算有機會整合,更大的計算力、更深度的資料流動無疑将帶來更大的價值。
在這之前,百度已經分别于2018年6月與9月與中國聯通、Intel合作成立兩座“5G+AI”實驗室,将在翻譯、語音、地圖、大資料、物聯網、車聯網、AR等領域的産品及商業模式上進行更多創新探索。
AI讓5G的價值升華,5G讓AI獲得更廣泛的施展空間,AI+5G讓百度的産業智能化平台價值進一步凸顯。
在具體的應用上,這一切值得期待。
當然,産業智能化向外延展融合不會隻有5G,更多與AI結合的新技術、新業态将會不斷湧現,百度的開放生态無疑也會将它們不斷開放出去,形成屬于自己的生态優勢。
總而言之,通過5個次元的诠釋,我們得以一窺百度産業智能化的全貌,它不是一個概念和一項“新業務”,而是一個集百度全體之力全新的、關乎百度未來更關乎全産業未來的系統工程,百度隐忍到今天,收獲的季節即将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