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晚落下帷幕。
在各種傳統文藝節目外,今年春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滿滿的科技感,百度、微網誌、抖音、快手悉數加入新媒體互動環節,春晚深圳分會場則用七分鐘的時間,向觀衆展示了一座“未來之城”,呈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春晚。

深圳分會場讓春晚科技感滿滿
春晚深圳分會場實作了4K超高清内容的5G網絡傳輸,給觀衆提供沉浸式節目觀看體驗,這在我國尚屬首次,5G将在2019年試商用,現在看來已是離弦之箭,距離現實正越來越近。春晚深圳分會場還大量應用AR增強現實技術,以及首次引入水下螢幕技術,實作虛實結合的視聽效果,讓節目顯得更夢幻。事實上,春晚深圳分會場上的每一個節目本身也都融入科技元素,服裝嵌入柔性屏、無人機表演、撲翼飛行器、雲軌、雲巴、機械臂、燈光秀等等,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近年來春晚的常客:機器人。三年前的春晚,一組人形智能機器人舞蹈讓深圳人工智能和服務機器人公司優必選一夜爆紅;今年春晚,這家公司在自家主場派出了大型仿人機器人Walker。Walker成為春晚深圳分會場“未來之城”的點睛之筆,獨特的表演呈現出炫酷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讓觀衆感受到了這場春晚的滿滿黑科技,以及深圳的創新力量。
Walker是優必選前不久于2019美國CES上釋出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高1.45米,具備優良的硬體素質、卓越的運動能力及AI互動表現。它不僅有36個高性能伺服關節以及力覺回報系統,還擁有視覺、聽覺、空間知覺等全方位的感覺,結合優必選的AI技術,Walker實作了平穩快速的行走和靈活精準的操作。Walker新一代具備了在常用家庭場景和辦公場景的自由活動和服務能力,讓機器人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剛剛Walker在春晚的表演,也展現了其技術實力。
Walker主要瞄準家庭服務市場,這一次登陸春晚這個輻射超過11億觀衆的節目,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機器人距離自己不再是遙不可及。
Walker登陸春晚不能簡單地了解為是優必選在秀肌肉,深層次看,更大價值是央視春晚向世界呈現中國創新的力量,向觀衆描繪科技正在構築的未來世界。Walker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春晚的機器人主題。1996年春晚,郭達和蔡明搭檔演出《機器人趣話》,描繪了一個結婚狂買回一個機器人妻子,不斷地調試“清潔型”、“善解人意型”等模式,鬧出各種笑話,當時隻存在于文藝創作中的機器人,如今正在變為真正的商品,《機器人趣話》中的機器人妻子不再是天荒夜談。
出現在春晚上的機器人變為買得到的機器人。2016年,520台Alpha 機器人亮相央視2016年春晚,為孫楠伴舞《沖向巅峰》;2018年春晚,優必選Jimu Robot亮相狗年央視春晚,普及程式設計教育機器人;今年春晚,Walker登陸春晚,則是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首次走進大衆視野。
從與科技的結合度來看,2019年春晚無疑是最“科技”的一屆春晚,這展現出春晚不墨守成規,而是與時俱進,成功蛻變為人文與科技、傳統與現代、過去與未來完美結合的國民級節目。
強調科技奏響時代最強音
作為國民級節目,在春節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點舉辦的春晚,一直都在呈現時代最強音,比如1994年春晚,獨幕喜劇《打撲克》描述了市場經濟大潮下正在發生變化的人與事;再比如1997年香港即将回到祖國懷抱時,春晚中就有了董文華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孫國慶、彭羚演唱的《公元1997》。今年春晚主題是“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依然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強調科技,同樣要從時代背景說起。
深圳建市以來首次成為春晚分會場,原因不難了解:去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視窗,春晚選擇深圳作為分會場呈現“未來之城”,有改革開放承前啟後的内涵,春晚之“春”與深圳作為“春天的故事”的發生地,也十分吻合。
而科技創新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張靓麗名片,選擇深圳作為分會場,自然要黑科技滿滿。
這同樣是時代背景使然:改革開放前四十年是基于人口紅利的數量增長,現在則全面進入基于科技創新的品質增長階段,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程序正在加速,特别是在貿易戰等事件的影響下,我國自上而下,廟堂江湖,都意識到關鍵技術不能受制于人,自主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一方面,國家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已出台系列政策,從中國制造2025,到人工智能就被列入“十三五”重大工程,再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都表明我國對前沿技術正愈發重視。作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産業,機器人也是國家支援自主創新的重點産業,扶持政策層出不窮,已被列為十大戰略支柱産業之一,機器人也是率先在特定場景如工業生産中,實作商用的前沿黑科技。
另一方面,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創新,BATH等科技巨頭在技術研發特别是自主基礎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正越來越多,小米等手機巨頭對技術研發的态度也大轉彎,近些年走紅的科技明星公司如大疆、優必選、商湯,也都是憑借自主技術創新而成功崛起,如今,中國創新軍團正在成型,更多大大小小的科技創新企業會浮出水面,毋庸置疑的是,相當一部分會誕生于深圳。
科技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2019年春晚最具科技感,就不讓人意外。
中國企業如何自主創新?
中國科技公司不論大大小小,在自主創新之路上走成功的,我們都能發現一些共同點。
首先,抓住新興産業,而不是亦步亦趨。
自主創新不能亦步亦趨,成熟産業創新空間越來越小,如果去PC、晶片、作業系統、浏覽器等領域進行再創新,就不現實也無意義。新興産業則是創新窪地,特别是AI、機器人、5G、無人車等正在爆發中的新産業。雖說某些技術國外探索可能更早一些,裡程碑式進展也稍顯不足,在某些方面中國玩家與之并沒有事實上的差距,換句話說,這些行業的中國玩家與世界玩家幾乎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國自主創新正是圍繞着這些新興科技産業。
其次,更加實用接地氣,而不是追求炫酷。
這次在春晚深圳分會場有着驚豔表演的優必選,同樣屬于實用接地氣,而不是表面炫酷的玩家。第一次看到波士頓或者ASIMO機器人時,我感到十分震撼,它們運動能力強、行動靈活、動作逼真,然而多年過去,這些機器人依然隻存在于實驗室,核心原因是功能炫酷卻實用性不足,成本高且不具備商用價值。或許正是因為此,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已被谷歌售賣。
優必選則抓住中國市場優勢,具有更強商業化能力。作為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最出彩的地方不僅僅是行動能力和手眼協調等潛力,更在于商業化能力,它在機關成本可控的平台上研發,特别針對家庭服務需求進行了一系列技術研發,未來零售價格有望跟一台普通家用中型轎車(小幾十萬人民币)差不多,有望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再次,打鐵還需自身硬,自主技術不可缺。
自主創新沒有捷徑可走。共享單車看上去很創新,然而缺乏技術壁壘,很容易被複制在資本加持下改變格局;大疆可以獨霸民用無人機市場多年,正是因為其在航空影像技術上的多年高投入,成功将長闆築高成為壁壘。部分手機品牌雖然品牌自主,核心元器件卻靠進口,很容易受制于人;華為2018年逆勢增長最快在今年成為手機行業第一,與其多年來堅持對晶片等底層核心技術大手筆投入密不可分。
機器人集各種黑科技于一體,人形機器人在情感、人居環境的适配、服務内容的場景等方面遠超過非步态或者非人形機器人,正是以,人形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在人工智能(感覺智能和認知智能)外,還需要驅動控制、步态算法、導航定位等關鍵技術支撐,實作機器人的運動能力、移動能力、操作能力、感覺能力和認知能力;機器人形态和場景複雜,需要建構一個機器人作業系統,實作機器人應用快速開發部署。人形機器人背後是多種技術,複雜度很高,屬于真正的高精尖科技,很多東西沒有可以借鑒的對象,更要自己動手。
優必選一直堅持自主技術創新,“第一優先保障有足夠的研發經費投入”,去年5月獲得8.2 億美元C 輪融資,重新整理AI創業公司單輪融資記錄,融資的錢依然會優先花在研發上,優必選的員工中,有接近一半都是屬于研發人員。其研發團隊除了優必選深圳總部員工,還包括與清華大學共建的智能服務機器人聯合實驗室、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的智能服務機器人聯合實驗室,與悉尼大學共建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優必選北美研發中心,并聘請了兩位首席科學家:悉尼大學的陶大程教授為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的趙明國教授為人形機器人首席科學家。
在大環境不好的今天,科技公司都要過緊日子,研發不能無節制投入,這一點,優必選的做法同樣值得參考,其從三個層次進行技術研釋出局,包括核心技術産品化、未來1-3年産品技術研發和前沿技術探索,分别對應短期、中期和長期,形成了研發節奏,即能確定現在産品在市場的技術優勢,也能確定自己不錯過下一波技術趨勢,甚至從技術研發中孵化出新産品。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悟空機器人獲“最具創新産品獎”;在2019年CES上,悟空機器人再次獲得CES2019創新獎,Walker機器人首秀便震撼全場,入圍展會官方大獎Best of CES 2019名單;Walker新一代還被美國權威科技類媒體tom’s HARDWARD評選為“CES 2019 Best Robot(CES 2019最佳機器人)”;國内知名科技消費類新媒體钛媒體在2019 CES中國創新之夜上宣布Walker新一代入選“CES中國消費趨勢産品榜TOP10”。
外媒The Robot Report 選出的2019年值得期待的10大機器人公司中,優必選入選,與亞馬遜、Boston Dynamics、Facebook、哈佛、微軟、英偉達等并列,這都是優必選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技術實力的證明。
最後,不能蝸居實驗室,商業智慧要強化。
很多技術創新能力很強的創業公司,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賣不出去”,要麼産品沒有踩準需求,雖然是自主技術創新,卻做出來僞需求的産品,這樣的創新成為無用功;要麼産品瞄準了市場,然而缺乏對應的市場能力,最終不能大賣,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優必選一直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智慧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三年登陸央視春晚隻是其衆多市場行動中的一個。進駐蘋果授權店、與亞馬遜合作推出人形機器人Lynx、與迪士尼合作打造IP機器人、在全世界鋪設線下管道,優必選在市場上動作頻頻,每年的銷售額實作了指數級的增長。從Walker亮相2019年春晚來看,優必選确實最有可能實作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的商業化,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相較于散落在實驗室的技術構想(從0到1),将人工智能機器人以最快速度産業化落地無疑更為關鍵(從1到後面的無數0),産業落地的市場回報可以反向引導技術創新方向和節奏,産業落地的資金回籠則可以給技術創新研發提供“子彈”,最終形成正循環,我認為這條路也是所有堅持真正自主創新的科技公司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