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嚴打刷量後 自媒體的出路在何方?

作為一個極為穩定的自媒體生态,微信公衆号很少有大動作。不過,自2018年以來,微信公衆号反而動作頻頻。此前,在微信将公衆号内容展示方式改成資訊流最後又默默改回,而8月8日起剔除機器等非自然閱讀帶來的虛假資料則讓整個新媒體行業炸開了鍋。最直接的結果便是廣大微信自媒體迎來第二次裸泳。

微信嚴打刷量後 自媒體的出路在何方?

微信嚴打刷量治标不治本

自媒體作者應開啟發展新思路

微信公衆号,堪稱是自媒體行業的最大推動力,是微信公衆号推動了自媒體創業風潮的興起。但在繁榮的背後,以刷閱讀量、刷點贊數的黑色産業鍊,成為這個生态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個很難根治的“毒瘤”。

有行業人士透露,刷量産業鍊中,主要分為機器刷跟人工刷兩種方式。就此次微信公衆号透露的消息來看,雖然微信在技術上可以剔除部分非自然閱讀帶來的虛假資料,但機器閱讀在行業裡本身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從業者通過僞裝裝置資訊和批量模拟微信使用者的人工行為,依然可以實作機器批量“刷量”。

面對微信對刷量的整治大行動,盡管有可能會出現價格突然增加的情況,但人工刷的方式一直可以保持正常的刷量活動,這導緻微信刷量行為很難根治。

微信整治刷量,本意可能是為了淨化微信生态,但如果無法根治就很難實作微信跟自媒體皆大歡喜。隻要微信的閱讀量會在前端顯示,閱讀量就一直會是微信自媒體重要的考核名額,廣告主考察KPI也會繼續以閱讀作為重要參考名額,這樣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仍會持續下去。

是以,當不少大号再次被使用者發現刷量明顯,這确實會在一定程度上連累自媒體的信譽,進而影響自媒體的商業化,打擊自媒體的積極性。對于廣大自媒體作者來說,面對這種不可抗的行為,與其吐槽微信,不如自我審視整個自媒體的生态,開啟一種全新的發展思路。

全管道影響力成自媒體核心競争力 

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自媒體明星

最近幾年,随着算法推薦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百家号、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為首的自媒體平台也快速崛起,成為微信公衆号平台之後全新的自媒體發聲陣地。這些自媒體平台與公衆号相比,此前備受诟病的地方就在于無法幫助自媒體形成粉絲社群,自媒體内容的閱讀幾乎純靠平台影響,不像微信一樣可以因為粉絲因素獲得保底的閱讀。

而事實上,包括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在内的諸多自媒體大号,其主要收入都不是來自于自媒體平台的廣告分成,而是以粉絲經濟提供一些衍生服務實作變現,幾乎每個自媒體都有成為大号的夢想。

但是,其實随着自媒體平台服務的不斷完善,自媒體平台已經找到了讓算法推薦與粉絲經濟不沖突的地方。恰逢此次微信打擊刷量因為讓不少自媒體對微信公衆号心生疑慮,我就在此來談談自媒體平台的一些變化,為什麼值得所有自媒體關注。

1、實作流量的公平配置設定後 算法确實可以實作内容最大化分發

做自媒體,大多數情況下,閱讀量有多少就直接決定了變現有多少收入。微信公衆号的生态,導緻新入自媒體縱然能輸出高品質的文章,也很難獲得大量流量和大量收入。

自媒體平台,目前主要都是通過智能分發的方式将内容進行精準化推薦,隻要你能寫出好内容,就能有機會在新手就獲得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閱讀,這樣的一種分發機制讓流量配置設定更加合理,讓平台更有競争力,對于新人來說也更為友好。

這方面,其實從百度關于資訊流的财報内容,就可以感受到算法的魅力所在。根據百度釋出的2017年Q2财報來看,百度APP日活上過億,資訊流廣告收入相比較第一季度更是提升了200%。而2018年Q2财報上,百度App六月份平均日活使用者達到1.48億(峰值突破1.5億),同比增長17%,使用者使用時長同比增長30%,其中百家号功不可沒。

按道理來講,在人口紅利都已經逐漸消失的情況下,要提升日活,提升使用者使用時長,這已經非常困難。但為什麼百度可以做出這樣的成績呢?這恐怕還得歸功于百度算法推薦與搜尋結合之後,形成了一種搜+内容消費模式。使用者主動搜内容,用百度搜尋,使用者不清楚要搜什麼的時候,百度資訊流推薦(這個時候使用者是被動享用内容),搜尋和資訊流呈現的都可能是百家号的内容。

微信嚴打刷量後 自媒體的出路在何方?

這樣一來,自媒體的内容就被最大程度分發和釋放。是以,從内容分發的角度來說,算法推薦既提升了平台競争力,也提升了自媒體内容的傳播效果,同時還滿足了使用者主動或潛在的需求,其本身存在的價值确實對自媒體行業的幫助非常大。但是,這樣一種其實掌握了分發大權的機制,又是如何與自媒體的粉絲經濟不沖突,甚至助力自媒體的粉絲經濟的?

2、算法與粉絲經濟不沖突 草根新人也可以成為IP名人

微信生态幫助很多自媒體實作了粉絲經濟變現的美夢,可普通新入者要成為微信自媒體已經幾乎不可能。反觀百家号、今日頭條、大魚号為首的算法推薦型自媒體平台,他們卻反而給了廣大草根新人成名的公平機會。

自媒體平台的算法直接決定了流量配置設定權限,但同時也可以精準地基于自媒體作者的内容屬性與将他的内容比對給精準使用者,進而幫助自媒體更快漲粉。這種嘗試,早期嘗試今日頭條微頭條的作者,應該就有享受到這個紅利,但最為震撼的當屬近期很多百家号的粉絲增長情況。

近段時間,聽說百家号作者通過持續輸出優質内容,粉絲增長速度驚人。會出現這樣的效果,這或許還得益于百家号的粉絲賦能計劃。

與一些把資源都集中在大V身上的計劃不一樣,百家粉絲賦能實際是賦能那些還未形成IP名人效應的内容創作者,通過算法技術獲得内容被推薦、粉絲關注最終成為明星IP的機會。

很多新入行業的自媒體作者,因為重視了百家号的營運,就逐漸成為具有一定IP影響力,這在明星時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了解了行業内不少百家粉絲暴漲自媒體的基本情況後,我是這麼看待百家的粉絲賦能計劃:

首先這是一個讓草根成名的普惠方式,過去隻有極強的人設、辨識度、具有天生優質素養的人才可能獲得被關注;現在隻要你願意創作,就有機會。

其次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内容變現方式,過去内容創作者要出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資源等成本,才可能孵化自己;現在平台方全力導流,給予現金獎勵,幫你出名。

再次這是一種長尾驅動的商業模式,是團結一切草根力量,激活長尾需求的内容生産和分發模式,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

這樣的一種計劃,本質上可能是一種算法推薦與粉絲經濟結合的實驗。可以預見的是,把握住百家号粉絲賦能計劃這樣人人都能成名的機會,自媒展現在都還有機會在全管道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能夠在多個平台玩轉粉絲經濟,建立自媒體在全行業的IP影響力,那縱然下次還碰到微信刷量的情況,不管自媒體有沒有刷量,因為全行業全管道的影響力所在,自媒體依然可以擁有大量粉絲和客戶的共同擁簇。

 總之,微信公衆号剔除虛假資料僅是導火線,而自媒體行業改弦更張已成必然事實,當微信中内容創業的紅利漸失,自媒體是需要重新考慮到底該靠哪座山,拜哪座佛,和誰一起前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