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最近我乘坐地鐵時總能看到陌陌主播的平面廣告,據羅超頻道(歡迎加我個人微信luochaozhuli探讨交流)向陌陌相關人士了解,這是陌陌花錢給主播投放的廣告,一方面為即将亮相深圳的陌陌直播17驚喜夜年度盛典造勢預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主播知名度,這也是陌陌造星計劃的一部分。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為什麼直播玩家都要強調造星?這要從直播行業的發展階段說起。在經過2015年的興起和2016年的繁榮後直播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前瞻産業研究院釋出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将達到363.3億元,同比增長44.6%,如此高的增長速度,不全部是靠粉絲打賞,與直播平台文娛化趨勢有關。

從誕生之初,直播就對文娛行業有深刻的變革作用,直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将實體上存在距離的人聯系在一起,進行實時互動,相對于傳統文娛産業而言,基于視訊資訊的實時傳達,大幅增強了雙方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基于此,直播很快就成為了人們日常娛樂的一種方式。

日光之下無新事,傳統娛樂産業的玩法也逐漸被移植到直播平台上,有了對應的展現,直播網紅明星化就是一個縮影。

直播造星

如今各直播玩家都在積極尋求轉型,突破線上表演+粉絲打賞這一單一商業模式,積極向上遊産業鍊發展,培養主播IP的“造星”,是其中重要一環。

随着網際網路娛樂和社交媒體的日益重要,主播與明星的分界線正在越來越模糊。正如我2016年在《“網紅”被重新定義,明星經濟正在發生變化》一文的判斷:網紅和明星的概念越來越模糊,人氣巨大的網紅就是明星。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傳統明星靠電視媒體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包裝,網紅則是生長于移動網際網路的物種。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傳統媒體,其造星能力正在展現出來,與電視媒體“中心化”的造星方式最大不同,網紅的制造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星探發現,不需要經紀公司,不需要專業包裝,通過網際網路平台,每個人都有機會收獲粉絲,成為網紅,成為明星。

直播平台是有才藝的普通人成名乃至成為明星的首選平台。

傳統的造星,唱片公司的簽約藝人需要做複雜的系統化訓練才能出道,上升通道主要是通過拿一些重量級的獎項,這對普通大衆來說門檻極高,一個偶像從出道到走紅需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直播平台大幅拓寬了普通人成為明星的管道,縮短了明星出道的過程,普通人成為網紅乃至明星變得越來越容易,流程短平快。

正是因為此,直播平台也已具備經紀公司的部分能力,成為造星主力的重要一員。曾經經紀公司需要經過主動報名、星探挖掘才能找到有潛力的藝人。今天陌陌直播、YY等頭部直播平台基于大資料就可以發現有潛力有才華有特色的藝人,一旦發現就會因人制宜地制定發展道路。

不同直播平台造星思路大同小異,隻不過投入力度差異巨大,其中陌陌直播和YY作為直播收入最多的兩大平台,在造星上可謂是不遺餘力。

陌陌會對旗下主播進行系統性的包裝,包括上綜藝節目、出唱片等,讓主播走專業化娛樂道路。2018年7月,陌陌獨家冠名的真人秀節目《幻樂之城》在湖南衛視開播,作為該節目的聯合制作方,陌陌力推自己家的主播與一線藝人如王菲等同台演出,這極大增加了主播的曝光量和知名度,比如登上《幻樂之城》的主播溫菁霞此後在一些網絡大電影中有亮眼表現。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YY緻力于将主播推向主流平台,YY主播摩登兄弟在2018年7月首次登上央視綜藝頻道的《向幸福出發》和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另一位來自YY的小潘潘将一首《學貓叫》帶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台,這首歌成為2018年主播單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除了上熱門綜藝節目外,這兩家造星手段還有很多。比如陌陌與BMG、太合音樂、樂華音樂等合作啟動“MOMO音樂計劃”,為音樂才藝主播制作、發行專輯合輯,《哈NI,非WO莫屬》的制作人中甚至包括許嵩這樣的知名音樂人;再比如陌陌花大量的錢給主播投放戶外廣告;YY在今年中秋舉辦了嘉年華給主播上台表演的機會,将主播從攝像頭前螢幕中推到錄影機前舞台中,給他們創造專業表演和與粉絲近距離接觸機會,也是各大直播平台舉辦盛典的一個目的。

不隻是YY和陌陌,花椒、映客也有各自的造星計劃,比如花椒與北京衛視合作直播節讓主播登上大熒幕,與新絲路合作“世界小姐”中國區海選;再比如映客則打造了兩個直播綜藝IP《櫻花女神》和《映客先生》實作了造星目的。

整體而言,直播玩家的造星邏輯都是相似的,通過對主播進行系統化包裝,投入資源和資金,幫助他們擁有專業表演才藝、輸出優質内容、走向主流表演平台以及不斷壯大個體知名度。在平台的支援下,部分優質主播已經突破了直播的圈層,真正成為大衆層面的藝人。

文娛野心

造星對于直播平台來說不是目的,而是布局文娛産業鍊的一環,邏輯很簡單:使用者觀看直播的場景本身是娛樂,就是要獲得快樂,而主播的表演往往也是文娛形式的,比如音樂、舞蹈、幽默等等,正是因為此,直播平台向文娛産業延伸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直播平台的“文娛大夢”有了更多形式的承載,如今許多靠直播起家的公司早已成為文娛領域的巨頭。

歡聚時代擁有以泛娛樂為主的YY直播和以遊戲直播為主的虎牙直播,且還在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相繼推出了BIGO Live、Cube TV和Like短視訊等海外直播和短視訊産品,從東南亞市場切入,已經覆寫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虎牙在遊戲直播外,正在積極布局電競這一新型文娛領域。

陌陌做文娛的一大優勢是社交屬性。

社交巨頭騰訊已經是中國文娛産業的重要力量,在文學、音樂、遊戲、視訊、動漫、二次元等領域都有很強的話語權,因為社交可以形成特殊的内容場景,增強内容消費和互動進而形成獨特的娛樂體驗。基于社交優勢,陌陌很早就在文娛領域布局,如今已涵蓋到全文娛領域。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2013年起,陌陌就開始嘗試手遊業務;2015年,陌陌上線了國内首個音樂互動直播平台-陌陌現場,主打“全線上互動演唱會”,邀請到知名音樂人梁翹柏擔任首席内容官,并陸續推出直播、短視訊等功能;2018年,陌陌獨家冠名并聯合制作了綜藝節目《幻樂之城》。

相對于騰訊的文娛版圖而言,直播巨頭目前的覆寫隻是一個子集,不過随着時間推移,直播玩家在二次元、動漫、長視訊以及音樂等行業一定會有更多作為。陌陌們今天花錢造星打造IP,明天就可以基于平台上的IP做内容,再涉足文娛産業的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從直播跳脫到文娛産業,想象空間一下就大了很多,相對于直播隻做一個場景下的娛樂而言,文娛産業相當于可以覆寫使用者所有娛樂場景,每一個單一市場都比直播市場要大。

當然,對于直播平台來說,做文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個市場已經是群雄逐鹿,直播平台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避開巨頭的鋒芒。

各展所長

在文娛領域,不光有陌陌、歡聚時代這樣的直播巨頭,騰訊、阿裡、位元組跳動等巨頭也已布局深遠。阿裡目前的大文娛版塊涵蓋了阿裡影業、合一集團(優酷洋芋)、阿裡音樂、阿裡體育、UC、阿裡遊戲和阿裡文學等業務。繼去年底一系列大變陣後,今年1月2日,阿裡巴巴集團宣布,阿裡體育将與阿裡大文娛相關版塊進一步全面融合打通,這展現出2019年阿裡大文娛準備大幹一場的态勢。

騰訊已是文娛領域的超級霸主,形成了最完整的業務矩陣:騰訊遊戲、騰訊文學、騰訊影業、騰訊音樂、騰訊視訊、騰訊動漫、騰訊影業以及騰訊投資的一系列文娛獨角獸公司如快手、虎牙、哔哩哔哩、貓眼等。

位元組跳動作為内容新星也絲毫不掩蓋在文娛産業上的野心,抖音啟動了音樂人計劃向上遊布局,西瓜在布局長視訊瞄準了愛奇藝們的蛋糕,位元組跳動還投資了二次元等文娛公司。

為什麼做直播的都去造星了?

各路玩家瞄準文娛領域,說明機會巨大——精神消費越來越重要,内容付費越來越流行,知識産權越來越重要,都催生了網際網路文娛的發達,大量文娛公司這幾年密集IPO也足以說明文娛市場潛力巨大。不論是直播平台、内容巨頭還是網際網路巨頭,大家都各展所長,直播平台有使用者、主播,内容平台有使用者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不缺錢,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文娛市場玩家雲集,将會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态勢,正如我此前預測的那樣,如下三點成為文娛玩家的重點布局方向:

1、内容IP。

在文娛領域,早已不是單一的内容形态,各路玩家正在不斷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擷取快樂的需求,線上線下、碎片化、沉浸式等,一個平台往往會提供短視訊、直播、遊戲等諸多娛樂方式。貫穿各種娛樂形态最重要的就是IP,比如音樂版權、體育賽事、網紅主播等,隻有足夠優質的IP才可以将不同的娛樂内容連接配接起來,才能持續不斷的創作出優質内容,在給使用者帶來快樂的同時,創造出更大的商業價值。陌陌和YY花重金培養主播同樣是為了形成IP,最終回饋業務體系。

2、技術。

和迪士尼等傳統文娛公司不同,網際網路文娛公司擁有極強的技術屬性。一方面,技術可以提升使用者的娛樂互動體驗,比如視訊的流暢度和内容的個性化等;比如千人千面的智能算法推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營運和變現效率,比如視訊平台基于大資料選角、選題甚至進行情節設定,實作内容定制。

正是因為此,所有網際網路文娛玩家都在強調技術,比如愛奇藝背靠百度的AI技術優勢,已經成為視訊行業最懂技術的玩家,将AI當成戰略之一;再比如陌陌2018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該季度研發費用達到2.49億人民币,環比增長43.99%,2018年前三季度累計的研發投入達到了5.43億人民币,同比增加140.44%,唐岩在2018年Q3的電話會議也指出,優化推薦算法是一項戰略重點。

3、出海。

雖然說中國文娛市場依然有增長空間,但是在中國企業普遍出海的趨勢下,具有本土創新模式的文娛公司同樣也會出海。不過由于國家間的文化差異,文娛業務出海相比于電商、手機等更加艱難。當然,也有抖音這樣成功的案例,抖音海外版TikTok在2018年第一季度登頂App Store的下載下傳榜首,下載下傳量達4580萬次,一舉超越Facebook和Instagram。

直播平台是中國文娛出海的主力軍。資料統計顯示,已在海外開展直播業務的中國直播企業約有50家,遍布歐亞、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個國家及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途國家。歡聚時代出海的政策是投資海外直播平台,2018年6月5日,斥資2.72億美元認購東南亞第一大直播平台Bigo的優先股,成為其最大股東;天鴿互動三年前揚帆出海,在中國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布局,2017年末在泰國推出類“抖音”産品,2017年底來自海外收入已占到10%。

陌陌對于出海的态度,三季度财報電話會唐岩曾表示:“我們一直有定期地對海外市場機會進行調研和評估,但目前我們沒有确定性計劃,因為我們覺得陌陌在中國的發展機會還非常非常大,不過我們會持續留意這方面的機會,如果我們決定發展海外業務那麼有一個前提:它必須是經過驗證的商業模式。而且在我們的評估裡,我們的團隊是有能力抓住這個商業機會的,對于這方面的評估我們會非常謹慎。”

對于出海,各路玩家心态不一,卻都有關注。長期來看,将中國使用者業已習慣的娛樂模式複制到海外,将成為整個文娛行業的一大增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