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道師:共享紅利 中國網際網路的第四方平台

未來中國乃至全球每一個領域都需要各自的“第四方平台”,來通過資訊化手段統籌更多的第三方服務,進而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

  上周,我趕赴南韓首爾,受邀參加了Money Today的2017年度峰會。在活動上,我結合最新研究課題和中國産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程序,做了一些行業趨勢的分析。

  我分享的主題是“共享紅利 中國網際網路的第四方平台”,經常關注我文章的讀者應該對我提出的“第四方平台”概念并不陌生,第四方平台是我這幾年重點研究的産業網際網路課題。在我看來,所謂第四方平台,這種模式自身不直接給消費者提供服務,而是通過資訊化手段和大資料等技術能力,建構一個開放但可以閉環的平台,統籌第三方的企業和服務參與進來的新生态體系。

  這幾年為中國電商和快遞産業發展提供後端服務和價值的菜鳥網絡,就是一個典型的第四方平台,這個物流領域的第四方平台,以及像微信這種即時通訊領域的第四方平台,已經極大的對中國社會的經濟運作效率帶來積極促進作用。

  由于這場峰會是在海外舉行,國内的科技業界和我的讀者反而沒有多少人關注到這場活動,今天有必要把當天的演講内容給大家分享出來。

  以下是分享實錄精華:

  各位尊敬的業界同仁,我是來自中國的科技自媒體人丁道師,原速途研究院院長。今天有幸站在這個平台,和來自全球的1000多位媒體、網際網路從業者,來聊聊中國産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現狀以及我對第四方平台課題的一些闡述。

  衆所周知,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确上司和中國幾千萬從業者的努力下,中國網際網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除了在資料層面中國網民位居全球第一之外,中國在網際網路的應用層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深刻的滲透入中國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甚至在中國各地出差,我不帶錢包和信用卡、鑰匙,一部手機就能完成所有的需求。

  我還是先來分享一組資料吧: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3.2%,較2015年底提升2.9個百分點。很多人或許不知道,20年前也就是1997年,中國隻有大概100萬的網民,20年時間中國的網民數量翻了700多倍。

  巨大的網民群體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服務開展提供了基礎,在中國使用者基數過億的網際網路服務超過20大類,其中即時通訊、搜尋引擎、電子商務等領域已經出現一大批行業巨頭公司,正在通過他們的産品和服務創新,改變中國乃至海外使用者的生活和消費方式。

  現在的中國,每天新成立的企業超過1.2萬家、有3家企業跻身全球網際網路TOP10陣營、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額超5萬億人民币、《十裡桃花三生三世》網絡播放量超過300億次、中國網際網路帶動超過5000萬人就業.......

  資料雖然是枯燥的,但資料背後,中國不斷的出現新的網際網路創新模式和服務。除此之外,網約車、移動直播、VR智能裝置、自媒體......等等創業類目在中國層出不窮的出現。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認為現在的中國是時候該兼濟天下了,中國願意與全球各國攜手,共享中國産業網際網路發展新紅利。這幾年APEC、G20等峰會在中國召開,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等政策也在和各國一道加速推進。是以我們要建構平台,出海共赢。在我的研究課題中,這個理念就是:第四方平台!

  那麼什麼是第四方平台?在我看來,第四方平台,自身不直接給消費者提供服務,而是通過資訊化手段和大資料等技術能力,建構一個開放的平台,統籌第三方的企業和服務參與進來的新生态體系。

  我還是用一些案例來闡述下第四方平台戰略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改變吧。這幾年,由中國企業阿裡巴巴開展的雙11購物節成為新的潮流,在兩年前的雙11期間,購物狂歡開始14分鐘後,北京朝陽區的一位買家就收到了剛剛在天貓上購買的微鲸電視。從下單購物到收到物品,僅僅用了14分鐘,這是電子商務史上的奇迹,這奇迹的背後就是第四方平台的支撐。

  在這個14分鐘奇迹背後,阿裡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沒有一輛快遞車,沒有一個快遞員,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菜鳥網絡通過第四方資訊平台,在購物節開始前就和各大物流企業和商家做好了資訊系統對接,同時做了大資料分析預測,幫助商家提前把管道下沉。在使用者下單的一瞬間,第四方平台菜鳥網絡迅速響應,統籌、優化資訊發出指令,安排距離使用者最近的日日順物流第一時間把電視送達給使用者。

  阿裡巴巴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代表企業,現在要把這種能力向全球開放。2017年3月22日,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的見證下,馬來西亞和阿裡達成合作,由菜鳥網絡和lazada(來贊達)牽頭,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打造一個國際超級物流樞紐,為馬來西亞中小企業跨境貿易提供物流、倉儲、通關、貿易、金融等一系列供應鍊設施和商業服務。可以預計,阿裡未來會把這種模式拓展到全球。

  還有一個案例就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微信。微信是這幾年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産品,截止目前微信的月活躍數超過9億。在我看來現在的微信也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的第四方平台,統籌了包括打車、外賣、酒店在内的各種第三方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便利。

  以打車服務為例,通過使用微信的第四方平台,我們的消費者不需要下載下傳任何軟體,直接用微信賬号進行登入,就可以使用到滴滴的服務,順利完成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方平台也開始在金融領域發揮效應。2017年3月31日,中國網聯平台啟動試運作,試運作期間首批接入四家商業銀行,以及三家最大的支付機構為支付寶、财付通和京東金融旗下的網銀線上。未來網聯作為第四方平台,統籌第三方支付(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和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等),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這個平台的上線,将對整個中國支付産業帶來深遠影響。

  可以說,這幾年移動支付出現了諸多安全問題和隐私洩露等頑疾,是以第四方平台網聯的上線既是解決這些安全問題,也是面對舊銀聯的一次大更新,最終極大的從後端保障我們廣大網民的支付安全和支付體驗。

  當然以上案例隻是抛磚引玉,未來中國乃至全球每一個領域都需要各自的“第四方平台”,來通過資訊化手段統籌更多的第三方服務,進而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