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融科技成2017博鳌論壇開篇重戲 釋放三大信号

金融科技未來和社交網絡進一步結合後,還将産生很多即時性的大資料,這些曆史性大資料和即時性大資料互相參照分析,能夠對未來社會的經濟熱點和發展模型做出一些分析預判,對中國普惠金融的落地提供助力。

  2017年兩會過後,一年一度的博鳌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博鳌正式舉行。可能很多朋友已經關注到,剛剛在兩會中被委員代表熱烈讨論的“金融科技”,又一次成為了本屆博鳌論壇聚焦話題,甚至被當做23日開幕的論壇峰會的下午開篇重戲。

金融科技成2017博鳌論壇開篇重戲 釋放三大信号

  筆者注意到博鳌論壇舉行期間,中國最有代表和影響力的相關金融科技企業大佬基本都到場,或參與論壇發言,或接受媒體采訪,或連帶的闡述其最新理念和産品研發進度。這其中包括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京東金融,還有重新定義金融科技2.0的凡普金科,更有P2P領域的上司者陸金所等等幾十家代表企業。

  衆所周知,博鳌論壇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洲發起,迄今已有17年的曆史,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行業論壇之一,每年博鳌論壇所釋放的聲音和信号,将極大程度的影響到市場的主流風口。

  可以說,這一次“金融科技”相關話題成為博鳌亞洲論壇期間熱點話題之一,備受各方矚目。這在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長、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當下,必然釋放出很多意義和信号。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今天分享出來和大家互動。

金融科技成2017博鳌論壇開篇重戲 釋放三大信号

  進入科技全面融合 中國開始引領全球金融科技潮流

  縱論全球科技和金融發展大局,不管在金融領域還是科技領域,美國都是通過技術和模式建構壁壘,成為了全球絕對的上司者。然而現在是科技和金融全面融合的時代,在美國金融和科技相對來說還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兩邊都被一些頂級大集團把持,互相之間融合的難度很大。

  而中國因為科技和現代金融發展相對處在初期,國家層面又把網際網路更新為戰略高度,鼓勵各種産業的跨界融合。是以假以時日,筆者認為中國會比美國更早引領全球金融科技潮流。這絕非空談,在中國已經有很多可以落地的應用案例。

  比如這次參加博鳌論壇的凡普金科,去年年底,這家企業就釋出了自主研發的“雲圖”大資料動态風控生态系統,該系統能夠有效連結内外多中繼資料,通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形成一個用于風控的完整知識體系。“雲圖”通過将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相結合,可以模仿人類大腦行為,自動發現隐藏在複雜關系裡的風險點,挖掘潛在欺詐行為,充分展現了大資料、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這樣就讓科技和金融完整的進行融合,通過科技創新來改變金融模式。

  無獨有偶,在中國目前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大多都具備科技創新的背景和能力,比如說京東金融,通過對曆史交易和使用者畫像等等次元的大資料算法利用,推出京東白條,放心的讓使用者先消費後付費,并且把壞賬率做到了極低的水準,而類似美國這樣的企業就很少敢這麼做。可以說,中國科技金融企業這幾年進行的創新落地,在全球都沒有任何參照物,在核心技術上雖然落後美國,但在應用層面已經領先美國,換句話說未來隻需等待一定時間,中國将會成為全球各國金融科技創新的參照物和學習者。

  大資料更新 曆史性大資料和即時性大資料相輔相成

  大資料的應用是金融科技落地發展必備法寶,這幾年幾乎形成了行業共識。在博鳌論壇活動期間,陸金所CEO計葵生表示傳統資料需與新型大資料相結合,在信用與融資、對投資的了解,以及比對的邏輯方面耐心積累,保持并發揮傳統金融的優勢。傳統金融機構不應對新技術、模型、資料過分自信,而應始終結合外部環境進行判斷,并重視資料安全。

  事實上,計葵生所提到的觀點,就是我此前在文章中經常提到的曆史性大資料和即時性大資料二者相輔相成所産生的價值。即時性大資料,相比的是我們常提到的曆史性大資料,事實上在中國的各類網際網路應用中,除了曆史性大資料,像BAT、京東、樂視乃至今天我們上文提及道的金融科技公司,每時每刻都在産生新的訂單乃至使用者的互動,可以積累大量的即時性大資料,這種即時性大資料對整個行業來說有非常大的參考意義和利用價值。我們的産業更新和企業經營可以迅速的根據資料的即時變動,動态的做出政策和政策的調整。

  不同的産品和業務将産生各種次元的資料,這些散落在各處的資料往往隐含我們的各種行為和消費資料。以這次在博鳌論壇大放光彩的凡普金科為例,其所研發的Finup雲圖能夠把這些散落在各處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并進行重新的分析和計算 ,轉化成客戶的畫像。而且未來和社交網絡進一步結合後,還将産生很多即時性的大資料,這些曆史性大資料和即時性大資料互相參照分析,能夠對未來社會的經濟熱點和發展模型做出一些分析預判,對中國普惠金融的落地提供助力。

  我還是那句話,未來這些資料再和雲服務結合,經過分析和研判之後,又可以為中國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産、生活教育的科學統籌提供極大的統籌意義,進而形成示範效應,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轉型提供價值和借鑒意義。

  秉承工匠精神 金融科技也需要消費更新

  2017年是消費更新加速迸進的一年,随着金融科技理念進一步普及,廣大消費者對金融理财和消費服務的需求日益高漲。再加上相關政策的支援引導和相關企業的涉足,對我們廣大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的金融科技産業也進行消費更新。

  在博鳌論壇大會期間,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原央行副行長李東榮指出,通過專項整頓,我們要建立起鼓勵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國家重視科技在金融發展中的作用,從事金融科技的企業要遵循金融活動的基本規律,增強透明度,規範發展。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也表示,銀行用IT效率大大提高,傳統銀行忽視的碎片化的市場,網際網路金融都可以覆寫。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的金融是互相合作的,他們之間的合作使金融的覆寫面大。

  乃至在凡普金科CEO董祺看來,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應用發展非常迅速,金融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結合隻是時間問題。大資料和機器學習也被董祺認為是未來金融和科技進一步融合的重要方面。其中,大資料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金融企業更好地進行風險識别,提升企業的風控能力;借助大資料和機器學習,系統可以快速判定使用者的風險,并确定是否向使用者提供信貸服務,進而提升企業的反欺詐能力。

  其實各位大佬和行業管理層所發表的言論,在我看來,都是在給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時期的消費更新寫下堅實的注腳。要想讓消費更新從口号落到實處,就需要我們的的企業進行産品創新、系統性的提高風控、嚴格自律,并且各方攜手努力,互相合作共同來建構一張健康高速發展的網絡,為我們的消費者不斷提供新的服務和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