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道師:2015“網際網路+”大局下哪些領域會爆發

3月19日,筆者作為第三方媒體,全程觀摩了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第七期TMT春季班的開學典禮。這個7年前就開展的創業CEO教育訓練班,時至今日俨然成為了國内網際網路乃至“網際網路+”領域的黃埔軍校。

據筆者了解,新的這期教育訓練,有1942名企業創始人報名,最終聯想之星錄取了167人。分析被錄企業的行業分布,我們基本上就能得到“網際網路+”發展領域的晴雨表。而除内部團隊外,聯想之星還動員了500人的專家圈子為被投企業服務,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創始人和一群明星項目的CEO,比如當天的教育訓練就來了SOHO中國的創始人潘石屹和投資大佬閻焱,為學員現場授課。

丁道師:2015“網際網路+”大局下哪些領域會爆發

這個由柳傳志等高管親自授課的特訓班,已經成功舉辦到了第七期(本期柳傳志首次嘗試用錄制視訊的方式提前為學員答疑解惑)。可以預見,這次參加教育訓練的167人,經過一年的教育訓練,将會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形成多股龐大的力量。

在觀摩間隙,我和不少創業者做了簡短的交流。發現這一期有不少企業此前和網際網路沒有太直接的關系,或者純粹就是非網際網路行業的企業,而聯想之星一直緻力于幫助他們與網際網路連接配接起來,“網際網路+”也是其重要的關注方向。近期,随着李克強總理提出“網際網路+”戰略,我們都更深切地感受到,未來中國将沒有傳統行業。每一個行業都将被全面網際網路化,或者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手段來武裝自己。

就此,筆者根據3月19日參加聯想之星的活動,結合在此之前接觸的幾百家新銳“網際網路+”創業企業,總結了2015年“網際網路+”大局下将會爆發的一些行業。當然,由于個人精力和接觸案例畢竟有限,以下所表述的行業也隻是冰山一角。

1、汽車物流和網際網路産業更新的結合

2014年以來,車聯網的概念被一次次提及,包括BAT在内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這個領域。當然,車聯網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概念,包含了貨運物流、導航、汽車養護、交易等等多個細分領域。

在聯想之星當天的教育訓練上,我接觸了連續創業者周槟。周槟有着七年汽車快修和三年網際網路創業經驗,他發現使用者在做汽車維修的時候,有很多痛點需要解決,于是決定創辦汽車O2O品牌“有壹手”,希望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再造汽車維修。近日,央視315曝光了傳統4S店存在一些欺詐消費者的現象,讓周槟的創業項目更加受到公衆的關注,他們是時候需要這種能夠通過網際網路的思維,全程透明地知曉汽車的情況以及耗損和維修價格的服務了。可以預見,未來一兩年像周槟這樣的創業項目,會在中國所有汽車消費的城市遍地開花。

網際網路對中國智能物流的改變也在日益加深,比如一款名為“運滿滿”的APP正在借此迅速發展。這款APP緻力于為公路運輸物流行業提供高效的管車配貨工具,同時為配貨、托運提供全面的資訊及交易服務。其服務對象涵蓋所有類型的貨物和車輛,來滿足物流公司、資訊部及中小企業的公路長途整車運輸需求,同時提高車主配貨、貨主找車效率,降低空返率,改善整體物流行業的運作效率。不久前這款産品融資500萬美元。

2、農業和大資料結合的網際網路時代

2015年3月16日的《新聞聯播》大篇幅地報道了山東一家農場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高生産效率的故事。一群北京來的IT團隊在去年将農民的土地流轉承包後,就琢磨着将大資料分析用在農場生産上。大資料的應用,讓農場的管理更像一家工廠,通過各種資料的監測來指導農業的生産工作。現在這支團隊已經在1萬畝土地的耕作上,實作了大型農機現代化和配方施肥,糧食每畝增産100多斤,而成本下降200元。

IT技術嫁接傳統農場,瞅準的是農業更新帶來的市場空間,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網際網路+”戰略的寫照。事實上,山東這支年輕的創業團隊不是個案,類似的網際網路和農業結合的創業機會在中國大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幾年前,和筆者幾乎同時進行網際網路創業的勾英達,現在也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改變傳統的農産品銷售問題。這位12歲就開始創業的95後小鮮肉也上了新聞聯播,他們團隊通過網際網路預售的新模式,讓大山深處的優質農産品賣個好價錢。在勾英達的農産品網站上,可以實時監看大米生長的土壤情況,掃下二維碼,顧客就能了解農産品從播種,到最後收割的全部過程。新的網際網路營銷平台還實作了田間農品一站式端上餐桌。

3、本地生活服務的O2O新機會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除了前文提到的“網際網路+”以外,也首次提到了對O2O的支援。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到,要鼓勵大衆消費,把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政府工作報告一向是國民經濟和産業發展的風向标,O2O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反映出中國政府對O2O産業發展的鼓勵和支援态度。

經過觀察,在“網際網路+”戰略中,O2O可謂是涉及企業最多的一個領域,如上門服務的58到家、雲家政、愛大廚、e袋洗等等;線上票務的美團貓眼、微信電影票等等;吃喝娛樂的糯米、大衆點評、餓了麼等等;出行服務的百度地圖、滴滴打車等等;房産服務平台愛屋及烏、自如寓等等......“西少爺”創始人孟兵,就在聯想之星這一期的TMT班上。

這個領域的案例實在太多,就不一一展開。

4、大醫療健康産業的未來發展

在和聯想之星的學員溝通時,發現很多團隊都是和健康醫療相關的行業。後來筆者了解到,醫療健康是聯想之星投資的三大方向之一。具體包括以下五個領域:醫療器械,特别是高值耗材、國外成熟技術的國産化;診斷儀器和專用耗材(POCT);基因技術及應用;遠端醫療與移動醫療;重大疾病(惡性良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新藥,尤其生物藥物。

“30年後讓醫生找不到工作!”馬雲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的一句豪言,相信很多人還記憶深刻。雖然随後遭到不少反駁,因為有人認為如果大醫院人力資源得到釋放,網上診療、家庭醫生和聯合診所等就可能快速發展。網際網路醫療的巨大潛力一旦被挖掘,其提供的健康服務不但會分流三甲醫院的患者,還會吸引很多優秀醫生。

但,不可否認的是醫療産業的網際網路更新時代已經到來。醫療健康作為背負在國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時候該通過網際網路和雲計算的方式,來改變看病難、買藥貴等問題了。

寫在最後:最近有不少人問我:“很多人都在談‘網際網路+’,那麼到底什麼是‘網際網路+’呢?”在我看來,如果說過去的20年,網際網路是由娛樂網際網路到消費網際網路轉變,那麼未來的20年則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産業網際網路轉型,而這個産業轉型的目标,就是“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