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
是
奉系軍閥
的少帥,在自己27歲的時候接替了他父親張作霖,成為了奉系軍閥的首領,而楊宇霆是他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奉系軍閥的智囊。有了他的幫助,奉系軍閥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後來由于兩個人之間發生了龃龉,是以關系變得越來越惡劣。
再加上張作霖去世之後,
楊宇霆
一直用長輩和奉系軍閥元老的身份壓制張學良。一山不容二虎,是以張學良最後殺了他,但是後來又覺得後悔。因為楊宇霆的确是軍事上不可多得的
人才
,失去了這個助力之後奉系軍閥很快就沒落了。

一、留學日本
中國曆史上有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就是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在那個時期中國的政權十分混亂,因為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打着
救國
的旗号,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組織。其中就包括共産黨,國民黨還有一些
地方軍閥。
最早的時候,中國各個地區都有一些軍閥是在後來
國民黨
把這些軍閥統一了,當然也有一些軍閥選擇了
共産黨
的隊伍,最後才出現了共産黨和國民黨兩軍對壘的情況。而這些早期軍閥的隊伍當中,就包括東北的軍閥,那個時候叫奉系軍閥。
這個軍閥的統領叫做
張作霖
,他出生在
奉天
這個地方。奉系軍閥是那個時期很厲害的一支隊伍,袁世凱也被推翻了,那之後的一段時間張作霖甚至隐約取代了袁世凱。
張作霖之是以能達到那個位置,是因為他背後有很多支援他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楊宇霆。
出生在清朝末年是
東北
人,從小的時候家裡開車店,是以家庭情況還挺好,但是那個時候他父親一直覺得讀書這件事情沒有用,不如幹點事業掙錢,哪怕回家種地也是好的。
後來經過别人的勸說同意他去上學,他去上學之後老師就發現了楊宇霆十分聰明幾乎是能夠
過目不忘。
而從另一方面來講,他又十分
刻苦
努力,是以他的老師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前途,給他介紹了一個更厲害的秀才當他的老師,沒想到楊宇霆16歲的時候就考上了秀才。
這也能看出楊宇霆的
聰慧
非比尋常,那個時候已經臨近清朝的統治被推翻的階段,是以科舉制就被取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宇霆就選擇去
日本
的士官學校
留學
。
他讀書的過程當中,也見到了社會的動亂、老百姓
民不聊生
、西方
列強的鐵蹄
、中國的破碎山河,是以他選擇士官學校,打算回國之後為平息祖國的戰亂盡一份力。在自己讀書的期間,就和一些重要的人物通過書信進行交流,比如說蔣介石甚至是孫中山。
回國之後,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進入了軍隊。早些年的時間,他是從排長連長開始幹起,後來得到了奉系首長張作霖的賞識成為了27師的
參謀長
軍事這方面有各種各樣的人才,有的人擅長指揮,有的人擅長上戰場打仗。還有的人,比如
他就更适合站在背後出謀劃策成為别人的
智囊
二、奉軍智囊
而張作霖在有了
這個智囊之後,整個
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一方面是張作霖接受楊宇霆的建議,建立了奉系軍閥自己的海軍,這就使得他們的軍種更加完善,不管是從陸上還是在海上作戰都不會有短闆。
其次,楊宇霆建議從地主手裡分出土地給農民耕種,鼓勵去
墾荒
。這個做法從很大程度上讓東北的老百姓過得很富足,也為軍隊儲存了很多物資。還有楊宇霆建議張作霖修
鐵路
,因為當時日本的鐵蹄已經踏到了東北。
而且東北的
是由日本的軍隊在駐守,
未雨綢缪地想到,如果雙方發生戰争,那麼交通命脈就掌握在日本的手中,就會導緻奉系軍隊處在劣勢當中。最後一點是他主張建立東北自己的兵工廠生産一些武器裝備,因為當時全國都處在戰火之中,而且局勢很不明朗。
日本人又對東北這塊土地步步進逼,是以楊宇霆這種做法也是為了自衛。在楊宇霆的這一系列建議之下,
将
這塊土地牢牢的抓在了手中。
并且楊宇霆堅決拒絕日本人入住東北的土地,從這個角度也不能看出楊宇霆對日本
侵略者
的
憎惡
。當然,他的這一系列做法也惹來了日本反動派的憤恨,動了除掉楊宇霆的心思。
三、内部龃龉
張作霖很欣賞楊宇霆的才華,但是他也并不是事事都聽從楊宇霆的,因為畢竟
才是
奉軍的首領
,是以在和段系軍閥合作的時候,由于楊宇霆自作主張在多地組建軍隊。就讓張作霖覺得楊宇霆沒有把他放在眼裡,是以就撤了他的官職。
後來張作霖發現為了奉系軍閥能有更好的發展,還是需要
來擔任自己的
參謀
,是以就讓楊宇霆又回到了東北任職。但是由于當時兩人之間已經有了隔閡是以軍隊中的其他一些官員再加上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處處刁難他,讓他在隊伍當中很難立足。
後來張作霖因為意外去世了,他的兒子
自然而然的就接手了他的位置。在他剛接手奉系軍閥不久的一段時間,他也十分重用楊宇霆。
楊宇霆一直用長輩的身份,奉系軍閥
元老
身份壓制張學良
,再加上張學良本來年紀就小不太能夠服衆,是以張學良早早地就對楊宇霆心懷不滿。而後來張學良煙瘾變得越來越大,楊宇霆為了幫助他戒掉煙瘾就從日本請來了專家。
但是沒想到這個日本專家是一個
日本奸細
,隻是楊宇霆并不知情,隻是出自好心想幫張學良
戒煙
。沒有想到被這個日本奸細挑撥離間,是以楊宇霆和張學良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惡劣,最後張學良殺了楊宇霆。
四、總結
人和人之間的
相處
有很大的學問,就比如楊宇霆,他雖然在軍事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在和張學良相處的時候沒有把握好分寸,畢竟張學良才是奉系軍閥的首領,而楊宇霆隻是他的部下。正是由于他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身份才導緻自己
命喪于張學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