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作者:绫小路義行

《丁丁曆險記》中國篇第二部《丁丁在西藏》

1958年9月,比利時漫畫家喬治·雷米創作了《丁丁曆險記》中國篇的第二部《丁丁在西藏》,這一集漫畫的主角是曾經幫助過丁丁的好友——“中國張”。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正在家中的丁丁,看到一架飛機失事的消息,這家墜落在西藏,上面的乘客就有曾經在上海幫助過丁丁的好友——中國張。

聽到中國張在西藏發生空難的消息,丁丁十分難過,新聞中說此次空難無一生還,但是晚上睡覺時,丁丁卻夢見“中國張”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向自己求救。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丁丁堅信自己的直覺,帶着愛犬白雪和阿道克船長一起前往西藏展開絕地救援。此時的西藏雖然并不十分寒冷,但是雪山之上幾乎完全被白雪覆寫。

丁丁等人順利找到了失事飛機的殘骸,不過,并沒有發現“中國張”的任何蛛絲馬迹,就在丁丁一籌莫展,準備下山之際,突然發現一條中國絲巾,他認定這是中國張給他留下的線索。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跟随中國張的線索,丁丁、船長還有随行的向導們發現了傳說中“雪人”的痕迹,不由得緊張起來。

最後,大家在半山腰找到了雪人曾經居住過的山洞,但是卻沒有看到中國張,不過,在丁丁的不懈努力和大家的幫助下,終于發現果然幸存的老友。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此時的老友饑寒交迫,并且還發着高燒,将他從墜機事故中解救的,正是傳說中的雪人。

雪人獨自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看到中國張非常高興,把他接到山洞中避風取暖,還為他找來食物,看到丁丁等人前來,雪人不想與中國張分離,帶着這位剛認識不久的小夥伴爬上了山頂躲避大家。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中國張”在丁丁等人的陪伴下走進了安全區,雪人則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對他揮手告别……

漫畫《丁丁曆險記》及作者喬治·雷米

上世紀70年代,有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口袋本漫畫在新華書店和報刊亭流行,這種漫畫叫連環畫,長方形,便于攜帶、閱讀友善,連環畫一度成為漫畫書的代名詞,十分火爆,甚至有人在大街上出租連環畫,大學甚至開設了“連環畫”專業。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在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連環畫中,有不少外國佳作,比如捷克漫畫《好兵帥克》,還有被譽為歐洲漫畫天花闆的《丁丁曆險記》系類。

《丁丁曆險記》是比利時漫畫家喬治·雷米(筆名埃爾熱)1929年開始創作的冒險漫畫,劇情有趣故事扣人心弦,幾乎一年的時間連載一部故事,刊登在比利時的少年畫報上。

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張”轶事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丁丁曆險記》1934年創作了中國篇《藍蓮花》,以抗日戰争時期中國群眾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為大背景,記述了丁丁來到30年代鴉片館盛行的上海,在民間禁煙組織“龍之子”的幫助下,偵破了日本間諜平野松成販賣毒品、炸毀中國鐵路挑起事端的真相。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藍蓮花”是漫畫中一家鴉片館的名字,作者借此來諷刺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毒害,幫助丁丁的人中有一位年輕人姓張,外号“中國張”,原型是喬治·雷米在比利時認識的中國好友、留學生張充仁。

一九三四年五月,張允仁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埃爾熱為《二十世紀》報繪星期畫報,欲取中國材料,索餘幫助……餘欲盡心而為。”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張允仁不僅将自己的所見所聞全部轉述給喬治·雷米,還親自執筆,繪制了漫畫中很多日本侵華的真實場景,比如盤查的日軍炮樓崗哨、上海租界的真實情況等等。

兩人是以結下了深厚友誼,1958年,埃爾熱創作了第二部中國篇漫畫——《丁丁在西藏》,故事的主線就是埃爾熱現實中的好友“中國張”發生空難墜落在西藏,丁丁冒險前去營救。

比利時漫畫《丁丁曆險記》中國篇:西藏雪人和空難幸存的中國人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隻有實事求是的作品才能獲得大家的喜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