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日報解讀速途研究院報告:移動新聞的突圍

人民日報解讀速途研究院報告:移動新聞的突圍

在“4G時代”的背景下,智能手機、平闆電腦因其便攜性、互動性和人性化的使用體驗而成為引領潮流的主流媒介終端,也豐富了人們擷取資訊的方式。從最早的紙質媒介閱讀,到後來PC端上的各種新聞網站,再到目前種類繁多的移動新聞用戶端,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慢慢改變。

當“PC端”遇上“移動端”

根據資料研究機構速途研究院的報告,2014年第一季度手機新聞用戶端使用者規模達到3.78億,環比增長6.78%,同比增長47.66%。新聞用戶端已成為網民獲得新聞資訊的重要工具,其使用者滲透率逐漸提高,市場規模不斷增大,通過用戶端擷取資訊的方式已經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手機使用者的點滴生活。

資料顯示:近七成使用者習慣在睡前浏覽用戶端新聞;其次為上下班途中、午休時間以及無聊時分;另有部分使用者習慣晨起時關注最新事件。也許要不了多久,PC端的新聞網站就将被移動端的新聞用戶端全面超越。

讀者在向移動用戶端轉移,市場競争不僅來自于各大門戶網站,也有新崛起者前來分一杯羹。綜合多個應用平台下載下傳資料,2014年第一季度中騰訊、搜狐新聞用戶端的下載下傳量突破一億次,網易新聞9389萬次位列第三;美譽度方面,今日頭條以9.3高分穩居第一,鳳凰新聞位列第二,ZAKER、百度新聞緊随其後,騰訊、央視、人民新聞以及鮮果用戶端評分皆在7分以上。

移動品牌各有千秋

縱觀脫穎而出的移動新聞用戶端,海量的資訊、強烈的互動性和原創性是其共性。以今年兩會報道為例,騰訊新聞用戶端獨辟兩會頻道,入口明顯,資訊集中;網易新聞“革弊出新”聚焦近些年的改革主題,梳理曆史;搜狐新聞用戶端則主打互動牌,開辟調查專區,調動了讀者的參與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剛上線不久的海外網新聞用戶端在重大新聞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結合官方媒體的權威性,展露了一流媒體的專業素養。譬如在“馬航失聯”的系列報道中,緊盯各項釋出會的實時直播,利用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和外語能力,現場翻譯,在報道速度上與CNN等國際主流媒體争搶先機,做到了快于PC端媒體及傳統媒體。

如此火熱的競争局面是否隻會是昙花一現?知名用戶端品牌ZAKER的CEO 李森和認為,移動閱讀适應了剛性需求,隻要門戶業務不放棄,就不會放棄移動端。

  

安全與智能是兩大突圍法寶

面對競争不斷加劇的市場,新聞用戶端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使用者在面對海量的新聞用戶端時又該如何選擇?對于設計者和營運者來說,安全和智能也許是今後發展的兩大“法寶”。

人民網副總編輯許丹丹表示,用戶端可随時讀取使用者通訊錄,對于使用者的隐私保護較差,同時相較其他應用,更容易帶來病毒。隻有用戶端安全技術得以提高,使用者利益才能不受侵犯。

同時,還要提升智能化水準。“今日頭條”用戶端不需要使用者做任何操作,就能夠自動為使用者推薦個性化的、使用者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資訊,并且使用次數越多資訊推薦就越準确。由于産品的易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滿意度較高,這款應用獲得了360頒發的年度黑馬獎。由此可見,智能化體驗是用戶端未來争取使用者的一把利器。

在開發過程中,“平台偏見”是不可取的,産品支援多平台、提升相容性才能把控住中低端各檔消費人群。工信部的專家稱,2015年智能終端占比将達到50%,低端手機是主流。手機用戶端的開發與更新,若是不考慮低端手機使用者的市場,将喪失巨大盈利潛力,也有違大衆傳播的本性。

毫無疑問,新聞傳播将因移動用戶端而更加迅捷,閱讀體驗将因移動用戶端而更加便利,使用者生活将因移動用戶端而更加豐富多彩。移動用戶端是數字時代一朵偶然與必然共生、科技與生活交織的奇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