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之年,而數字型育作為消費經濟和數字經濟結合的新領域,正在迎來創新創業的黃金視窗期。特别是截至2020年,我國已經連續兩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部分城市的人均GDP更超過2萬美元而進入了發達國家标準,從國際經驗看體育産業将持續較快增長,甚至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當快速發展的體育産業遇到全球疫情,這就打開了數字型育的黃金視窗期。
在2021年發生了幾大數字型育事件,定義了黃金視窗期的到來:2021年舉辦了史上首次奧林匹克虛拟系列賽,首批包括棒球、自行車、賽艇、帆船和賽車運動等五項賽事,旨在鼓勵全球虛拟體育和電子競技愛好者的參與;奧運史上首次允許使用者可以在賽事場館内通過智能手機等上傳内容至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自媒體平台;2022杭州亞運會釋出了亞運會70年曆史上首個數字特許商品——杭州亞運會火炬同款3D版數字火炬,以及舉辦了首個基于區塊鍊技術的“鍊上火炬”活動……
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來自阿裡雲智能、釘釘、阿裡巴巴集團等阿裡技術專家,以及來自國際奧委會、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杭州亞組委、國際國術聯合會及中國國術協會等體育産業專家,與衆多數字型育技術供應商等彙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将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數字技術應用于體育産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型育新商業的全面進化。
從2017到2021:數字型育探索
因為疫情而延期到2021年的2020東京奧運會,見證了數字型育的魔術般發展。作為奧運會的全球指定雲服務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今年親自點名表彰阿裡雲:“阿裡雲為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提供了雲上的支援,這是奧運會有史以來數字化水準最高的一屆.
感謝阿裡巴巴的技術,感謝對本屆奧運會所施下的‘魔法’。”因為東京奧運會是曆史上首次觀衆席接近“空場”的奧運賽事,因而也成為一次真正意義的“雲上奧運”。
早在2017年,阿裡巴巴就與國際奧委會達成了到2028年的長期合作,而2017年到2021年可以說是數字型育“從0到1”的四年。阿裡雲智能國際業務事業部總經理袁千表示,阿裡雲進入體育行業源于 2017年首次成為奧運頂級贊助商,從那時開始就推動了基于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體育數字化轉型——2018年2月,阿裡巴巴首次亮相奧運舞台;2018年6月,北京2022冬奧會資料中心正式揭牌;2018年9月,釋出OBS雲服務;2019年12月,正式成為杭州2022亞運會官方合作夥伴;2020年7月支撐2024巴黎奧運會粉絲平台Le Club Paris 2024釋出上線;2021年6月,上線東京奧運會粉絲參與項目Make the Beat;2021年7月,支援東京2020奧運會。
數字化是疫情後奧運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2020東京奧運會的數字化包括了五大方面:奧委會組織的數字化,包括奧運官網等;奧運媒體工作的數字化支撐,包括雲上新聞釋出會、雲上轉播等;奧運志願者的數字化支撐,包括“雲+端”防中暑;奧運轉播平台的數字化,包括各種會議和比賽的遠端轉播平台;奧運粉絲的數字化參與,包括在零觀衆現場的雲上歡呼“Make the Beat”,即通過現場大屏的全球粉絲送祝福等。
在奧運數字化的創新方向上,阿裡雲與英特爾合作對運動員的3D數字化進行了積極嘗試,推出了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3D運動員跟蹤(3D Athlete Tracking)技術,例如在女子100米比賽中,通過運動員的姿态分析進行速度判斷,并為後續運動員提升和訓練進行了積極嘗試;在數字化傳播與粉絲數字化體驗方面引入了資料中台,提供了奧運、亞運的粉絲畫像,有助于吸引粉絲和建立長期關注。
國際奧委會CITO Ilario Corna強調了2020東京奧運會的幾大數字化成就:奧運轉播雲OBS Cloud首次投入使用,奧運轉播在曆史上首次完全運作在雲端,同時還讓轉播合作夥伴首次雲上協作完成轉播工作,雲上轉播讓本屆奧運會的國際轉播中心IOC面積比2016裡約奧運會減少了30%左右的面積以及27%左右的現場從業人員;2020東京奧運會在奧運曆史上首次舉辦了雲上新聞釋出會,雲上平台讓全球媒體工作者可以遠端參加觀看和下載下傳奧運期間的新聞釋出;通過監測員工與志願者的體溫和心率等提供實時防中暑預警;阿裡雲與英特爾合作的3D追蹤技術,提升了對運動員的資料洞察,增強了粉絲的觀賽體驗等。
與阿裡雲合作,為奧委會提供一個可以集中化管理所有奧運資料的平台,該平台作為一個單一真實奧運營運資料源,讓資料挖掘和資料分析成為可能,并不斷支援奧運的持續營運優化,同時還為每一個平台使用者提供友好易用的資料接入及曆史奧運資料分析洞察。Ilario Corna強調,全球疫情加速了實體世界與虛拟世界的全面融合,這讓奧委會進一步擁抱雲計算、AI和資料技術,進而可直接觸達每一個人,推廣奧林匹克價值觀。
不過,阿裡雲并沒有停留在賽前和賽後的數字化,在後賽事方面阿裡雲還立足奧運/亞運等大型賽事服務城市營運,由點帶面推動城市發展、服務賽事城市的數字化營運。
2022冬奧會:“All in”雲計算
随着2020東京奧運會的結束,2022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即将開幕。作為“雲上奧運”之後的2022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無疑将是彙聚衆多科技的一場盛宴。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技術部部長喻紅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表示,基于阿裡雲的東京奧運會官網以及建立在雲端的雲轉播、雲測溫等數字化探索,獲得高度關注。
2022冬奧會的雲上之旅起始于2017年5月,冬奧組委從那時開始了遷移上雲:2017年到2018年間完成主資料中心規劃并提供服務;2019年到2020年間完成備用資料中心規劃并提供服務;在2020年完成了針對主資料中心雲安全設計;2021年,奧運會管理系統GMS、資訊系統OMS、資訊釋出系統ODS等系統開始上雲部署,計劃于2021年10月全部上雲,實作雲端線上運作。
基于阿裡雲的計算、存儲與傳輸能力,2022冬奧會應用系統實作了統一門戶應用內建和資料內建,這些計算執行個體、資料庫、對象存儲、雲防火牆、雲安全中心等雲産品為應用系統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北京冬奧會資訊系統的穩定運作,準備好了堅實的雲基礎設施,而且這些設施也不會像之前的奧運會那樣在賽後拆除,因為它們都一直運作在雲端。
雲技術在奧運會運動場景的廣泛應用,簡化了奧運業務系統的開發、內建和部署流程,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豐富了使用者體驗。例如,奧運前期場地勘察、活動規劃等工作,涉及空間、視線、畫面,相關方衆多、難以協調優化,而雲仿真技術為奧運提供了場館建設渲染、活動模拟、彩排規劃等雲端能力,讓各項方案在雲上共享,各相關方在雲上同時規劃布局,在場館設施裝置部署方面,支援高效線上協作。
從北京冬奧會開始,票務系統将100%在雲上部署和維護。北京冬奧會的票務系統不僅覆寫票務生産、庫存管理、銷售流量、核驗售後等全業務流程服務,也提供了分階段、分場景的差異化服務,可以靈活應對多種業務場景。到2021杭州雲栖大會召開之際,北京2022冬奧會核心資訊系統已經成功實作了“All in”阿裡雲。
數字亞運:創新的盛宴
杭州被喻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第一城,而根據多份數字城市指數研究報告,杭州都位于第一或處于前列。當杭州、2022亞運會、後疫情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等交彙在一起的時候,都會帶來哪些數字技術應用創新呢?杭州亞組委廣播電視和資訊技術部副部長張鴿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分享了2022杭州亞運會的數字型育創新“盛宴”。
“智能亞運”是2022杭州亞運會的一張名片。從辦賽次元看,首先是以辦賽需求為核心,建構總指揮體系。其中,總指揮平台是2022杭州亞運會賽時運作指揮的樞紐與核心,也是辦賽的超級大腦。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技術,依托亞運六層智能場館的服務能力,整合交通、安保、資訊技術等專項中心指揮平台,實作各類賽事資訊彙集、态勢綜合研判、資料精準展示、指令上傳下達、事件決策處置等等,為亞運賽事提供智慧高效的指揮保障。
其次是數字協同辦賽平台。考慮到亞運籌辦工作曆時久、業務範圍廣、籌辦任務重、傳遞要求高、協同溝通繁等特點,杭州亞組委聯合釘釘團隊建構了全球首個大型體育賽事數字辦賽一體化平台,內建了線上溝通、人員管理、賽事教育訓練、禮賓管理、交通組織、賽場監管等服務功能,并接入了總指揮平台和各專項指揮平台,為杭州亞運會近12萬名從業人員和志願者提供線上協同辦賽的服務,實作亞運籌辦各個階段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賽事籌辦和指揮協同。該平台是安全、穩定、高效的移動網際網路+辦賽專屬服務平台,有效促進了亞組委工作方式轉變和效率提升。現在已經有3000多名杭州亞運籌辦人員在該移動平台上開展日常籌辦工作,也組織了幾場測試賽,該平台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從參賽次元看,主要是針對運動員的智能服務。首先是面向賽事的計時計分系統,2022杭州亞運會的比賽項目有 40 個大項、61個分項,需要計時計分、仲裁錄像、全網成績、實時顯示等近百個系統,同時還要考慮到涉及全省的通訊用網絡安全、上下遊系統互動對接等方面的影響,是以是一個龐雜的系統性工程。目前,杭州亞組委正與計時計分及阿裡雲等合作夥伴逐一對場館進行勘察,制定一館一案,確定核心賽事系統穩定高效、比賽成績精準可靠,做好運動員比賽智能化服務的關鍵一步。
第二是為運動員服務的智能設施。智能服務的一些設施,例如通過智能安防手段為運動員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間,通過智能物聯提供亞運會内吃住行一鍵通行便捷服務,通過AR技術提供豐富有趣的有感互動,通過智能移動支付技術提供外币結算功能,通過智能終端提供線上翻譯服務等等,同時也在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正在謀劃相關道路的無人駕駛智能出行保障。
第三是智能防疫平台,結合最近的國際國内大賽實踐以及結合國家防疫政策,運用大資料、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為各類人群提供無感檢測入場體驗,将疫情影響減小到最低,智能防疫平台将整合防疫、安保等,進而無需亮碼。
從觀衆角度來看,主要是以觀賽體驗為導向,探索多元度創新。杭州亞組委與支付寶合作打造一站式的數字觀賽服務平台。傳統體育賽事中,觀衆需要多個APP解決觀賽用餐、出行、住宿、旅遊等高頻次問題。杭州亞組委正運用人工智能、大資料、區塊鍊等高新技術,将城市側各類資料進行整合,圍繞亞運資訊、票務、美食、住宿、出行、景點、場内導航、特許商品、亞運工藝等18個應用場景打造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史上的首個一站式數字觀賽平台——智能亞運一站通,目前已經在支付寶等App上線,整體曝光達10億人次以上,注冊人數超過1000萬,日均通路超過70萬。
值得一提的數字創新還有亞運會70年曆史上首個數字特許商品——杭州亞運會火炬同款3D版數字火炬。杭州亞運會火炬同款3D版數字火炬2021年于9月16日中午12點在支付寶開售,這也是亞運會70年曆史上首次發行數字特許商品。本次釋出的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是一種數字收藏品,由螞蟻鍊提供技術實作鍊上确權存證與發行,每個火炬都有獨一無二的限量編号,共計限量發行2萬個,每個售價39元人民币,在開售後20秒内被一搶而空。而2021年10月18日,杭州2022年亞殘運會宣布,杭州亞殘運會火炬“桂冠”同款3D版數字火炬正式釋出,當天12點使用者可以上支付寶App搜“亞殘運火炬”購買,限量發行4萬枚,每個售價15.9元人民币,而在開售3分57秒之内即全部售罄。
杭州2022亞運會還舉辦了首個基于區塊鍊技術的“鍊上火炬”活動。“跑向2022,争當亞運火炬手”活動作為全球首個采用區塊鍊技術的線上火炬活動,開啟普通群衆參與亞運的新方式,通過日常行走打卡,即有機會成為杭州亞運線下火炬手。
賽事釘:體育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
釘釘副總裁李智勇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介紹了新推出的體育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賽事釘。釘釘是ToB領域協同辦公平台産品市場的重要上司者,截止到2021年10月底,釘釘使用者數突破了5億,釘釘上的企業、學校等組織數突破了1900萬,彙集了2000多個Open API、120萬+低代碼應用。釘釘開發者數量也越來越多,現在已經超過90萬。釘釘已經從協同辦公産品和溝通工具,發展為豐富的生态。
從最初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到服務政府、教育、電信、金融等全部一級行業和96個二級行業,釘釘如今也開始進入體育等第三産業。在與杭州亞組委工作的過程中,釘釘收集和整理了大型體育賽事籌辦的需求和使用者特點。首先是組織管理複雜,其中人員結構複雜,涉及到舉辦方、志願者、贊助商、運動員等,而且由于賽事的臨時性、全球化、虛拟組織和分級權限等帶來的組織管理難,特别是當場館調整起來就會帶來大幅的架構變化;其次是項目管理次元廣,包括資訊系統建設、人員規劃、場館規劃、交通管理、住宿管理、安全保障等方方面面;第三是協同辦公場景多,OA審批、即時通訊、視訊會議、直播、文檔管理、教育訓練等;第四是系統內建任務重,賽事系統、管理系統、創新系統等都需要進行內建。
賽事釘就是釘釘推出的針對體育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賽事釘是基于釘釘的雲端企業協作平台,通過一站式協同工具,在體育活動舉行的各個階段,連接配接不同的賽事參與者,幫助大型體育賽事精簡其組織和溝通模式。賽事釘包括一朵雲、一個中台、N個應用:一朵雲即阿裡雲;一個中台即專屬釘釘底座、開放與內建平台、APaaS;N個應用,包括業務協同管理:涉及賽前、賽中、賽後的整體籌辦,賽事企業入駐管理,全球化協同管理:涉及複雜及大規模組織與人員管理、場館化前組織搭建、場館化後組織轉變等。
其中,專屬釘釘底座是釘釘在過去幾年,面對中大型企業客戶所開發的相對輕量級客制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服務了數百家的大中型企業,國内外很多客戶都采用專屬釘服務,包括專屬設計、專屬存儲、專屬安全、專屬審計、專屬生态等等能力。專屬釘釘以标準版本釘釘的統一通訊和工作協同兩大能力為底座,通過定制服務為企業打造專屬安全、專屬設計、專屬開放的數字化新工作平台。
杭州亞組委依托釘釘平台,打造了全球大型體育賽事首個數字辦公一體化平台——亞運釘,內建線上溝通、OA辦公、人員管理、賽事教育訓練、禮賓管理、交通組織、賽場管控等服務功能,為近12萬名從業人員和志願者提供線上協同辦賽籌辦和賽事指揮協同服務。亞運釘為辦賽人員建立的一個安全、專屬、穩定、高效、便捷的溝通管道,打造高品質、高标準的“網際網路+體育辦賽”服務體系,有效促進杭州2022年亞運會工作方式的轉變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亞運釘已經正式商用,并根據亞運籌辦工作安排持續完善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亞運釘采用宜搭低代碼開發平台,快速滿足新的業務流程需求。亞組委的一位年輕從業人員,在沒有很強技術背景的情況下,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基于宜搭平台,自行開發出了應用并成功釋出,這就是“秘書長信箱”。
雲技術助力國術段位制
國術是體育中的一個傳統項目,在全球有非常多的國術愛好者。那麼,雲技術與國術結合在一起,又會産生什麼樣的神奇化學反應呢?國際國術聯合會秘書長、中國國術協會會長張秋平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介紹了數字化助力國術走上發展快車道。
2018年,中國釋出了體育強國發展綱要,其中專門一條提到國術要早日進入奧運會。2020年1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通過國術作為一個正式級别項目,将在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上亮相。國際武聯成立于1990年,目前在數字化方面可以說是“白紙一張”。國際武聯現有155個會員國,全世界超過3/5的國家和地區成為會員。國際武聯的一些成員也是國際奧委會ROC承認的國際組織,包括國際體育聯合會總會等。
為了将國術帶入發展快車道,就需要推廣國術的段位制。國術段位制,是國家體育總局設立的一項以廣大國術鍛煉者為對象,全面評價習武者國術水準的等級制度。2014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下發了《國術段位制推廣十年規劃》。在國際上,也有國際國術段位制。國際武聯國術段位制委員會是管理和指導國際國術段位制工作的專門委員會,旨在建立一套服務于全球國術人群的規範性國術段位體系和技術等級評價标準,促進國術運動在全球的普及與發展。
近年來,國際武聯抓住發展機遇,堅持改革、創新、開放的理念,與多方溝通協作,積極探索推動國術運動群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其中,國際武聯段位制系統是國際武聯數字化建設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國際武聯段位制分段前1-9級(主要針對青少年)和段後1-9級,以長拳、太極拳、南拳、詠春拳、散打等五種為主要項目,國際武聯段位制課程教材在多方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起草,目前已在征集意見中。為了推廣國際武聯段位制,考評認證就十分重要。傳統的段位評價制度面臨着諸多難題:等級多,傳統段位制考核層級較多,稽核較多,參與障礙較多;多方認證困難,受時空影響而多方認證存在較多限制,影響發展;追溯難度大,目前接觸全球粉絲的能力有限,在追蹤性方面遇到困難;财務不透明,由于層級較多,資訊不對稱,造成财務不透明的情況。
國際武聯将堅持純潔性、透明性和便捷性三大基礎原則,利用大資料、區塊鍊、雲計算、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充分利用和挖掘國際國術運動群體的大資料,建構涵蓋管理、課程學習、評分、認證等多方面的“智慧”國術段位制生态服務平台。大資料可用于全球各考評機構的财務配置設定與管理,區塊鍊可用于確定段位制考評的公平性,而人工智能技術和動作視訊捕捉技術有利于執行考試的便捷性。
阿裡雲提供了網絡、區塊鍊、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全面的産品組合,以滿足國際武聯段位制的各種計算用例和需要。通過一個成員ID管理所有資源,阿裡雲為國際武聯的155個國家聯盟成員實作了無縫連接配接。國術教學視訊雲存儲、雲端視訊點播、國術視訊的視訊分析等都可以在阿裡雲上完成,特别是阿裡雲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平台可将模型訓練、模型預測和模型推理等相結合,為國際武聯段位制的推廣測評提供數字化評估。通過将管理、課程、認證、評分和其它資訊整合到一個線上平台上,段位制APP可以友善快捷的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最大限度擷取相關課程和資訊。
未來,在段位制系統之後,國際武聯還在考慮與國際奧委會、阿裡雲合作,将國術納入奧林匹克虛拟賽系列(OVS)。
社群體育:下一個創新空間
為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從2009年起的每年8月8日被設定為“全民健身日”。成都陸道原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3年從文化産業跨界到體育産業的企業,從2013年開始在全民健身領域進行了很多嘗試。該公司将城市裡的智慧體育公園分為了三個級别:離家5-15分鐘範圍的社群級、解決周末健身休閑需求的城市級以及解決短期度假需求的景區級。到目前為止,成都陸道原鄉公司已經與阿裡雲合作走進了42座中國城市,帶來了120座創新的智慧體育公園。
接下來在全民健身領域,就是社群體育的創新與實踐。截至2019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首次突破2平方米大關。而到2003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才首次突破1平方米(1.03平方米)大關。2021年10月10日的《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衆體育的意見》,明确提出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決制約健身設施規劃建設的瓶頸問題,形成群衆普遍參加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特别提到要豐富社群體育賽事活動,打造線上與線下比賽相結合、全社會參與、多項目覆寫、多層級關聯的“全國社群運動會”。
成都陸道原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莉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表示,該公司目前更關注通過技術促進人和體育之間互動的效率,也就是通過服務來創造更好的體育時長。在社群運動中,室外足球是一種喜聞樂見的運動形式。而一個11人制的足球場,占地至少7500平方米也就是15畝,而一個最小五人制的足球場也要占地750平方米,這對于社群裡捉襟見肘用地來說,無疑要另辟蹊徑。那麼,把足球場搬到社群裡,要解決的不是建設問題,而是服務效率問題。
世界第一個提出智慧足球的國家是荷蘭,也是最早把智能技術應用于足球面闆,作為本國青訓的秘密武器。成都陸道原鄉公司經過考察,自研出了自己的智能足球面闆以及相應服務于社群的智慧足球場,并于2019年5月在成都寬窄巷子落地了第一座面向社群的智慧足球場,但由于當時技術方面的缺乏而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後就展開了深度研究并逐漸完善了社群智慧足球場,并且開發出了可跨城甚至跨國的智慧足球賽。
通過與阿裡雲的合作,成都陸道原鄉公司在全國40餘座城市建設了社群智慧足球場,讓社群孩子們在下午4:30放學回家後的60分鐘足球訓練中,拿出15分鐘與全國任意一座城市舉辦線上線下的關聯比賽,孩子們用所掌握的足球技術,在一個遊戲化的方式中實作更好的社交。
2025年,我國提出要有5000萬足球人口。而大量人口都在社群,是以技術所帶來的改變就是服務全民。把大衆向往的賽事帶到家門口,以智慧化方式超越時間和空間,用社群小場景做好體育大文章。是以,雲技術正在串聯起了一個全球體育大家庭,通過雲技術實作了家門口的世界朋友圈,形成了一個更加健康、向上的社群。而這些就從身邊開始,從家門口5 分鐘路徑開始。
挖掘大衆體育賽事轉播的機會
奧運、亞運、全運會等專業體育賽事一直是體育賽事轉播的主要關注對象,但随着全民健身的開展也相應帶來了對于大衆體育賽事的轉播直播需求。特别是在社群賽事領域,賽事也是社群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時還能激發更多群衆參與賽事或觀賽的熱情。那麼,在面向民生的大衆體育賽事轉播直播方面,又有什麼新技術方案呢?
Pixellot是一家以色列體育科技公司,專注于以AI人工智能自動化技術,為專業和非專業體育賽事視訊轉播帶來新變革。Pixellot公司成立于2013年,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的制作和廣播技術,為體育賽事提供實時、多角度、全景高清轉播,該公司的軟體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無需現場部署人員和導播人員,就能實作類似專業體育賽事轉播直播的效果。Pixellot的解決方案,讓使用者能夠以微小成本實作學校級賽事的播出服務。
大型體育賽事的轉播成本往往十分昂貴,而中小型賽事、次級别聯賽、學校賽事、社群賽事等,不僅賽事周期的間斷性強,也不具備大型賽事的預算水準。Pixellot中國區總經理沈俊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介紹,Pixellot緻力于利用AI與雲技術,讓更多比賽具備專業賽事的轉播效果。
在耐克高中籃球聯賽的成都與山東賽場,Pixellot在每個賽場僅投入兩三個工程師,在17天的時間裡轉播了200多場比賽,每一場比賽都達到了相應的轉播要求。據介紹,在一次北京體育大學籃球賽中采用了Pixellot兩目錄影機裝置,全國大學生冰球錦标賽采用了Pixellot四目錄影機裝置,兩目錄影機裝置就可以實作室内場館賽事的回傳、錄制、推送等,而四目錄影機裝置可以在無導播情況下全場快速追蹤冰球這類高速運動動作,這些都是基于AI人工智能技術實作的效果。
Pixellot兩目錄影機裝置針對室内球場,例如室内的籃球和排球等球場,四目裝置針對大型賽事如足球、曲冠球、棒球等大型場所。四目裝置還可以用于室外足球等場景,例如上海青少年足球賽的轉播,就實作了專業的轉播效果,使用者在智能手機上就能收看現場直播和轉播。
Pixellot今年已經實作了月轉播接近10萬場、日播近3000場,這些資料都在不停優化和積累。Pixellot最近完成了一個國際足聯B級賽事的轉播,隻用了5個人就完成了5天23場比賽的轉播,獲得了中國足協和主辦方的一緻表揚,中國足協也通過這些視訊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後續的回顧、技戰術分析與學習等。而這個5人團隊是如何構成的呢?其中包括一名司機、一名行政、一名工程人員、一名市場人員等,就構成了大衆賽事的轉播團隊,并達到了國際足聯B級賽事的轉播要求。
簡單了解,Pixellot的兩目或四目錄影機裝置的視訊資料先傳到邊緣處理節點進行圖像的實時拼接,實時拼接完成後再調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雲端的内容分發,而放到雲端的視訊内容還可以進行分析、打标簽、二次處理、品質優化、節目生産、曆史資料的存儲等,視訊内容通過4G/5G網絡分發到使用者智能手機中。Pixellot的兩目或四目錄影機裝置中的每一個攝像頭分管一個畫面,再拼接成一個完整畫面,是以不僅能産出高清畫面,還能産出自由視角,這就是攝像矩陣。在實際播出過程中,Pixellot智能錄影機根據賽事規則、球員跑動路徑等進行統計或調用算法進行處理,再從攝像矩陣畫面中選取出用于播出的部分内容,這樣就達到了專業導播人員的視角選取效果。
Pixellot移動用戶端讓使用者可以自由放大或縮小視訊、轉換方向等,達到全景自由視角的效果;在管理比賽視訊内容方面,讓使用者可以建立自己的視訊标簽,多角度編輯視訊,創造基于标簽的集錦以及社交媒體分享集錦等。Pixellot移動用戶端還可以生成短片的制作與分發,以及提供API或SDK用于第三方接入。
Pixellot解決方案的價值,還在于能夠為非專業的大衆體育賽事實作視訊化的技戰術分析,以較低的成本與部署使用門檻,讓大衆體育賽事走向更專業的方向,進而提升大衆參與群衆比賽的樂趣與興趣。
興起中的密集賽事遠端制作
現階段,大型體育賽事的直播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專業級、高密度賽事制作,呈上升趨勢。像國内CBA聯賽、中超聯賽等大型聯賽,以及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等國際國内賽事,這些賽事的密度比較高而且專業性要求也比較高,都需要專業級高密度高強度的直播解決方案。而傳統的賽事現場直播制作都偏重量級,這為滿足普及賽事直播帶來了挑戰。
杭州當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當虹科技),是定位于大視訊領域、提供智能視訊解決方案與視訊雲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當虹科技公司提出了5G+超高清輕量級遠端制作方案。當虹科技副總裁傳媒文化産品中心總經理葉建華在2021杭州阿裡雲栖大會·數智體育論壇上介紹了5G+超高清輕量級遠端制作方案的優勢:現場隻需要部署錄影機、編碼器等基礎裝置,無需轉播車;現場隻需要派攝像師進行拍攝,不需要大規模的轉播團隊;超高清編碼+5G低延時傳輸+多機位幀同步,媲美傳統轉播品質;跨場館信号同步回傳,異地機位協同制作,豐富轉播模式;最大程度拉齊不同場次轉播制作風格,提升使用者體驗;前後期制作零距離銜接,轉播同時直接對接融合生産集錦制作。
遠端制作帶來的收益則十分明顯,包括:低成本,減少轉播車與轉播團隊外出所帶來的巨大投入,降低轉播成本;高效率,中心化制作可加速裝置流轉,減少準備時間,提升并發轉播效率;多樣性,打通各場館信号,全機位協同制作并多樣化播出,可制作自由視角、多機位、VR、AR等轉播形态,提升轉播價值;安全性,簡單轉播流程,零距離打通轉播與制作流程,提升安全性及穩定性。遠端制作有兩種方式:同城制作以及異地制作,同城制作指在場館與制作中心之間鋪設大帶寬光纖,異地制作包括跨城市/跨國異地制作。
新奧特(北京)視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戴霖帶來了超高清結合“雲邊端”技術在賽事轉播中的探索和應用,也就是基于雲的新型遠端制作模式。該公司面向數字媒體領域提供領先的内容生産及營運産品、解決方案、技術服務等,承擔過全運會和亞運會的公共信号轉播,是涵蓋了采編播全流程一體化的專業服務商。目前,在後疫情時代,新奧特也在探索向雲上遷移,這就是雲邊端協同的模式,雲即公有媒體雲和邊緣媒體雲,端即各種終端包括重制作終端和輕制作終端。其中,邊緣媒體雲能夠獨立運作,不依賴于中心雲。前方可以直接利用邊緣雲進行制作,通過網絡與中心按需同步。這是因為場館直播帶寬往往隻有2M或4M,而4K信号則需要幾百M或上G的帶寬,是以就需要在前端邊緣雲制作成片再選擇上傳到中心雲,進而減少對帶寬的需求。央視在東京奧運會的轉播方面就利用了雲邊端模式,而央視的十四運轉播則在雲邊端協同方面更進一步。
EVS是體育轉播領域的隐形冠軍。EVS中國區總經理陳黎民介紹,傳統廣播電視轉播的時候主要關注賽事直播實時互動,但現在逐漸開始關注賽前熱身互動、賽後回顧以提升粉絲忠誠度,其中包括更多的内容、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機位、允許自媒體上傳内容、允許粉絲參與活動等等,EVS提供更多産品允許制作方保留更多素材,用于長尾粉絲的活動。作為專精于高端市場的公司,EVS認為高端市場始終存在,但受到更多創新點的吸引,也面臨的新需求:節目制作方式期望同樣的投入,可制作更多的内容,創新更高價值,同時向更多的人分發内容,制作與内容分發流程越來越複雜;而節目使用方期望從節目源頭就開始參與制作,可自由挑選更多的内容,擷取更大回報。部署于阿裡雲之上的EVS Mediahub,提供了簡單易用的系統和多種媒體工具,可幫助完成大型賽事活動雲上轉播與創新。
東南亞全體育直播新商機
原本預計于2021年11月底舉辦的第31屆東南亞運動會和2021年12月舉辦的第11屆東南亞殘障人士運動會(可能延期至2022年)引發了對東南亞全體育直播的關注。東南亞擁有11個國家,組成了東盟經濟共同體,區域内擁有6.5億人口,存在着人口紅利,也對體育和電競賽事充滿着熱情和參與的期待。
疫情催生了全體育直播場景,目前的東南亞全體育直播仍處初級階段。所謂全體育直播,可以見到的形式包括網上體育賽事、線上電競、抖音雲健身、直播帶貨體育新潮品等等,全體育直播極大豐富了體育産業内容,也給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特别是通過直播的方式,體育賽事可以覆寫更多的目标觀衆和潛在的客戶群,更快速擴充市場,帶來更高的商業轉化率。
位于馬亞西亞的大橙傳媒超科技集團總裁陳學萩介紹,大橙傳媒立足東南亞放眼全世界,是一家專注于實時新聞包括體育活動報道及直播的傳媒科技集團,通過體育直播、賽事直播、電競直播等等為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喜愛體育與電競的觀衆們帶來全體育直播。大橙傳媒利用在東盟11國建立起來的優勢與阿裡雲強強聯手,為亞洲觀衆帶來最及時的全體育直播節目并創造全體育直播全新生态圈。
中小企業商家可以通過全體育視訊傳媒服務,以體育傳媒為入口,挖掘更多的看不到的商機。陳學萩表示,大橙傳媒集團期待通過與阿裡雲及其他合作夥伴,為東南亞的全體育直播行業帶來全新氣象,與更多東南亞中小企業攜手合作,創造共享共赢的東南亞全體育直播新生态。
全文總結:經過過去四到五年的默默努力,數字型育在2021年迎來了“全面開花”的可喜局面,特别是5G、AI、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高度成熟,全面提速體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創造數字型育新形态、新商業、新機遇。展望未來,全球将迎來數字型育的黃金視窗期以及高速增長期。數字型育“大風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