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解除遊戲禁令,這一天足以被載入中國網際網路曆史,這項規定,讓中國的遊戲市場真正的迎來了春天。遊戲禁令的解除,意味着一個全新的每年數千億的市場盛宴正式開啟,除了索尼、微軟、任天堂等公司研發的産品可以“入侵”中國市場以外,中國的聯想、小米、小霸王等公司或許也可借此契機,推出相關的家庭遊戲機産品,和國外廠商進行一番角逐。
在宣布解除遊戲機禁令後,以發燒為生的小米又一次被網友提及“雷軍,你們是時候該推出遊戲機了”。雖然網友在各大微網誌和論壇的呼聲隻是為了起哄或者玩笑,但仔細分析下遊戲市場和小米的調性,小米公司推出遊戲機還真有很大的可能性,而且就在這一兩年。
在國人的印象中,玩遊戲的都是一些小孩子,做遊戲機的也都是一些小廠商。但如果2014年大家還抱着這種觀點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我想說的是,大家對遊戲機的概念了解太狹隘了,在國内遊戲機是玩物喪志的代名詞,在國外Xbox這樣的遊戲機更是家庭娛樂中心的載體。
在國人心目中,遊戲機應該是下圖這樣的!大家對遊戲機的了解還停留在插卡機和掌機的階段(禁了13年,中國人這方面的思維也停滞了13年)。
而在國外,遊戲機是主要是下圖這種體感遊戲機,可以說外國玩家對遊戲機的了解和應用領先了中國13年。
簡單點來說:在中國遊戲行業隻是遊戲行業,在國外遊戲已經不僅僅是娛樂行業,也算是一項工業産業了。
下面筆者就來分析下小米做遊戲機的5大可行原因
第一:市場足夠巨大
我們知道,一款産品能否成功,首先得看這個市場的容易有多大。美國等發達國家,遊戲機每年帶來的産值遠超過PC遊戲和手機遊戲。中國最賺錢的遊戲最高一天能賣1000萬人民币(騰訊旗下的《地下城與勇士》和《穿越火線》),而美國的《俠盜飛車5》1天内賣了50億人民币(人家這50億是單純的遊戲機平台上的版本,還不包括PC版本)。當中國的《天天酷跑》、《捕魚達人》、《我叫MT》等遊戲宣布單月最高流水破億的時候,《使命召喚》、《刺客信條》、《俠盜車手5》就笑了,這幾款遊戲都創造過單日幾十億人民币的收入。《俠盜飛車5》單日最高收入超過了中國最熱遊戲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收入。可以說,在中國每年都有千億以上的遊戲機市場,這個市場足夠我們的科技企業來積極進入。
第二:政策開放
在過去的13年中,雖然國家實施了遊戲機禁令,但一批進階的玩家仍然可以通過各種管道買到走私到國内的XBOX或者Wii等的遊戲主機,并且經過一番繁瑣的調試和設定後也能玩到國外的遊戲大作。但這畢竟不是合法的,你想想企業帶着負罪感去銷售違規産品,玩家帶着不安全感去消費這類型電子産品,雙方都小心翼翼的,這樣的行業很難說是健康。2014年國務院下發通告,正式廢除了之前的禁令,允許遊戲機在中國内地市場的銷售。這樣小米等公司賣遊戲機就不要背負“被家長指責和賺虧心錢”的心理負擔了。
第三:小米的發燒友和遊戲玩家重合度高
牛文文之前說過一句話 “矽谷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有一批牛逼的企業,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矽谷有一批敢于嘗鮮的使用者”。同樣,在中國有一批敢于冒着機器變磚頭甚至爆炸的使用者對新産品進行嘗鮮使用,使得小米、魅族等公司成長起來。小米的使用者是一群喜歡追求極客精神的發燒友玩家(當然,從2013年開始小米的使用者擴充到了學弟學妹和大爺大媽這個群體),小米的發燒友正是體感遊戲(或者說家庭遊戲主機)最大的潛在使用者群體。
第四:小米電視和遊戲機互相配合
小米當時推出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機的時候,被業界看做小米擁暗含局家庭網際網路的野心。現在看來,小米如果推出家庭遊戲機的話正好可以和小米電視配合,相得益彰。遊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出現了包括掌機遊戲、FC遊戲、PC遊戲、手機遊戲、家庭主機遊戲等多種載體的展現形式,但到目前體驗最好的莫過于連接配接電視的那些家庭主機遊戲(Xbox和PS4、wii等)。小米大尺寸(未來小米也會推60寸或以上更大螢幕電視)的廉價電視機,正是廣大屌絲使用者的不二選擇(在國外,很多主機遊戲玩家每年的花費能買幾部土豪金了,咱們國内還得走廉價路線)。
第五:遊戲機不怕盜版
音樂CD怕盜版、圖書怕盜版,但我們發現網絡遊戲不怕盜版(鼓勵你們去盜版)、3D電影不怕盜版,而遊戲主機也是一種不怕盜版的裝置(你用電腦玩使命召喚和用Xbox玩體驗完全不一樣)。家庭遊戲機因其超高的體驗和參與感,不怕被PC和手機等平台移植,這也是為什麼手機和電腦上可以玩《生化危機》和《極品飛車》,但仍然從收入上來說幹不過家庭主機遊戲的原因所在。
小米如果真的推出家庭遊戲機,價格應該是多少比較合适呢?我先猜一個價格: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