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煜寒|文

由白敬亭、趙今麥領銜主演,劉奕君特别出演,劉濤友情出演,黃覺、劉丹聯合主演的時間循環短劇。
該劇改編自祈禱君的同名小說,講述肖鶴雲和李詩情在遭遇公共汽車爆炸後“死而複生”,從下車自救到打破隔閡并肩作戰,努力阻止爆炸、尋找真相的故事。
一口氣追完6集,李詩情和肖鶴雲就已經陷入15次“死亡”循環,隔着螢幕也覺得炸得眼花缭亂。
肖鶴雲這個人物性格很有特點。
白敬亭飾演的肖鶴雲,是一位遊戲架構師,腦瓜子靈活,思路靈活、條理清晰。
他起初帶着一點小自私,對李詩情也有着防備,甚至認為她是個“騙子”!
在第六次循環中肖鶴雲雖然成功下車,卻不幸被公車爆炸波及炸成了“黑鶴雲”。
正是因為親身經曆了搶救無效死亡,肖鶴雲确實比李詩情更害怕重傷,害怕失去呼吸的疼痛,是以再一次得以下車僥幸活下來後,他想要逃避也很正常。
若沒有上帝的視角,正常人遇到這麼離奇的事情,确實需要時間消化的。
連警察錄口供都會懷疑李詩情是在為自己脫罪說謊,更何況從死神裡剛剛逃脫的肖鶴雲?
我們無權去指責他的自私,因為換成任何一個人,或許都會像他一樣。
進入循環的肖鶴雲,變得敏感和歇斯底裡起來,與李詩情前幾次發現爆炸的反應如出一轍。
直到第3次從循環中醒來,肖鶴雲才從自私到對李詩情感同身受,他想救車上無辜的人。
肖鶴雲的轉變,也許是受到李詩情影響,也許是民警小江被無辜牽扯“犧牲”,他的良心備受譴責,也許是因為閉上眼睛就自動進入循環被迫選擇。
不管是什麼原因,肖鶴雲在自救的隊伍裡,更像是上司者一般存在,李詩情或許是爆炸觸碰的開關。
有人說肖鶴雲挺搞笑的,被炸成了“黑炭”差點認不出他,哪怕是躺在擔架上也似乎“顔值擔當”。
聰明的肖鶴雲與李詩情用自己的智慧,在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中尋找突破,到底誰會是攜帶“炸彈”的人?
這是一部看了停不下來的劇,短短6集已經進入循環15次,炸了15次。
有的循環從蘇醒到爆炸僅僅是幾秒鐘的時間,看劇的諸位是不是和筆者一樣,不想漏掉一秒的細節?
很想感歎下,看似重複又不同的劇情,真費眼睛和費腦子啊。
不過因為劇情緊湊,是以看了6集并不覺得累。
悄悄地說,筆者第1集看了好幾遍,李詩情和副隊長張成對話她回憶的畫面,一邊看一邊思考着。
比如鈴聲為何有時候響,有時候不響?
比如最後一排的乘客為何有時候出現,有時候沒有,鏡頭還那麼模糊?
比如炸彈是随身攜帶還是遠端遙控?
說真的,戴着口罩背着包的盧笛,确實是最有嫌疑的一個,筆者起初還以為他是張成追捕的那個“犯人”。
當最可疑的盧笛被排除後,剩下的人有:
聽着耳機的肌肉男,正在直播的主播一哥,帶着一個包的大叔,腳邊有紅色塑膠袋的大嬸,手提包裡都是藥的老婆婆,帶着行李箱的大叔,還有司機大叔。
誰會是“嫌疑人”?
秉着往往越是有嫌疑的人,越可能不是我們要尋找的目标,難道是看着不起眼的大叔大嬸們才是目标人物?
可大叔大嬸們為何要炸掉一車子人,還是犧牲自己的模式?
電視劇後續肖鶴雲三人是不是還會用拉人下車的方式,一個一個排除嫌疑。
現在才排除了3個人,資訊确實太少,想要猜出誰是嫌疑人确實挺難的。
不過筆者更加傾向于是提前放了炸彈,遠端遙控炸彈。
電視劇《開端》劉奕君飾演的張成,他的态度也随着循環次數的增加,變得越來越能捕捉資訊。
從最初的懷疑,到現在越來越能接受“循環”這個概念了。
在45路公共汽車的“爆炸”中,他并沒有循環,也沒有記憶,是什麼導緻他态度的轉變?
個人猜測,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肖鶴雲等人為警方留出查找證據的時間越來越長。
其二,肖鶴雲等人給警方轉述案件的口供,越來越有說服力。
其三,或許還有冥冥中的磁場牽引着吧。
似乎肖鶴雲等人在慢慢走出“循環”,而公車上的其他人和張成等人都在慢慢進入“循環”。
“循環”的終點會是什麼?
是如肖鶴雲說的,要把車上的人都解救成功,下了公車,才是勝利?
還是張成把逃跑的那個犯人逮捕,才能解除危機?
這是一場進入“循環”的遊戲,還是人為的操控?
雖然李詩情等人目前隻要入夢或者阻攔“爆炸”失敗就能進入下一個循環,可誰都不能排除,或許哪一次“Game Over”之後就沒有了以後呢?
《開端》似乎有着無限的可能,等待着肖鶴雲等人給我們去解鎖……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