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有個女讀者給我來信。

說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親當年背叛母親,家外有家,生下私生子,母親含恨離婚。

孤獨又要強的母親,把她養大。

她争氣懂事,讀了重點大學,又讀了研究所學生,認識了優秀能幹的丈夫。

但如今,她的孩子剛滿半歲,她就發現丈夫出軌,感覺婚姻難以維系。

她認為自己掉進了原生家庭的魔咒裡:

父母離婚,自己也不會幸福。

她很絕望,很痛苦,甚至想到了死。

她希望我能給她一點支撐,讓她在黑暗中,看見光亮。

我說:“好的。”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是以,今天這篇文,是我寫給她的。

準确地說,是寫給那些在原生家庭中,見證父母糟糕情感的孩子的。

為了讓文章讀起來更具故事性和了解力,我以明星張柏芝和孫俪的成長為藍本。

先談張柏芝——

Part.1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張柏芝無可挑剔,甚至到了“娛樂圈勞模”的地步。

作為風光無限的明星,張柏芝身上又有着誇張且瘋癫的特質,以至于喜歡她的人和讨厭的人,都非常迷茫。

這一切的一切,都能從張柏芝的原生家庭,找到答案。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張柏芝的父親張仁勇,江湖稱“胡須勇”,是位黑道大哥,嗜賭如命;母親戴莎莉,是名混血,生性風流,不喜小孩。

不小心懷上張柏芝後,戴莎莉要堕胎,後因種種原因保住了胎兒,人間才有佳人張柏芝。

張柏芝9歲時,天天幹仗的父母,離了婚。

因為張仁勇天天在外打打殺殺,張柏芝和兩個弟弟,就跟随母親戴莎莉生活。

戴莎莉是天生的“戀愛腦”+“交際花”,隻顧在男人堆裡轉圈,根本無法顧及張柏芝和兩個弟弟。

張柏芝自父母離婚起,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

某種程度上,幼小的張柏芝,是兩個弟弟情感上的“媽媽”。

亦如《喬家兒女》裡的大哥喬一成。

張柏芝自己爆料,為了養家,為供養自己和兩個弟弟讀書,她小小年紀就去酒吧和餐館打工,并學會了抽煙和說髒話,隻為看起來“很江湖,不好欺負”。

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深愛的張柏芝,後被星探發現,因一支奶茶廣告走紅,打入娛樂圈。

從《喜劇之王》到《星願》,她驚為天人的清純長相,驚豔兩岸,迷倒衆人。

就在這時,她黑社會的父親,再次成了老賴,因欠賬騙錢,而被媒體曝光。

要賬的黑社會,甚至放言:“柏芝父不還賬,就奸殺張柏芝。”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張柏芝生性風流的母親,先後離婚4次,不斷換男友,流連夜店,負面新聞超多。

成名的張柏芝,需要不斷賺錢,才能給父母收拾爛攤子。

采訪中,張柏芝曾無奈地說:

“我買好多房子和車子,因為我的家人太多了。”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不管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張柏芝都俨然活成了大家庭裡的“長母”。

生活倒逼之下,張柏芝身上有着和面孔年齡極其不相稱的“媽味”,也給她後來的婚姻和生子,埋下了某種悲劇注腳——

Part.2

在情感中,張柏芝是需要不斷付出、不斷犧牲,才能感受到愛和被愛的人。

自幼就被逼當慣了“媽媽”這一角色的她,隻有在熟悉的劇本裡,才能找到自己,才能維系一段關系。

這也注定了,她和謝霆鋒閃婚後,無法善終。

認識謝霆鋒時,謝霆鋒剛和大自己11歲的王菲分手,處于極度迷茫和痛苦中。

張柏芝善良、體貼又能幹的樣子,讓謝霆鋒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感動。

因自幼生活在破碎的家庭裡,張柏芝非常渴望有個自己的家。

兩個人的戀情曝光後,很快步入婚姻。

張柏芝在極短時間裡,生了兩個兒子。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但,他們不可調和的沖突,自婚姻締結起,就已埋下:

張柏芝需要通過照顧别人,消耗自己,犧牲付出,才能感受到愛。

這種母性十足的愛,對孩子是滋養,對成人是“控制”。

星二代的謝霆鋒,出生起就生活在媒體的曝光中,非常叛逆,一度還患有抑郁症,他最讨厭的就是過度曝光和情感綁架。

加上,張柏芝表演型的人格,面對媒體采訪,經常說出誇張驚人之詞,以博取媒體的關注和同情,讓謝霆鋒非常反感。

“豔照門”的推波助瀾,讓兩個人的沖突日積月累,無法調和。

後來,王菲和李亞鵬離婚。

謝霆鋒和張柏芝離婚後,迅速牽手初戀王菲。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從謝霆鋒和王菲複合這些年的狀态看,王菲身上自我從容的态度,是謝霆鋒的解藥:

天後從不受人裹挾和審判,亦從不裹挾和審判他人。

她對男人和孩子,都有着自由且寬容的成全之愛。

她從來不想活在“母親”或“妻子”的角色裡,她一直認真做的事兒,是活出最放松的自己。

這是她和張柏芝的最大不同。

無所謂好壞,隻因成長和運氣不同,内心的松弛度有别。

從個人情感上來說,我敬佩欣賞王菲。

但我對張柏芝永遠葆有一分悲憫:

張柏芝生下來,就沒有遇見一個好媽媽。

她一次次去當媽媽,就是為了成為一個好媽媽,通過照顧親生的孩子,來重訪童年的自己,安頓内心的小孩。

為此,離婚時,她甯肯放棄财産,也讨要撫養權;離婚後,她累到吃飯睡着,也要把兩個孩子帶在身邊,瘋狂工作,瘋狂賺錢;她甯肯犧牲自己的星途,也不會堕胎,而是把第三個孩子帶到人間……

她是控制的,但她也是深愛的;

她是分裂的,但她也是努力的;

結婚生子後,她再也沒有了好作品,但她自己早就說過,她此生最大心願就是當媽媽,生孩子……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這是童年動蕩的女人,為了得到靈魂的歸屬感,通過生育和犧牲、母職和奉獻,一次次确認自己的救贖。

她一直渴求的,從不是名利和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家園。

父母離婚的張柏芝,自己也離了婚。

但她沒有像父母那樣不負責任,而是走到了父母的“反面”,從不放棄,從不抛棄。

她活出了自己心中“理想媽媽”的樣子,但願她能真正治愈童年的自己,越來越好。

說完張柏芝,我們再來談談孫俪——

Part.3

孫俪身邊的人說,孫俪身上沒有缺點。

如果非要說她有什麼缺點,那就是她對自己太苛刻,對他人太寬容,以至于讓和她在一起工作的人,會在自愧不如中,任何事兒都不敢掉以輕心。

她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寫字抄經,練太極,做瑜伽,練呼吸,照顧兩個孩子,然後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

隻要不是拍戲,她晚上9點按時陪孩子們休息,哪怕家裡來了再重要的客人都不行。

她接每一部戲,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認真準備,入戲極深,台詞背得爛熟,情感揣摩到位。

和她合作過的所有導演,都認為她太敬業了,太能吃苦了,太不像個大明星了。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她對自己苛刻,但對身邊的普通人,包括小動物,極其友善,沒有任何架子,處處顯出慈悲。

她爺爺生病時,她經常去醫院照顧。照顧爺爺的護工夫妻,和朋友們說:“我天天都能見到孫俪。”

朋友們說:“你可别吹牛吧!”

護工轉述給孫俪時,孫俪趕緊和護工夫妻拍了合照:“趕緊發到朋友圈,去證明你們所言非虛!”

對工作和他人,她自律、善良、敏感、清澄、敬畏。

對于夫妻和孩子,她又溫暖、柔軟、真實、寬容。

但是,這樣的孫俪,也有過極其不幸的童年——

Part.4

孫俪12歲時,爸爸愛上别人,父母離異,媽媽拿到2000元的撫養費,白天到商場當售貨員,下班到朋友公司當清潔工,一個人把孫俪撫養大。

孫俪對父親是怨憎的。

她曾說,她童年時最大的心願:

就是有一天發達了,開着跑車行駛在上海街頭。

紅綠燈亮了,她停下車來,無意間一轉臉,看見了路邊的父親,也正看着她。

然後綠燈亮了,她開着車揚長而去,留下一臉傷感落寞的父親,站在路邊。

單是想想一這幕,孫俪就覺得很快意。

總想複仇的女孩,活在“恨”裡,其實内心呼喚的,仍然是愛。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因為對父親“恨”,也因為目睹母親太多艱辛,孫俪曾發誓“以後不結婚,永遠陪着媽媽”。

後來,她長大了,出名了,成了大明星,買得起跑車了,卻漸漸放下了對父親的“恨”,在慈悲之心的升騰中,和父親和解。

這種轉變,源自于三個人:

一個人,是鄧超。

鄧超雖然出生于重組家庭,父親是博物館的書記,母親是一家企業的幹部,母親帶着大姐,父親帶着大哥和二姐,走到一起,生下了小兒子鄧超。

但,作為家中的老幺,鄧超雖然也叛逆,卻在無限寵愛中長大。

鄧超身上“本我”的特質一覽無餘:

放松,自如,坦蕩,看似沒心沒肺,實則用情極深,看似永遠長不大,實則做事極其有目标。

他給孫俪托了底,讓孫俪得到治愈。

倆人生養一雙兒女後,他們越來越幸福的家,也讓孫俪漸漸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第二個人,是孫俪的媽媽。

孫俪長大後,曾問媽媽:“你還恨爸爸嗎?”

媽媽想了想說:“不恨了,再怎麼說,他也給了我你這樣一個女兒。看着你,我就不恨他了。”

媽媽的慈悲,讓孫俪明白:

自己身上永遠流淌着父親的血液,恨隻會讓一個人面目猙獰,而愛卻可以讓一個人立地成佛。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第三個人,是孫俪的爸爸。

孫俪成名後,有記者去采訪孫爸爸。

孫爸爸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對女兒孫俪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她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全靠她自己的努力,還有她媽媽培養。看到她現在過得很好,我覺得很欣慰。”

孫俪通過媒體看到爸爸這段話,當場失聲痛哭:

那個一直渴望父愛的女孩,其實也在等父親的道歉。

多年後,父親和後妻結合,生的女兒孫豔,也走上了演藝之路。

領路人,正是孫俪。

不僅如此。

孫俪成名後,帶着媽媽和妹妹孫豔,一起出門旅遊。

熟人指着孫豔問孫媽媽:“這是誰呀?”

孫俪的媽媽哈哈大笑:“哎呦,這事兒有點複雜,我一時半會兒還解釋不好。”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她們給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行文至此,我們不難看到:

豁達的媽媽,道歉的爸爸,負責的丈夫,是孫俪成為孫俪的原因。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一邊努力一邊修行的孫俪自己。

和張柏芝相比,孫俪不僅收獲了穩穩的愛情和幸福,而且在演藝之路上也創造了“演一部火一部”的佳績,讓喜歡她的人一次次尖叫喊出:

“娘娘威武!”

今天,我把孫俪和張柏芝放到一起,并非為了說明誰更好,誰更幸福:

好與壞,都是個人感受。

幸福與否,也不是以“離婚與否”為标準。

而是為了回答文章開頭,那個來信讀者的問題。

我希望今天,她一大早能看見這篇文,并從中讀出關于“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的3個真相——

Part.5

第一:

相比父母離異與否,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長中是否得到固定撫養人的滋養。

張柏芝最讓人心疼的地方,是她成長中,一直颠沛流離,一直動蕩不安,哪怕成年成名,也沒有得到父母任何一方的長久照顧和愛的滋養。

她活成了自己和弟弟們的媽媽,她小小的身軀背負太多重負。

直到現在,她雖然光鮮,但依然疲憊不堪。

她還活在“角色”裡,而沒有去做自己。

孫俪在父母離異後,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雖然有過艱辛和恨,但她心靈上是有歸屬的,那就是媽媽。

媽媽用溫柔和深情,給了她富足的愛。

她雖然也一直和自己較勁,但她因為得到過愛和被愛,也和親密的人有深刻的連接配接,是以她有着極其強大的共情,也有柔軟的慈悲。

加上,孫俪特别注重修行,她心有沉香,不畏沉浮,越走越從容,越走路越寬。

第二:

好的伴侶,能夠治愈原生家庭,但我們首先要修行自己。

張柏芝和謝霆鋒,都生活在動蕩的家庭關系裡,都缺乏安全感。

他們結婚後,一個總活在“媽媽”角色裡,一個總是想當“叛逆的少年”,最終分道揚镳。

鄧超和孫俪結合後,孫俪身上的自律和嚴謹,與鄧超身上的放松和搞怪,看似也非常沖突。

但反而在沖突中,形成了一種奇特的互補。

加上,孫俪特别善于觀察,善于檢討,善于調試自己的心,特别愛學習。

而鄧超因為童年得到過足夠的愛,也願意放低自己的姿态,給孫俪關注和包容——這從倆人的微網誌互動上能窺見一斑。

他們互相治愈,彼此陪伴,為一雙女兒做好了榜樣。

好的伴侶,能加速治愈原生家庭。

前提是,我們洞見了自己的脆弱和暗傷,走在修行的路上,不斷調試自己的心,這樣新的親密關系,才能覆寫舊的創傷關系,我們才在嶄新的關系裡被治愈。

第三:

父母關系,影響我們的婚姻,但決定不了我們最終的命運。

不管是張柏芝還是孫俪,都用疼痛的成長告訴我們:

父母婚姻不幸的孩子,在成長中注定要比父母幸福的孩子,吃得苦多。

因為你沒有見過親密關系的模闆,是以在步入婚戀關系中,很容易産生無力感,也不太懂得和人建立良性長久的互動。

但是,如果你走上學習愛和被愛的修行之路,給自己和愛的人時間去成長,有智慧,有方法,願付出,願改變,終将會習得平和溫柔。

尤其是,有了孩子後。

每個孩子,都是擺渡父母脫離原生家庭之苦的天使。

孩子會引領我們,在成長中重複創傷,洞見創傷,走出創傷,治愈創傷。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是離婚的張柏芝,還是修行的孫俪,都是好樣的:

她們通過撫育和成長,讓孩子踩着她們的肩頭,看見了愛和負責的模樣。

從此後,少年不再悲傷,陽光照亮心房,幸福正在來路上。

願來信的姑娘,和更多内心有傷的人,能從這篇文字裡得到愛和治愈。

謝謝你們閱讀到最後。

本文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