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雙槍李向陽

雙槍李向陽作為一個虛拟人物,現在已經被長大的小夥伴們帶成了一代網紅,經常在網絡中出現,已經成為一種符号。抗日名将包森就是真實版的李向陽,包森原名趙寶森,陝西蒲城縣人,一生很是傳奇。

第一件值得稱道的就是智擒日本天皇表弟赤本三尼,充滿戲劇性。1939年初,赤本三尼坐鎮河北遵化,大規模掃蕩冀東根據地。包森的部下王振錫被日軍捕獲,赤本也是腦子抽筋,以為八路軍消滅的差不多了,帶了一個翻譯就讓王振錫帶他去找包森,想當面勸降。正是四月,包森派七名戰士到遵化東北的孟子院村附近偵察,七個人扮成農民在壩台上打土坯,發現走來三個人,一眼就認出最前面的王振錫。鬼子也不知道是八路軍戰士,王振西就小聲提醒後面是鬼子和翻譯,衆人不露聲色。等鬼子和翻譯走到壩台下,戰士們突然縱身躍下,槍口頂住兩人腰眼,一聲不許動鬼子和翻譯就成了俘虜。戰士們從翻譯口中知道居然活捉了一條大魚,日本唐山特務機關長和憲兵大佐赤木三尼,據說是天皇表弟。這情節絕對夠八集電視劇了,特神奇。

赤木被俘後,東亞文化圈熏陶的日軍自然大為震動。日軍出動大批兵力解救,同時張貼布告,懸賞征集線索,同時派人給八路軍送信,要求面呈“包長官”,包森瞬間被日軍更新為大人物了,信中說願意用五十挺機槍、數十箱子彈換回赤木。包森看完信笑道放人就倆條件,一是滾出中國,二是投降。後來翻譯放走了,赤木卻在日軍追擊中被戰士一斧頭砍死了。根據日本戰争資料館記載,赤木實際叫池本信次郎,确實是日本軍官,但天皇表弟隻是翻譯為了活命擡高身份說的,至于池本隻身勸降後來被砍死确實是這個人平常就過于狂妄自大。也是39年秋天包森被任命為冀東軍分區副司令。

1991年2月,盤山紀念館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一進門就表明自己是日本人,白草窪戰鬥的幸存者,特來拜谒包森。還特地租了一個花圈,親手寫了挽聯:“驚弓之鳥漏網之魚,不死之人拜谒包森。"署名:冢月正南。1940年7月28日,包森在白草窪設伏,圍殲常勝軍武島騎兵隊,除了一個戰前回城報信的和一個受傷裝死的,全殲該軍,冢月正南就是漏網之魚。

不得不提的是果河沿大捷,以少勝多的經典。42年1月,包森得知駐玉田治安軍将進燕山口掃蕩,便率部急行軍,以三個連兵力在果河北岸正面牽制,以四個連兵力兵分兩路連夜渡河迂回到敵後,形成包圍之勢。拂曉打動,戰争打響,當即殲滅兩百餘人,另有三百餘人逃入山上的憋姑寺,據險待援。13團3英1連久攻不下,包森來到陣地裝作無意問起營長耿玉輝"老耿,你多大年紀了?”“40啦".包森長歎”确實老了,不行了“耿玉輝最受不得激将,氣的甩掉棉坎肩,瞪着眼睛,拔出手槍,自己帶頭沖鋒,全營戰士一起跟上,日軍迅速舉了白旗。果河沿大捷,八路軍傷亡僅三十餘人,俘虜日軍八百餘人。

這隻是包森将軍一生傳奇中小小的兩篇,是以神人可能是個例,但抗日神劇中有些情節也許是真的喲,有勇猛無敵的抗日隊長,有狂妄自大的日本軍官,有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可惜的是包森将軍沒堅持到抗戰勝利。1942年2月17日,也是在遵化與日軍遭遇,被日寇放了冷槍,胸部中彈,時年31歲。作為冀東軍分區副司令戰死,為河北抗日如昙花般絢爛,日軍也是大為宣傳,報道中去掉了平常的詛咒,專門做了”包森司令長官戰死“的鄭重報道,中日恢複建交後日本也不時有老兵過來石家莊烈士陵園拜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