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頂流,明天可能就會被娛樂圈邊緣化。盡管光鮮亮麗,但不穩定、壓力大,明星這份職業也并不好做。如果能進入體制内,不光代表着明星有了“鐵飯碗”,更重要的也是對其業務能力和水準的認可。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阿曼
· · ·
2021年12月底,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官方公衆号釋出了這樣一條消息:何利山、靳東任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

▲靳東 圖檔來源:微信公衆号 中國煤礦文工團
消息一公布,馬上引發了熱議:外形高大帥氣、氣質成熟穩重,關鍵是人家還有編制!
好家夥,哪個媽媽看到“有編制”這仨字,眼睛不得亮一下。
不過話說回來,在如今的娛樂圈,明星有編制似乎也不是件稀罕事兒。
1.
/ 愛豆考編的不止鹿晗 /
早在2017年,SNH48成員陳逸菲考入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的新聞登上熱搜,大家驚歎她可以同時兼顧藝人繁忙的工作與考編時,她也給網友們科普了一個冷知識:考上公務員、部隊文職、研究所學生是不用賠付公司的違約金。
南韓組合NCT成員董思成自2016年出道後就一直不溫不火,2019年又成為威神V組合成員再次出道,主攻國内偶像市場。2020年因為疫情,威神V在國内的工作幾乎為0,董思成的工作也陷入停擺,就在粉絲好奇他回國後都在幹嘛時,一個他正在考編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開來。
▲董思成 圖檔來源:微網誌@威神V_董思成_WINWIN
9月也有消息傳,鹿晗連續三年都在考編,不過貌似不是很順利。相比起來,他女朋友關曉彤就強太多了。
▲圖檔來源:抖音截圖
12月25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官微釋出了一條#中國國家話劇院建立80周年# 的慶賀視訊,青年演員關曉彤也出現在視訊當中,關曉彤也在之後證明剛加入中國國家話劇院。
而在此之前的2020年9月,一則《中國煤礦文工團2020年公開招聘拟聘用人員公示》中,一位大學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劉源”備受關注。而劉源正是演員劉昊然的本名。
後來,劉昊然也在多個場合做自我介紹時說,“我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劉昊然”。
但實際上,與劉昊然屬于一個機關的,還有演過《錦繡未央》《幕後之王》《克拉戀人》等的羅晉,演過《走西口》《闖廣東2》《穆桂英挂帥》的苗圃。最讓人意外的是,作為趙本山曾經的黃金搭檔,靠“腦袋大脖子粗,不是老闆就是夥夫”的喜劇形象深入人心的範偉。
除了他們之外,娛樂圈裡還有不少明星握着編制的“鐵飯碗”。
比如,憑借《僞裝者》裡于曼麗一角走入大家視野的宋轶、在《甄嬛傳》中飾演槿汐姑姑的孫茜,都是北京人藝的演員之一。同劇組的“浣碧”藍盈瑩,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人藝,後來在她宣布離開人藝時,也有不少網友替她惋惜。
上戲畢業的鄭恺、郭京飛以及陳赫,都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演員。
郭京飛在開始自己的影視事業之前,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台柱子。他在一檔采訪節目中說過,他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每次演出都是男主角,從沒跑過龍套,人送外号“話劇小王子”。
活躍在内娛圈裡年輕演員紛紛向往體制内,老演員就更不用說了。上個世紀入行的演員們,大多都是有編制、有正式機關的文藝工作者。
我們熟知的演員濮存昕、宋丹丹、徐帆、馮遠征、胡軍都是北京人藝的演員。
張國立是中國鐵路文工團,“葛大爺”葛優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的。
章子怡、李冰冰、劉烨、鄧超、段奕宏、郝蕾,都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正式演員。
那麼文工團、劇院都是什麼地方,明星為啥都想進?
2.
/ 文工團、北京人藝的前世今生 /
先來說說文工團。
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文工團算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但是把時間軸往回撥幾十年,文工團承載着一代人的回憶。
比如文工團在大院子弟姜文眼裡,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圖檔來源:豆瓣
比如高幹子弟和文工團小花的愛情故事,那就是《幸福像花兒一樣》。
▲《幸福像花兒一樣》,圖檔來源:豆瓣
再比如文工團出身的馮小剛将自己的青春取名《芳華》。而這部電影也被不少人看做是馮小剛獻給自己和那代人的青春。
▲《芳華》 圖檔來源:豆瓣
這些都是文藝作品裡的文工團,大多都是以軍隊文工團為背景。
軍隊文工團最初始于抗戰時期的宣傳隊或者“劇社”,成員都是文藝戰士。
文藝戰士一般不沖在戰争前線,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編排劇目、街頭演講、唱歌跳舞、攝影出報,既能通過這種演出形式慰問一線部隊,也能在群衆當中開展政治宣傳活動。
劉昊然考的中國煤礦文工團和軍隊文工團性質類似。1947年誕生在東北礦區,慰問對象從軍人變成了煤礦裡的勞動勞工。
中國煤礦文工團曾隸屬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是以有時我們看到的中國安全生産藝術團也是它。
再來說說劇院。
我國的大部分劇院大多成立在建國後,代表着國内話劇表演的最高水準,可以算作國内話劇表演團體的天花闆級别。
舉倆例子。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風格自成一派,業内将這種表演風格命名為:北京人藝演劇學派。
門外漢的我們可能不太懂,但是在人藝的官網上有這麼一句話來解釋這種風格:“将現實主義與民族化、體驗與展現相融合,再現戲劇美學。”
我們常說的國産話劇代表《茶館》《駱駝祥子》《雷雨》都是由北京人藝的演員表演的。
▲話劇《茶館》,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國家話劇院,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青年藝術劇院,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多次整合重組後,最終在2001年正式組建中國國家話劇院。
國話的藝術風格比較多變,實驗色彩更加鮮明。既有《四世同堂》《活着》這種具有濃厚時代背景的話劇,也有《空中花園謀殺案》《戀愛的犀牛》等較為前衛的先鋒話劇。
▲話劇《戀愛的犀牛》,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或者用再簡單的一句話來形容他們,那就是,文工團、劇團都屬于國家級藝術團體,體制内、有編制。
既然是編制,那競争也是非常的大。像文工團、劇院劇團每次招聘時也僅有幾個名額,除了明星,還有大批藝術院校畢業的優秀畢業生也同樣在考,是以難度不亞于考公。
藍盈瑩曾經在一檔綜藝裡分享過考北京人藝的經曆:“要考聲台形表,還要過五關斬六将。”盡管她沒有具體講解考試難度,但從藍盈瑩最後那句“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絕對比藝考要難。”看出,讓能演能唱的藍盈瑩發出這種感慨,北京人藝的考試絕不簡單。
2021年,中國煤礦文工團共有三次公開招聘,分别面向社會、高校畢業生招聘17人。
以2021年7月2日釋出的《中國煤礦文工團2021年公開招聘從業人員公告》為例,公告中招聘包括聲樂演員、話劇演員、相聲演員等6個崗位共8人。應聘者需要經過初試、複試、三試,總分在255分以上才能考上。
此外,公告中明确标注了“同一崗位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該崗位招聘人數的比例應達到5:1方可開考”,也就是說,這次招聘至少要有40個人通過了資格審查,更别提崗位的實際報名人數會有多少了。
如果鹿晗考的編制是以上類型的話,連考三年也不意外。
不過一旦進入體制内,明星們可就不單單隻是明星,他們身在娛樂圈,更像是在文藝界。
文藝界,單是看這仨字就比娛樂圈少了點紙醉金迷,多了幾分藝術家的高雅氣息。
3.
/ 明星為啥都考編?/
提到文藝界二字,我們想到的大部分都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又或者是稍微年輕一點但演技過硬的藝人。
而現如今,娛樂圈藝人層出不窮,在資本的推動下,内娛更多了些名利場的味道。
今天是頂流,明天可能就會被娛樂圈邊緣化。盡管光鮮亮麗,但不穩定、壓力大,明星這份職業也并不好做。
當代年輕人在職場經曆過“996”、“内卷”等壓力後,不少人想要考編考公尋求穩定。去年10月有網友發現2022年國考招錄職位表中,西藏阿裡地區的一個郵政管理局報名人數近5000人,而該職位僅招1人。
在這種大環境下,明星們也不例外。進入文工團、劇院劇團,則是最佳選擇。
如果能進入這些團體,不光代表着明星有了“鐵飯碗”,更重要的也是對其業務能力和水準的認可。
在觀衆眼中曾有這麼一個共識:那就是話劇演員的演技遠高于影視劇演員。
盡管話劇和影視劇是兩種藝術呈現形式,演員的培養過程也完全不同,并沒有可比性。但很多從話劇演員轉型為影視劇演員的藝人們也向觀衆證明了,在台詞功底、情緒表達等方面,話劇演員的确略勝一籌。
這也是很多影視劇演員為什麼會在被網友诟病演技差、台詞不好時選擇去演話劇“鍍金”。
不過相對于“日薪一爽”、高曝光度的影視演員,話劇演員的片酬通常不高,并且也鮮為人知。
有媒體曾經報道,被譽為“中國當代話劇活曆史”的國話老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雷恪生演一場《老舍五則》,也隻有1000元/場的薪酬。而他在接受一檔節目的采訪時說過,話劇演員的收入和影視劇演員的收入沒有可比性。
“演話劇既沒名又沒利益,完全是賠本賺吆喝。”
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很多藝人選擇進入體制内。不過這對他們來說也并不影響演藝工作,體制内的工作更像是對其本身業務能力的一種認可。
進入體制内,自然就會評職稱。
開頭我們提到的新上任的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靳東,2020年就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作為藝術專業裡的最高職稱,“一級演員”并不是随便誰都能擔得起這個名号。
“X級演員”是國内文藝界特有的技術職稱,凡是被評為“X級演員”都是國家對其業務能力的肯定、或者在文藝事業中作出一定貢獻,而這個職稱隻有進入體制内機關,才有機會去獲得。
和所有體制内機關評職稱一樣,明星評級也要看從業年限、獲獎情況等各個方面,然後一級一級往上評。
這也意味着,考入體制内的藝人們在未來也有機會參與評級,成為被認可的文藝工作者、藝術家。
“藝術家”“文藝工作者”,這種title總歸是差別于那些靠流量的明星。
随着越來越多的藝人選擇考編,走向體制内,或許,在未來,我們讨論藝人不再是以“頂流”“偶像”“明星”“藝人”等身份來區分,僅僅是以體制内明星或體制外明星來區分。
如此看來,連你愛豆都在努力進體制内,宇宙的盡頭,果然是考編。
是以你媽催你考編,可能還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