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項羽,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人,楚國名将項燕的孫子,項羽從小就力大無窮,并且在年幼時,看到秦始皇到

會稽遊玩時說:“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而被項梁另眼相看,後随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死後,項羽帶領大軍于巨鹿之戰中擊破章邯,王離上司的秦軍主力,在秦朝滅亡之後稱西楚霸王。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可惜就是這麼一個厲害的人物,最後卻在楚漢之争中兵敗自刎,成為人們口中的悲劇英雄,讓無數人惋惜不已,甚至到了宋代,李清照還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詩,可見項羽在後人的心中人氣有多高,是以假如,在當初與劉邦之間的楚漢之争中,項羽赢了,那麼曆史将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在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後,當時有無數人都扛起了反秦的大旗,其中楚國貴族項梁,項羽在吳縣起義,劉邦在沛縣起義,當所有參與起義的各路諸侯中,項梁和項羽所統領的江東子弟實力無疑是最強的,而劉邦在反秦前隻是秦朝泗水亭長,兵力不能和項羽比不說,身世和号召力也差距很大,是以在反秦大潮中,劉邦的能力實力隻能說很一般。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不僅如此,在項梁戰死之後,項羽所統領的項梁舊部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沒有嘗到過敗績,可是在公元前二零六年,項羽北上剿滅秦朝名将章邯所率領的秦軍主力時,劉邦卻在楚義帝的授意下西進關中,攻破秦都鹹陽,徹底宣告秦朝滅亡。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可是對于這樣的結果,項羽是非常不服氣的,畢竟在這場滅秦的戰争中,項羽多次出生入死,身邊的弟兄們也死傷無數,而劉邦做了什麼,在劉邦入關中的路上,不少城池都不戰而降,這是項羽數次屠城所造成的的結果,并且在巨鹿一戰後坑殺40萬秦兵,守城主将都知道大秦氣數已盡,而順應天意,所謂的最後一擊,不過是因為劉邦走了一條平坦的康莊大道,甚至說是狐假虎威也不為過,若論滅秦,項羽功勳十占其九。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于是項羽直接架空了楚義帝,自己來分封天下的諸侯,他将彭城定位楚國都城,自立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以及巴蜀一代,之後的曆史就是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楚漢相争了,同時這也是項羽一生中唯一一次敗績,讓不少人都十分遺憾,那麼,設想一下,如果當初劉邦敗給了項羽,曆史的走向會怎麼樣呢?小黎覺得将會帶來這3大變化。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首先族親名稱會改變,這一點還是非常容易了解的,比如說我們現在自稱為漢族漢人,這跟劉邦建立的漢朝有很大關系,而劉邦的漢朝也是因為項羽封他當了漢王,如果項羽沒有失敗,漢朝也就不會建立,是以我們也不會自稱為漢族漢人了。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第二點就是分封制的延續,這一點從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之後就可以看出,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分封制就沒有了,而是吸納了六國的行政區劃文化,推行郡縣制,這樣可以友善秦始皇對地方的管理,可是項羽在秦朝滅亡之後,天下直接被項羽分給了十八路諸侯。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最後一點就是戰國的局面有很大可能再次出現,這是因為項羽的分封和周天子不同,周天子所分封的諸侯有很多都是自己的直系親屬,是以對周天子的認同感會更強,可是項羽分封的諸侯大多數都是自己身邊的有功之臣,這些人可能會畏懼項羽的實力,但是在離開項羽之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權力之後,自然也不再會聽項羽的指令。

人人都說劉邦不道地,那麼如果在楚漢之争中赢得是項羽,會怎樣呢

畢竟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在享受到了至高無比的權力之後,項羽如果再指令他們做什麼事情,這些諸侯王的心裡自然會産生不滿,甚至有些諸侯王可能會為了享受更多的權力而開始走而挺險,攻打其他諸侯王,這樣一來,這天下自然又會回到戰亂當中,那麼,你們覺得如果項羽在楚漢之争中打赢了劉邦會對曆史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