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西安共享廚房見證的溫暖瞬間讓人淚目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

“你是誰?是誰?”

“我是,我是中國人。”

許凱與一位前來表達感謝帶着錢的患者家屬對話,感動了很多人。

2021年12月27日,“德善愛心共享廚房”的發起人許凱,開始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到1月12日,已經有17天了,在這期間,發生在許凱身邊溫暖的事情不計其數,按照許凱的話說:“每一天,都有讓我感動的事兒發生。”許凱向健康時報記者分享了在抗疫過程中,最讓他感動的三個時刻。

各地210輛救護車彙聚西安,

他們是自願報名來的

“各地210輛救護車彙聚西安震撼了我。在西安疫情剛開始時,我看到街道上有很多來自黑龍江、廣東、雲南、甘肅、山西、河南、湖南等各地的救護車。”這210輛救護車的醫護人員,後來就成為許凱愛心餐配送點之一。

這些西安共享廚房見證的溫暖瞬間讓人淚目

各地救護車彙聚西安,受訪者供圖

“他們是報自願名來的,說這都是應該做的,團結的力量最讓我感動。”許凱告訴記者,他們可以選擇不用來,有的從兩千多公裡的東北開過來,這是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到了“一個地方遇到困難,需要幫助,全國人民都來幫忙”這句話。

後來許凱才知道,各地的救護車,不止這210輛,還有更多的救護車分布在其他地方,而眼前的210輛隻是自己送愛心餐之一。這210輛救護車主要是運輸核酸樣本,居民核酸做完後,他們統一拉到實驗室。

“我們把愛心餐做好後,就去找這部分人,他們每輛車位置不一樣,我們就去各個位置送,西安的冬天很冷,我們想讓他們吃上有菜、有面、有肉、有湯的熱乎飯。”

各個年齡段志願者:幹這事我們開心

“有志願者和我說,我幹這些事兒比上班還帶勁兒。”許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志願者每天不到七點就起床,晚上也忙到很晚,做愛心餐的志願者,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院子打掃消毒。後廚的志願者,他們每天要做1500份飯,切菜、洗菜、炒菜,整個下來要忙一整天。

這些西安共享廚房見證的溫暖瞬間讓人淚目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的留言牆,受訪者供圖

“很多志願者開着自己的車,白天做志願服務,晚上在車上睡覺,他們不拿一分錢,十幾天來一直如此,卻願意承受這份辛苦。”許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大家都很默契,這裡的志願者年齡小到20多歲,大到50多歲,每天做起事情來,就像是自己的任務。

各界愛心人士:我們是中國人,盡份兒力!

“大家知道我們在做愛心餐的時候,社會上的愛心人士紛紛為我們捐贈物資。”許凱的抖音賬号,每天會有無數條消息,很多人是來捐錢、捐物資的。

“愛心餐開始的前七天,大概每天需花費5000-7000元,這些都是許凱和其夥伴出的錢,從第八天開始,許凱就收到了各界捐贈的物資,包括菜、糧食、油。後來物資多了,再有人聯系捐贈,我們就不接受了,我們把多餘的物資轉送給别的需要的地方。”

“他們的舉動,讓我知道我國的每一位群衆,都在為西安送溫暖。”一直以來,很多人給許凱錢,但他沒有接受過,但許凱也向健康時報記者分享了一件事,這是他唯一一次拿的一筆錢。

這些西安共享廚房見證的溫暖瞬間讓人淚目

分發愛心餐,受訪者供圖

“1月8日,我正在前廳,看到一位大哥進來,把錢拍在桌子上就走,我瞬間反映過來後,就把他追過去。不能要他的錢,他邊跑,我邊追。”許凱告訴記者,“德善愛心共享廚房”陝西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南側,原本是為患者供餐的愛心貢獻廚房。

那位大哥孩子生病了,孩子一直服用藥物,屬于患者家屬,他背了個小箱子,這個箱子對他們來說是最貴的,每個月孩子吃藥都要花費5000元。他告訴我們:“我嘗試了各種辦法買不到東西,才前往這邊的愛心共享餐處來拿飯,我用錢是想表達我的謝意,我出來真買不到物資,我現在要去給孩子取藥了,我就想把錢捐了,你們把錢給需要的人,也可以買些物資,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最後,許凱邊追邊問:“你是誰?”

他回複:“我是中國人!”

也就是這句話,讓無數網友淚目。

這些西安共享廚房見證的溫暖瞬間讓人淚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