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人們最怕的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擁有一個富裕的生活,而是能不能保護自己的國家,不使自己成為一個亡國奴。

在古代,伴随着朝代更疊的還有生活在那個朝代的人民的心态的變化和統治階級統治措施的變化,而這主要是針對前朝普通老百姓和前朝遺留下的被現任統治者所欣賞的官員。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作為前朝的皇室成員,他們并沒有像百姓和官員那樣有選擇的權利,面對他們的結局大多數是死亡或者流放。

那麼作為年輕的女性成員也就是公主會有怎樣的結局呢?公主們雖然不會去被流放,但是她們大多會被新的皇帝納入後宮,或者被貶為奴隸和娼妓。

隋朝滅亡後的公主,卻有不同的命運。

隋朝最後一位帝王是隋炀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所生的皇子。

其在位期間,雖然疏浚修複隋朝大運河并遷都洛陽,算是為國家發展做過貢獻,但是頻繁發動戰争,并且濫用民力,驕奢淫逸,最終爆發農民起義,導緻天下大亂。

在大業十四年,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弑,随後隋朝滅亡,因其過大與功被後世認為是一名暴君。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那麼在隋炀帝被殺,隋朝滅亡之後,隋炀帝留下的皇子也都被殺,兩位年輕貌美公主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慈佑菩薩”——南陽公主

南陽公主是楊廣的長女,其生母為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與楊廣合葬的蕭皇後,南陽公主容貌嬌美、儀态大方、知書達理,通曉音律,又因其是長女深受楊廣喜愛。

在南陽公主到了出嫁的年紀,作為父親的隋炀帝必定會為自己十分寵愛的長女選擇鐘鳴鼎沸之家之子來作為公主的丈夫。

在開皇十年,隋炀帝選擇了當時備受炀帝信任,被封為許國公的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後來他們育有一子名叫宇文禅師。

南陽公主雖然貴為公主但是在出嫁之後并沒有以公主的身份自居,她自知自己雖然是公主,但也是兒媳,以仁孝、賢良備受稱贊。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在宇文述病重時,親自負責并照料作為公公的宇文述的飲食,在大業十四年,作為哥哥的宇文化及發動了震驚朝野的叛亂,并在叛亂中将南陽公主的生父隋炀帝殺害。

南陽公主也被叛軍帶到了聊城,在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殺死之後,其夫宇文士及抛妻棄子投奔唐朝。

古代在取代前朝之後,前朝的舊臣去見當朝新的侯王以此來決定自己是被留下還是被流放還是被殺。

當他們去見到窦建德時,南陽公主表現出作為一名皇室公主應有的氣度,面色鎮定自若,并向窦建德講述了她成為一名亡國公主所經曆的一切悲慘遭遇。

她從一個美貌動人的公主變成了一個淚水滿襟的悲慘婦女,窦建德也被她所講述的悲慘經曆和她在經曆這些時作為一個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的公主能夠擁有如此的堅強心态和過人的膽識而感到震撼,并對她異常尊敬。

在窦建德處理宇文化及的叛軍時,按照律法宇文家族應該當被誅九族,因其兒子宇文禅師也在其中,他派專人詢問南陽公主的意見後,最後将宇文禅師處死。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在兒子被處死後,南陽公主決定出家,常伴青燈古佛,在回長安的途中遇到自己的丈夫宇文士及,拒絕和他結為夫妻的要求,後來光緒帝封其為“慈佑菩薩”。

二榮華半生——楊妃

相較于隋炀帝長女南陽公主,楊妃是隋朝的另一位亡國公主,但她的命運在前半生似乎要比南陽公主好,但是她的結局卻是十分悲慘的。

楊妃作為唐太宗李世民“後宮四妃”之一而被人所知。

随着宇文化及殺死隋炀帝,隋朝覆滅後,作為新的統治者的唐高祖李淵需要決定前朝的皇族成員的去留。

作為公主的楊妃就來到長安接受安排,由于她容貌甚好,更為重要的是李世民的生母和楊妃的生母為姐妹。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她和李世民是表親,這對于剛建立的唐朝來說,這種帶有前朝血緣的婚姻關系更有利于鞏固統治,于是她被李淵指派給被封為秦王的李世民并成為其女眷。

在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曆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他成功登基稱帝,那麼楊妃就被正式封妃,是僅次于皇後位分的“四夫人”之一。

李世民十分寵愛這位前朝公主楊妃,并與其生育兩個皇子取名李恪和李愔。

當時都說“母憑子貴、子憑母貴”,而這兩位皇子也并沒有給他們的母親丢臉,李恪文武雙全,和少年時的太宗十分相像,以至于李世民對這個兒子寵愛有加。

但皇帝過度的寵愛多半會招來殺生之禍,加上李恪不懂得收斂鋒芒,當時手握朝廷重權的長孫無忌,作為長孫皇後的哥哥,為幫助太子能夠得到皇位,設計讓李恪陷入自己謀劃的政治鬥争中,最終李恪和其弟李愔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楊妃并沒有因為兩個兒子卷入政治鬥争而受到牽連,足見李世民對她的喜愛之情。

隋炀帝兩個女兒傾國傾城,隋亡後,一個常伴古佛一個嫁給了李世民

在失去兩個不僅已經成年而且還被封王的兒子後,楊妃抑郁而終,但是對于她的葬生之處并沒有詳細記載,作為李世民的寵妃能不能被葬入昭陵這是我們不得而知的。

曆史上,作為前朝皇室的遺族能夠像這兩位公主生活得如此輕松自在的是極為少見的,可以說幾乎沒有。

南陽公主在國破家亡之後選擇常伴青燈古佛旁,終日與佛經相伴,但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能夠自由、随心所欲地活下來。

而楊妃雖然沒有南陽公主那種所謂的自由之身,但是她得到了一位帝王的極度的寵愛,過着一個妃子所享受的養尊處優的生活,這不僅是令人羨慕,更是前所未有的前朝皇族的待遇。

但是作為女性和身為人母的她們,對她們最大的打擊莫過于她們的兒子都英年早逝,導緻她們白發人送黑發人,缺少了生活下去的信念和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