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滑雪場刮起“裝備熱”,從雪鏡到雪鞋一共要花多少錢?

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下,我國滑雪産業駛入快車道,滑雪裝備的消費也持續升溫,吸引衆多品牌加速布局。在國内外品牌“混戰”的競争格局中,國内品牌暫不敵國外品牌,這背後,國内滑雪裝備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差距是什麼,未來成長空間又在哪兒?

滑雪裝備消費熱

臨近2022年元旦,已在崇禮雪場待了一個多月的單闆滑雪“發燒友”白寬(化名),才舍得傳回北京。這已是白寬接觸滑雪的第八個雪季,今年他新入手了一塊nitro滑雪單闆,價格約4400元。

雖然白寬自稱為“非典型滑雪消費者”,但據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估算,白寬現有的一套滑雪裝備支出在2萬元以上。另外,白寬還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按照兩到三年更新一次裝備的頻率,每次更新裝備的支出在1.5萬元以上。即便這樣,在白寬看來,與真正的滑雪發燒友相比,自己在滑雪方面的投入根本就不算什麼。他認識的滑雪發燒友中,一個雪季就換好幾塊雪闆的人并不少。

滑雪場刮起“裝備熱”,從雪鏡到雪鞋一共要花多少錢?

遊客在滑雪場盡情體驗速度與激情。圖/IC PHOTO

除了白寬,剛入滑雪圈的楚鳳(化名)還是個新手,也在考慮入手裝備。藝恩釋出的《2021滑雪圈層研究》報告顯示,約有53.6%的使用者大機率會購買帶有滑雪元素的商品。京東平台資料顯示,去年雙十一滑雪品類自營訂單量同比增長23倍;天貓平台資料顯示,2021年雙十一,滑雪用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20%,女性滑雪服、親子滑雪産品暢銷。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在小紅書平台搜尋發現,網友關于滑雪裝備的筆記分享為3萬+篇,内容主要涉及新手小白和發燒友的滑雪裝備分享、單闆滑雪裝備攻略、滑雪服選購攻略等。

價格不菲,入門級裝備3000元起

從頭置辦到腳,滑雪愛好者一般需要滑雪服、速幹衣、滑雪襪、手套等服飾配件,雪鏡、頭盔、護具等安全裝備,雪闆、固定器、雪鞋等大件裝備。需要配置的裝備多,選擇也多。目前,市面上可以選擇的品牌有迪卡侬等低價位品牌,專業運動品牌始祖鳥、迪桑特等,專業的滑雪運動品牌phenix、rossugnol、burton、salomon、nitro、bogner,還有奢侈品大牌LV、Dior、Burberry,以及國産運動品牌乃至新銳品牌南恩、vector、goski等。

滑雪場刮起“裝備熱”,從雪鏡到雪鞋一共要花多少錢?

滑雪裝備售價。

從電商平台的價格來看,滑雪裝備中,速幹衣、滑雪襪、手套、護具等價格便宜一些,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從雪鏡、頭盔、雪服、雪闆開始,價格都是百元起,千元是正常價,上萬元的雪闆、雪服、雪鞋并不少見。burton天貓旗艦店顯示,成人滑雪衣的價格在1698元至6498元,成人雪闆的價格在3498元至6098元。但在淘寶平台上,burton的一款限量版雪闆挂出了近4萬元的售價,AK系列滑雪服售價近2萬元。白寬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近年burton的AK系列滑雪服火得一塌糊塗。據報道,一件原價3000元至4000元的粉色AK單闆滑雪服曾一度被炒至上萬元。

“大部分的體驗型滑雪者都是從租借裝備開始的,一般雪場套票裡都包含租賃裝備費用,但其實購買裝備已沒有想象中那麼貴”,白寬表示。雖說初學者能以相對低的價格從迪卡侬購全一套滑雪裝備,但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估算,在迪卡侬購置一套入門級裝備也需3000元起。白寬表示,迪卡侬确實便宜,但對于滑雪者而言,正常接觸滑雪後大都不會再選擇迪卡侬。

滑雪場刮起“裝備熱”,從雪鏡到雪鞋一共要花多少錢?

滑雪闆。圖/IC PHOTO

白寬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在滑雪領域,不同的玩法對應的裝備不一樣。在北京滑雪場使用的雪闆和在新疆“滑野雪”使用的雪闆有很大差別。此外,不同的雪闆和雪鞋、固定器也有所不同,彼此都要适配,如果更換的雪鞋與固定器不适配,還需再購置裝備。

國際專業滑雪運動品牌“湧入”

滑雪裝備的熱度帶動了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智研咨詢釋出的《2021-2027年中國滑雪裝備行業市場發展模式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的滑雪裝備行業市場規模為32.2億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增至12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25%。

在此背景下,許多新玩家紛紛入局。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我國滑雪相關的企業共有近6700家,2019年注冊量達936家,同比增長8%。2021年1-11月共新增1206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61%。天貓新生活研究發現,冰雪消費成為國貨新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2021年天貓上與滑雪相關的新品牌數量同比增長2倍,新品牌迅速崛起。其中,出身于代工廠的原創滑雪服品牌vector于2016年成立,近年來脫穎而出,一度與國産新銳滑雪品牌南恩擠入“十大Z世代喜愛冰雪品牌榜單”。背靠擁有16年滑雪曆史的冷山集團,goski則于去年11月推出了國潮單闆品牌goski originals。

安踏、李甯等運動品牌同樣沒錯過。除了上新滑雪系列産品,安踏還于2016年取得了迪桑特在中國(不包括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的經營權、2018年收購了亞瑪芬體育公司,該公司旗下擁有瑞典滑雪品牌peak performance。此外,三夫戶外、探路者、波司登也競相入局,波司登于2021年年底與德國滑雪品牌bogner簽署協定,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在國内引入并共同經營bogner等品牌。

與此同時,國外專注滑雪運動幾十年的品牌也紛紛湧入中國市場。2002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單闆滑雪運動品牌burton,随着中國滑雪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于2019年開始大力度投入,先後在北京、上海等開設門店。2019年11月,美國高端專業滑雪運動品牌spyder宣布進駐中國市場;2020年10月,挪威滑雪運動品牌helly hansen進駐中國市場;2021年11月至12月,德國高端滑雪品牌bogner、奧地利滑雪運動品牌head先後在北京落地首家直營門店。天貓資料顯示,目前已邀請超過50個國際品牌代理商、線下品牌入駐,并首發衆多新品。

此外,國際奢侈品大牌也瞄準中國滑雪市場。據天貓平台披露,2021年,包括普拉達等近100個時尚大牌在天貓奢品發售滑雪類運動裝備,包括服飾、頭盔、雪闆等。值得關注的是,資本市場也看到了這個藍海市場。2020年4月,高瓴資本與美國單闆滑雪品牌burton成立合資公司;2014年成立的奧雪文化,以自媒體起家推出“零夏”和“Nobaday”兩個滑雪品牌後,于2021年先後完成了兩筆融資。

在可持續時尚中國SFC發起人楊大筠看來,國外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冰雪市場,主要是看中了北京冬奧會這一重要的推廣平台。從全球的滑雪運動市場來看,中國的冰雪市場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這也是衆多國際品牌看重的一點。

國外品牌占據中高端産品消費層,新銳品牌還需時間技術等投入

目前,國内滑雪裝備消費市場正處于國内外品牌“混戰“中,在白寬看來,雖然滑雪圈内近年對國内品牌的讨論度與關注度增多,但中高端産品的選擇仍以國外品牌為主。

藝恩研究報告曾指出,我國滑雪市場以體驗型滑雪者為主,線上高銷量雪具品牌大部分為國産品牌,商品客單價适中,500元以内的商品銷量最好。這與消費者偏好線上購買基本滑雪配件、線下購買“硬核”裝備的習慣有關。但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vector天貓旗艦店中,滑雪服最高售價為1358元,雪鞋最高價為1069元,這一價位在burton同品類産品中隻是起步價。

國内消費者目前對于進口中高端滑雪裝備認可度高、需求大,或許也是國外品牌紛紛湧入中國市場的底氣。mob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滑雪行業白皮書》指出,中國滑雪裝備市場長期被國外品牌占據,國内品牌尚處于發展初期。我國滑雪裝備企業長期以來以貼牌代工、代理為主,存在生産環節利潤低、自身品牌發展受限等問題。

滑雪場刮起“裝備熱”,從雪鏡到雪鞋一共要花多少錢?

滑雪鞋。圖/IC PHOTO

白寬表示,滑雪裝備自主品牌是近兩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此前許多國内滑雪裝備企業都是跟随國外品牌的節奏賺點小錢。楊大筠認為,專業的滑雪裝備市場進入門檻高,例如滑雪服方面,國内許多企業對滑雪服的面料技術、防凍防寒技術掌握的優勢并不突出。白寬也指出,高昂的面料成本也成為許多國内滑雪裝備企業進入中高端市場的束縛條件之一。“高端層面的産品,做一次不成功,企業可能就直接倒閉了,但從低端做起,試兩三年都錯了,可能第四年就能起來。隻要能起來,企業就有生存壯大下去的可能。”

立足滑雪運動這一高端、小衆市場,楊大筠稱,并不看好國内專業滑雪運動品牌的發展。滑雪是戶外運動的一個小衆分支,專業做戶外運動的企業發展都不會很好,如the north face、哥倫比亞等國際知名戶外運動品牌,實際上也在走日常生活或戶外活動路線,而不是專業裝備路線。許多在國外誕生且發展較好的戶外運動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為了生存也在拓展城市運動領域。此外,滑雪裝備市場的小衆、專業、高端特點,要求做這個市場需要有耐心、技術和持久力,短時間爆發并在市場中擷取巨大的收益不太現實,除非做生活運動或非專業運動産品,該方向也是楊大筠看好的國内專業滑雪裝備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

楊大筠也指出,受北京冬奧會等推動,國内喜歡滑雪等專業運動的群體越來越多,尤其是随着年輕滑雪群體的崛起,未來十年,該群體将發展壯大,滑雪正在由小衆潮流變成大衆流行,這将是任何品牌不可忽視的市場。

作為滑雪發燒友,白寬較為看好國内新銳滑雪裝備品牌。他認為,國内新銳滑雪裝備品牌才剛開始做,團隊、技術、生産線、分銷管道等都需要慢慢建立,品牌文化也需要慢慢沉澱,高端面料需要費用研發,這都需要時間。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李铮 校對 劉軍

圖檔 新京報記者 倪萍 制圖、IC PHO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