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劉備和劉邦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英雄,秦朝末年的時候,天下唯一能夠和劉邦一決雌雄的就是被稱為霸王的項羽。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而在東漢末年,劉備也被當時天下實力最強的曹操認為是足以和他匹敵的英雄!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然後,兩人都占據了漢中地區,并且都希望以此為基地統一天下!

可是,兩人取得成績卻相差很大,劉邦以漢中為基地,打敗項羽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2個大一統王朝漢王朝。

劉備就差了不少,占據了漢中之後,劉備不僅沒有将勝利成果擴大,反而失去了荊州,并且在夷陵之戰中元氣大傷,從此統一天下成了劉備以及他的繼任者永遠無法完成的目标。

兩個人不同的結果,根本原因是劉備雖然能力很強,他手下也有不少能人,可是還是不能和劉邦的團隊相比,劉備團隊頂多算是低配版的劉邦團隊,不僅低配,而且配備的還不全,确切的說,缺少一位運籌帷幄之人。

劉邦能夠統一天下,少不了三個人的貢獻,他們是劉邦團隊核心中的核心,少一個都不能成功。

他們仨就是被稱為漢初三傑的蕭何、韓信和張良。

蕭何的作用是幫助劉邦打理大後方,穩定民心,籌集糧草,征召和訓練部隊,然後把糧草和部隊源源不斷地運到前線,讓劉邦軍隊能夠一直保持戰鬥力,并且劉邦也不需要有後顧之憂,擔心大後方出現動亂。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韓信的任務是出函谷關向北打,占領魏國、趙國、燕國齊國舊地,等他将黃河以北歸于劉邦的統治之下後,再和劉邦的軍隊兵合一處,對項羽發起總攻,将項羽打敗。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張良的作用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計劃。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和劉邦的團隊相比,劉備的團隊核心就沒有這麼全的人員配置了。

劉邦手下的諸葛亮角色就是蕭何,負責穩定大後方,訓練軍隊,募集糧草,這在漢中之戰的時候就有展現。有諸葛亮在大後方坐鎮,劉備就能率領軍隊踏踏實實在前線和曹操争奪漢中。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關羽的作用就是韓信,當初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荊州地區應該有一員上将軍來鎮守,然後找機會北上攻打曹操,配合劉備奪取關中地區。當然,關羽的能力肯定是要比韓信差一些,不過,他在北伐的時候使出了水淹七軍的計策,打的曹操都想遷都了。是以,能力上也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劉備手底下唯一缺少的就是張良這樣的人才,雖然諸葛亮、法正等人的計謀在當時也是一等一,可遠遠不夠。

例如,早在漢中之戰的時候,東吳就已經派兵試圖奪取荊州了,并且連下三郡搞得劉備非常被動。但是劉備和他的團隊并沒有意識到東吳的威脅,以至于後來在關羽北伐的時候被偷襲,把荊州給丢掉了。

除了失掉荊州之外,劉備和關羽在對曹軍作戰的時候也缺少配合,關羽北伐已經是漢中之戰結束之後,是以曹操始終能夠集中精力對抗其中的一方。

而關羽在北伐的最關鍵時期,劉備的主力軍隊還在四川地區休養生息,也沒有在戰略上對關羽進行配合。

其實,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當時劉備身邊要是有一個張良那樣的人,就能建議劉備派出張飛、黃忠其中任意一人率領一支剛剛結束漢中之戰的精兵駐紮在荊州。一面休養生息,另一面威懾東吳,就能確定關羽的後方安枕無憂了。

為什麼劉邦占據漢中得天下,劉備卻以失敗告終?

然後,等曹操把主力軍隊調到襄樊一線對抗關羽的時候,劉備再率領人馬從漢中出發突襲關中,曹操根本來不及回援。關中各處将會在劉備大軍面前紛紛投降。再然後,派馬超的兒子馬承、堂弟馬岱前往西涼地區,依靠馬超家族在當地的勢力将那裡歸于劉備的統治之下。

那麼,擁有了西涼地區,四川地區,關中地區和荊州地區的劉備相當于擁有了天下的一半,再加上他當時在中原地區的号召力,已經擁有了擊敗曹操的能力。等曹操被擊敗,東吳也會不戰而降。

然後,大漢第三王朝成功建立。

是以,因為和劉邦相比,劉備缺少一個屬于自己的張良,結果就沒能夠複制劉邦的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