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人來說,年齡仿佛早已不是問題,不僅有忘年交,還有黃昏戀;但老一輩還是将年齡和輩分問題看得相當重要的。王近山的女兒王媛媛承襲了父業,也進入軍隊成為了新中國的一名女兵。
但由于之前王近山将王媛媛送給了戰友撫養,是以兩人的交流并不多。王近山在1973年去到王媛媛所在的安徽部隊看望她,本來相談甚歡的兩人卻因為王媛媛直呼了李德生的名字,王近山就突然的大發雷霆。

因為李德生是和王近山出生入死的戰友,二人也年紀相仿,是以不管怎麼說李德生都應該算是王媛媛的長輩。王媛媛這樣直呼李德生大名的行為在王近山看來十分不禮貌,而且也顯得沒家教,是以才對好久不見的女兒生氣。
王近山出生于1915年,是湖北人。當時的中國處于民國初期,雖然和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有了很大的差别;但閉關鎖國讓中國落後于世界的不止一星半點。是以在這樣的國家背景下,中國的窮苦人民還是很多的。
王近山就是窮苦農民家庭中出生的小孩,雖然在當時的中國貧困是常态,但這樣的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就是格外的堅強和有決心,畢竟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王近山才八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幹活賺錢,用于貼補家用了。隻要是當時年幼的王近山能幹的活,他都盡量去做;畢竟錢很難賺,能多賺一點,家中的負擔也會小一些。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久,直到七年後王近山做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
這個決定就是加入工農紅軍。紅軍部隊收的都是子弟兵,是以王近山加入到紅軍隊伍倒沒有受到什麼阻礙。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他們擅長和閃閃發光的一面,王近山的這一面完美展現在了他的軍旅生活中。
進入紅軍之後,王近山在日常的訓練中就有十分不俗的表現;再加上每一次真刀實槍上戰場時,王近山也是臨危不懼,一馬當先。是以王近山在紅軍中的職務也越來越大,從排長一直到後來的師長;可以說每一步都是他自己用實力拼來的。
王近山加入紅軍隊伍後時隔不長也正式加入了共産黨,在這裡,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未來該如何走。而上陣殺敵無疑又是王近山的拿手好戲,他在重要的多次戰争中都為共産黨方面打了很多有重大意義的勝仗。
多次的“反圍剿”活動都有王近山的身影,而且著名的紅軍長征、挺進大别山、上黨之戰、淮海、渡江等多次曆史事件都有王近山的大名在其中。就算中國已然安定,王近山也依舊秉持保衛國家領土完整和安全的信念走上了北韓的戰場。
北韓戰場的激烈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王近山甚至參加了炮火最為密集的上甘嶺戰役。也正是因為王近山身上的赫赫戰功,彰顯了他為新中國解放和成立作出的貢獻,他也在1955年的大授銜儀式中被授予了中将軍銜。
王近山的作戰風格是勇猛無比的,他的字典裡仿佛真的沒有退縮和害怕這幾個字,不管敵軍有什麼先進武器,也不管他們的兵力有多充足。王近山隻要上了戰場就會和敵人硬剛到底。
由于王近山的作戰風格特殊,是以随着他打的勝仗越來越多之後,更多的紅軍戰士也知道了這号人物。當時很多人不叫他王近山,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殺敵狀态近乎瘋狂,是以人們給他取了個綽号——王瘋子。
王近山在戰場上有多勇猛,對待自己的戰友就有多仗義;仗義到可以将自己的親生女兒送給戰友。這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會讓人大吃一驚的消息,或許是為了和自己“王瘋子”的綽号對應上,王近山确确實實這麼做了。
王近山有個戰友叫朱鐵民,他對王近山十分關心,就算兩人一起出任務朱鐵民也時刻心系王近山的安危。王近山也知道朱鐵民對自己很好,是以他就自作主張說将自己的孩子送給對方撫養。
當時王媛媛還沒有出生,是以這個孩子也不知道性别。不過這都是王近山一個人的想法,送孩子給戰友撫養沒有和妻子商量;對于母親來說,将孩子送出去肯定是十分困難的決定。是以沒有得到商議和尊重的王近山妻子也對他這樣的行為無法了解。
雖然這件事不是導緻王近山夫妻倆感情破裂的罪魁禍首,但至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了。王媛媛最後出生後還是被送給了朱鐵民撫養,雖然是朱鐵民将她撫養長大,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王媛媛也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王近山的基因,在長大後她選擇加入了女兵陣營,為新中國的軍隊建設添磚加瓦。王媛媛所在的部隊是第12軍,而她在軍中的職務是軍醫。王近山對于自己的這個女兒多有虧欠,畢竟自己自作主張替她決定了她的家庭。
但好在朱鐵民對王媛媛非常好,王媛媛也能夠了解自己的兩個父親之間的感情和承諾。是以王媛媛和王近山之間隻是稍微生疏了一點,但卻依舊有深厚的感情在的。是以1973年,王近山去到王媛媛部隊所在地看望她時,王媛媛也是十分開心的。
父女倆聊了一些家常,可能是沒在一起生活,是以共同話題并不是特别多。為了多聊一會兒天,王近山讓女兒簡單說說自己的工作情況;王媛媛也娓娓道來,隻不過她說到了李德生來自己醫院視察一事,而王媛媛直呼李德生的大名也讓王近山十分憤怒。
李德生從部隊的職務來看,他是王媛媛的頂級上司;從私人層面來看,李德生和王近山交情深厚,是出生入死的戰友,也是王媛媛的長輩。是以于公于私,王媛媛都不能直呼李德生的大名。
王媛媛本來對父親突然的發火摸不着頭腦,但聽過父親的解釋後覺得确實是自己的錯誤。王媛媛也及時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王近山悉心教導她不管在哪裡幹什麼,一定要講禮貌。
其實這就是一件小事,但成功的人往往是從細節出發的。如果王媛媛不是當着自己的父親直呼李德生的大名,而是其他的上司或外人,那王媛媛很有可能被外人非議;說她不懂禮貌,沒有家教。是以王近山的怒火也是有因可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