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名将被日軍重重包圍,突圍三次未獲成功,舉槍悲憤自盡

雲南簡稱滇,民國時期這裡的軍閥的部隊簡稱滇軍。估計很多人對滇軍不熟悉,其實滇軍在抗日戰争中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比如說有一位滇軍名将就在抗日戰争中壯烈殉國,而且他也是國軍犧牲的最進階别将領之一,他的名字叫唐淮源。

抗日名将被日軍重重包圍,突圍三次未獲成功,舉槍悲憤自盡

唐淮源出生于1886年,他是雲南江川人。唐淮源雖然幼時家庭條件不好,但是他并沒有放松自己的學業。13歲那年,唐淮源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學堂,在雲南陸軍講武學堂中唐淮源結交的都是各路進步青年,是以逐漸被革命思想影響,之後他加入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唐淮源結束了自己陸軍講武堂的學習,被安排到部隊中任排長。袁世凱稱帝之後唐淮源相繼參加了護國戰争與川滇戰争等戰役,因為受過系統化的軍事教育,而且作戰中有勇有謀,唐淮源逐漸成了滇軍的高等軍官,先後任連長、營長、旅長等職務。

抗日名将被日軍重重包圍,突圍三次未獲成功,舉槍悲憤自盡

1930年,唐淮源已經成為了副師長。中原大戰後唐淮源跟随蔣介石也頗受蔣介石重用,西安事變期間蔣介石帶領的将領中就有唐淮源,此時的唐淮源已經是第三軍的副軍長了。

西安事變爆發後,國民黨方面也做好了對抗日本人的準備。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唐淮源升任第三軍軍長,之後他奉命出滇,奔赴前線對抗日本侵略者。從1937年到1941年,這四年時間裡唐淮源一直遊走在河北、山西等地對抗日本侵略者。

1941年5月,日本發動了中條山戰役。唐淮源的第三軍被日軍鐵桶似的包圍在中條山,因為武器裝備不如日本人,而且又被日軍包圍,唐淮源的部隊損失慘重。被包圍後唐淮源想盡辦法突圍,他與幾個師長各自帶領一部分士兵突圍,但是每個人都沒有成功。

抗日名将被日軍重重包圍,突圍三次未獲成功,舉槍悲憤自盡

面臨日軍的重重包圍,唐淮源先後組織了三次突圍,無一成功,再聯想到自己沒能守住中條山,讓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中條山,唐淮源不禁悲從中來,選擇舉槍自盡,壯烈殉國。唐淮源将軍臨死前留下了一段遺囑,他在這段遺囑中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這段遺囑不僅展現了将軍高尚的民族氣節,而且還是日本侵華的見證。

唐淮源将軍是抗日戰争時期犧牲的進階将領之一,他是第三軍的軍長,犧牲時年僅55歲,他死後一年,國民政府把他追授為陸軍上将。2014年,唐淮源将軍成為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

抗日名将被日軍重重包圍,突圍三次未獲成功,舉槍悲憤自盡

縱觀将軍的一生,雖然成長于亂世,但是卻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事母至孝,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報效國家,這種可歌可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希望英雄的精神能夠永遠流傳,永垂不朽,我們也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我們的先輩用無數熱血換來的。

參考資料:

《雲南檔案》2015.4、《抗日戰争正面戰場·第一戰區中條山會戰要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