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範佛裡特是美國的一位名将,他參加過許多戰争,也取得過很多輝煌的戰績,在美國軍界的地位很高。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将,在北韓戰争期間卻犯下了極大的錯誤。面對着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範佛裡特天真地以為就像之前所有的戰争一樣,是以,在北韓戰争中,經驗主義讓範佛裡特吃了大虧。
在那場舉世聞名的戰争中,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發揮出了極高的主觀能動性,他們将地理條件應用到了極緻,即使面對強大的
“聯合國軍”
,也能與之周旋很久,再加上
範佛裡特
錯誤的戰術,最終我們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抗美援朝
這場戰争主要展現在坑道戰中,在開戰之前,範佛裡特曾嚣張地叫嚣:
“把硫磺島的經驗搬過來,我們就赢定了!”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抗美援朝戰争爆發之後,
志願軍戰士
們火速奔赴北韓作戰,面對着與國内截然不同的環境,志願軍戰士們還是顯得有些陌生,但是時間緊迫,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志願軍戰士們去适應環境了,是以,一入朝,志願軍戰士們就開始了艱難的戰争。
志願軍戰士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戰士,他們大都參加過許多戰争,是以對許多戰術也頗為熟悉,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志願軍戰士們采取了多種戰術,無論是大規模的運動戰,還是小規模的伏擊戰,志願軍戰士們都打得十分漂亮。
相較于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
有着很多的優勢,他們是來自各個國家的精銳部隊,都參加過不少戰争,且都擁有着很強的軍事實力。但是,這樣的部隊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一昧地信奉自己的火力優勢,不懂得總結經驗。
是以,在早期的抗美援朝戰争中,“聯合國軍”吃了很多虧。
1951年,由于戰事的變化,志願軍戰士們開始轉向陣地攻防戰,正是在這一時期,我軍的坑道站開始大放異彩。
坑道戰是一個專業名詞,意味着在熱兵器時代的防禦工事,說直白點也就是通過挖坑道等活動進行戰略防守。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坑道戰就開始被采取,但是彼時的美國遠離遠東戰場,最多也就是跟日本軍隊的對戰中面對過這樣的戰術。在那場硫磺島戰役中,面對着日本軍隊的坑道戰術,美國軍隊還是取下了勝利。是以,在抗美援朝時期,看到我軍也采用這種戰術,美軍以為跟當時打日本軍隊一樣就可以。
但是,彼時的志願軍戰士們已經将坑道戰更新了,将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坑道戰術最主要的是對敵人的炮火進行防禦,在這個基礎上,我軍将其發展為攻防兼備,不僅能夠保護自己,而且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内對敵人采取有效的打擊。但彼時的美國軍隊是不知道這一點的,這個戰術是我軍的機密,算得上一個關鍵的殺手锏。
也非庸才,
他畢業于著名的西點軍校
,這個學校相當于我們的黃埔軍校,從這個學校裡走出的著名戰将也是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
艾森豪威爾。
二戰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從二戰中汲取了不少的利益,加上自己國家的發展,二戰後的美國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十分強大的。
這樣的國家實力對于作為軍人來說的範佛裡特也是一個自信心的支撐,美國政府總會拿出大筆的錢财發展軍事實力,是以,範佛裡特十分得意于自己的部隊實力。
提起範佛裡特,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
“範佛裡特彈藥量”
,關于這個名詞,百度百科的解釋是這樣的
“機關時間内投入龐大的彈藥量進行密集轟炸,以達到對地方的毀滅性打擊效果。”
作為軍人來言,範佛裡特是瘋狂的,他勝負欲極強,而這一性格也在北韓戰争表現得淋漓盡緻,每當他的攻堅受阻的時候,範佛裡特總是會拿出更多的火力支援,瘋狂地對對方展開轟炸。
但是,範佛裡特這樣的瘋狂戰術,卻在志願軍面前受到了打擊。
是的,縱使美國如何強大,其軍事裝備如何先進,都吓不到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毛主席的一句話總結的十分精準
“美國鋼多氣少,我們鋼少氣多。”
,抗美援朝期間,美國軍隊的狂轟濫炸确實讓我軍吃了不少苦頭,對我們的軍隊造成了極大傷亡,但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未曾害怕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他們來北韓是為了保家衛國,他們的身後就是東北,他們的身後就是祖國。
如果說範佛裡特給我軍帶來了什麼好處,那便是讓我們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症”,在之後的許多年裡,我們的軍隊一直緻力于加強自己的實力。我們看到了火力不足帶來的危害,為了不讓帝國主義豺狼再來欺負我們,我們必須發展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
1951年8月,在與
彭老總
拉扯了一段時間之後,
李奇微
被調走,前來接任
的便是
。
範佛裡
特接手的時候,正是美軍拿我們沒有辦法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範佛裡特剛來便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那便是
,範佛裡特先後在上甘嶺等關鍵戰役中采取了這個戰術。在
上甘嶺戰役中
,
特為了奪取勝利,像極了一個賭桌上的賭徒,孤注一擲地投入着最多的火力,在戰後,
上甘嶺地區
的山地甚至被範佛裡特的火力削平了很多。
上甘嶺戰役
面對着範佛裡特的狂轟濫炸,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也曾一度被打得擡不起頭。美軍主要依靠的便是空中力量和後方的炮火,他們不間斷地發射着彈藥,将我軍的陣地炸的稀爛。
範佛裡特自信地以為,憑借着這樣的火力,縱然是能與美軍打得有來有回的志願軍部隊也抵抗不住。但是,範佛裡特最終卻失敗了,而
也成了一個笑話。
上甘嶺戰役的失敗讓範佛裡特徹底絕望,他不明白為什麼剛從戰争廢墟中走出來的中國軍隊能夠面對如此強悍的實力仍能取得勝利,後來,範佛裡特更是殺紅了眼,企圖對我軍采取更大規模的戰鬥,但是由于美國國内的問題,範佛裡特被調回了美國。
坑道戰術
打敗範佛裡特的這支軍隊便是志願軍第十五軍,他們采取的戰術便是坑道戰術。
在戰鬥前夕,我軍已經料到了美軍會采用大規模的轟炸,這是之前與美軍交手得到的經驗,于是,在戰鬥開始前,我們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在上甘嶺地區的幾個高地上,志願軍戰士們修建了反斜面設定。
反斜面在軍事術語中是指在山地攻防戰鬥中,背向敵方,面向我方的一處山坡面。這樣的反斜面坑道,完美地成為聯合國軍的炮火死角,直瞄炮火落到山前,而迫擊炮等曲射炮則容易打到反斜面的死角,而厚度達三十米的坑道即使削薄幾米也不礙事。
在當年的那場戰争中,範佛裡特不斷地指揮着後方的戰鬥機火速起飛,對上甘嶺地區進行轟炸,在美軍飛行員的目視範圍内,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焦土。
但是,這種看似猛烈的攻勢,對展開了坑道戰術的我軍來說其實傷害并不大,因為反斜面的設定,再加上坑道戰術,大量的轟炸對我軍造成的也隻是震傷。
在硫磺島戰役中,面對日本軍隊的坑道戰術,範佛裡特采取的就是狂轟濫炸,當年的勝利給了範佛裡特極大的信心,是以他才在上甘嶺戰役中這樣做。但是,彼時的坑道戰術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我軍主要采取的戰術是儲存有生力量,也就是說,在美國人進行轟炸的時候,不與美國人硬碰硬,就躲在坑道裡等待着美軍的轟炸結束。
待到美軍轟炸結束,步兵上來搜尋的時候,志願軍戰士們再傾巢而出,對美軍進行進攻。這樣一來,在美軍眼裡,突然冒出來的志願軍戰士們就如同神兵天降,他們都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輪轟炸後還有如此多的志願軍戰士。
就這樣,雙方一直打,陣地幾易其手。
随着時間的進展,美軍的攻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彼時的我軍已經犧牲了很多有生力量,但是後續力量一直沒有趕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儲存實力,後方指揮要求前線部隊立馬撤下來,但是彼時的志願軍戰士們已經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他們不願撤離,隻想戰鬥到最後一刻。
在此情況下,後方決定派出更多的支援力量,與此同時,前線的機關上司都扛起了槍,走上了戰場。據當時的十五軍軍長
秦基偉
回憶道,當年的
十分悲壯,前線的戰士們都打光了,為了守住陣地,很多後勤工作者都上了前線,甚至有很多女兵和娃娃也參與到了其中。
戰鬥一直地打,一直地打,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為了赢得勝利,“聯合國軍”甚至采取了十分歹毒的措施,那就是放毒。但是,即使是這樣卑劣的手段,也無法讓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屈服。
志願軍戰士們一直堅守在陣地上,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地倒下,但是沒有人害怕,每當有新的敵軍沖上來,志願軍戰士們總會從坑道裡爬出來,上前迎戰。子彈打完了就換白刃戰,大刀舉不起來了就抗炸藥包。在這樣英勇頑強的作戰下,美國軍隊漸漸的被打亂了節奏。
戰鬥打得有來有回,憑借着強大的火力支援,美軍漸漸的取得了大部分陣地。面對着陣地失守,志願軍們決心恢複陣地,待到志願軍戰士們完成新的集結,新的攻勢就展開了。
同年10月30日深夜開始,志願軍戰士們展開了反擊,在當晚,志願軍戰士們憑借着奇襲戰術,一夜之間就恢複了全部失守的陣地。看到志願軍戰士們重新殺了回來,“聯合國軍”也不甘示弱,他們也迅速組織反擊,雙友善展開了拉鋸戰。随着戰鬥的發展,我軍漸漸穩住了局面,夜間本就是我軍的主戰場,随後不久,我們穩住了陣地。
這是一場漫長的戰争,在這場戰争中,我們面對着強大的“聯合國軍”仍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給了全世界很大的震撼,西方政客都不願相信,強的美國竟然會輸給一個剛剛經曆了十幾年戰争的國家。
站在我國的角度來看,
的失敗似乎是必然的,首先
本就是一個自大的人,背靠着強的美利堅,他不将任何人放在眼裡,他盲目地相信火力優勢,很少對地方的戰術進行深入的研究。而正是抓住了
的這一個緻命弱點,我軍制定了與之相對應的
“坑道戰術”
,憑借着一輪又一輪的反擊擊碎了
的銳氣。
其實,比起軍事角度,範佛裡特更不願相信的是他們軍隊竟然不如志願軍戰士。他無法明白的事情,在我們看來确實淺顯易懂,因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都是從底層走出來的人民,沒有人比他們更渴望和平的生活環境,國内的戰争剛剛取得勝利,大家都像過上安穩的日子,但是美軍來了,他們企圖越過
“三八線”
打破這樣和平的環境,為了保護自己來之不易的幸福,他們不得不再次走上戰場,保家衛國。
範佛裡特不懂這些,他生活在蜜罐中,根本無法體會我們中國老百姓的心情。
是以,我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志願軍戰士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