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LWDM走向商用,看中國電信“口惠實至”的科技創新

近日,中國電信啟動2022年5G前傳裝置集采,其中LWDM首次進入集團層面的集采。雖然在規模上不及傳統且成熟的CWDM,但這也意味着在曆經一年多的現網試點後,中國電信要在全國範圍内商用LWDM技術。

LWDM從實驗室走向現網,也是中國電信在科技創新層面走出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近年來國内企業發展過程中競争力展現的大背景下。當然,中國電信作為央企主力軍,在2021年天翼智能生态博覽會上釋出科技創新行動規劃,用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創新,力求“口惠實至”。

從LWDM走向商用,看中國電信“口惠實至”的科技創新

LWDM的創新性展現在哪裡?

2019年5G啟動商用前,5G前傳(就是5G基站信号傳輸到BBU)作為5G網絡投資非常大的一部分,三大營運商十分重視,紛紛推出了創新方案。

C-RAN場景下,5G前傳選擇xWDM技術為主已成為共識,基站光纖資源将日益稀缺,後續發展應盡量節約光纖使用。同時随着5G規模建設和營運,前傳系統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至關重要,需要前瞻考慮。

中國電信的解決方案是向O波段要帶寬。中國電信光傳輸專業首席專家李俊傑指出,O波段的獨特優勢在于其處于低色散區,随着光網絡的發展,O波段的金礦值得挖掘,而面向5G前傳,O波段能夠完美比對需求。

是以,面對5G前傳對低成本、傳輸性能、傳輸距離、可靠性、同步、鍊路預算等需求,以及面向5G共建共享和可持續發展的前傳接口速率和數量的要求,結合産業鍊的共識,中國電信主導提出LWDM(細波分複用)解決方案。

LWDM方案,采用了25Gb/s和10Gb/s的混合速率波分系統。具有高承載效率,單纖支援6通道25Gb/s前傳承載,同時預留6通道10Gb/s前傳承載能力;高傳輸性能,25Gb/s波長集中在1310nm的零色散波長區域,具有明顯的低色散代價優勢;高可靠性,25Gb/s光子產品全部配置TEC,保證性能和壽命;高維護餘量,保證3dB以上維護餘量,滿足超規格長距離傳輸。

另外,面對C-RAN增加了光纖、尾纖以及引入了合分波器,導緻5G前傳段潛在故障點增多,運維難度增大的問題。引入半有源方案,能夠提升前傳傳輸維護能力,實作業務可用度提升,在現網試點中取得良好效果。

從LWDM走向商用,看中國電信“口惠實至”的科技創新

口惠實至,科技創新需要務實

雖然有如此多的優勢,但是在LWDM進入視線的近兩年的時間裡,更多的是實驗室驗證,現網的小規模試點。這也是三大營運商各自前傳方案面對的共同問題,從現網已經部署的百萬5G基站來看,采用創新性無線前傳方案的站點數“聊勝于無”。

當然,在這背後有衆多原因,包括了産業鍊的參與程度如何,與現有方案相比成本如何,是否行之有效地解決了痛點……。透過這些原因就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創新不能隻是口号,應該回歸務實的本質。同時,科技創新也不能靠單打獨鬥,需要攜手産業鍊上下遊共同推進。

還是以LWDM前傳創新方案來看,整套方案的成型涉及主裝置、光子產品、光晶片、器件、測試儀表廠商等一條完整的産業鍊,缺一不可。以其中的光子產品為例,在這個每年100萬美元左右的市場,就有上百家供應商,競争環境尤為激烈。

面對這一市場環境,多數供應商會選擇跟随成熟的方案保生存,也有供應商會選擇支撐營運商的創新方案求突破。從理性的角度看,支援所有目前和未來的技術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但研發成本、時間成本是昂貴的,而如果僅押注一種技術,一旦失敗,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是以,對于某項科技創新的主導方,要做到“口惠實至”,不是簡單的拉人頭過來配合你的科技創新,更要讓産業鍊上下遊能夠看到做了這件事之後,有可預期的前景。這樣他們才有動力去投入資金研發,進而讓創新方案規模落地,讓創新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落地生根。

從LWDM走向商用,看中國電信“口惠實至”的科技創新

産業支撐,目标科技領軍企業

一直以來,中國電信在這方面扮演者推動産業鍊健康發展的角色,LWDM能夠順利進入中國電信集團層面的集采目錄,G.654.E光纜在骨幹傳輸網的應用等,為集采做準備的5G擴充型小基站的測試……,都是最好的佐證。

有了這樣的産業鍊基礎,中國電信在釋出科技創新行動規劃,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産業鍊鍊長,把中國電信打造成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努力成為科技領軍企業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願景。

為了實作這一願景,中國電信明确從現在起到2035年,分三步走打造科技領軍企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一步即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實作雲網自主可控,這也是關鍵一步。第二步是到2030年,建成科技型企業,雲網營運技術領跑全球營運商,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第三步是到2035年,實作科技創新能力在全球營運商、中央企業和同類市場領先,成為科技領軍企業。

着眼第一階段目标,中國電信已經聯合産業鍊,從無線到接入到邊緣到核心到平台,自主研發建構雲網融合新型基礎設施,并以此打造5G端到端定制能力,将雲網能力深入到各行業,更好地為産業數字化轉型注智賦能,并在多個标杆行業應用中實作商業落地。

從LWDM走向商用,看中國電信“口惠實至”的科技創新

在5G商用的兩年多時間裡,中國電信在業務增速方面,均高于業内平均水準。如中國電信科技創新部總經理王桂榮在此前接受C114專訪時所言,“中國電信在5G時代的領先與創新密不可分。”這也順應了,中國電信科技創新行動規劃第一階段目标中,所提出的科技創新對收入增長的貢獻超過70%。

“所有的科技創新,核心靠人。”王桂榮強調,中國電信正着手打造異化競争優勢的人才隊伍,一方面通過引進核心高端人才,補強研發隊伍的研發能力;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集團内部營運人才向研發轉型,IT人才向雲網人才轉型,到2025年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5%。“有了這樣一支隊伍,相信中國電信的科技創新能夠翻開嶄新的一頁。”(C114 水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