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學者說,英國人稱鴉片戰争為英中戰争

印度學者說,英國人稱鴉片戰争為英中戰争

《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上痛斥西方為“永恒的殖民心态和殖民結構”的印度學者維賈伊·普拉沙德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說,

(英國人更習慣)把鴉片戰争叫英中戰争。但中國艦隊沒跑去英國挑起戰争,中國人也沒轟炸英格蘭,叫它英中戰争是錯的。沒什麼英中戰争,隻有一場英國強加給中國的戰争。

賈伊在談西方的殖民心态時說的這番話。他說西方仿佛失憶一般忘記了過去,英國對香港的統治毫無民主可言,可現在卻說教起來;英國統治了印度200年,沒民主,離開時隻有13%的印度人識字。西方的殖民主義有500多年的曆史,迄今為止依舊像對待小孩一樣教訓我們,仿佛他們擁有一切問題的答案,是最好的裁判。然而美國才是世界監禁率最高的國家,可他卻不停地說教他國的人權。

賈伊對英中戰争(鴉片戰争)的描述再次提醒國人,鴉片戰争完全就是一次道德淪喪,野蠻無恥的暴力襲擊,哪是什麼戰争。英國管這叫戰争隻能反映其迄今為止依然不思悔過,頑劣自私,混淆是非的本性。再加上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事,更表現出所謂西方文明的檔次。有個成語叫沐猴而冠,猴子洗得再幹淨,再衣冠楚楚,依然難掩其猴性。

武力的強悍和文化文明是兩回事兒。縱然你能靠蠻力奪取文明之地,但低等的文化是無論如何駕馭不了高等文明的,這就是中國文明雖曆經磨難,但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也使得西化與和平演變中國的企圖終成笑柄。

我們不談制度,因為制度終究要靠人來執行。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歸根到底取決于并表現在文化上。中國的制度優勢也罷,偉大成就也罷,說到底還是我們文化的高度決定了的。人權民主本質上講就是追求自我,擺脫束縛,這是任何生物的本性。把滿足原始本性喚為高大上,這不是幼稚就是在忽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