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說到山東省和遼甯省,大家肯定會想這是兩個隔海相望的省份,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正好隔着渤海對望。其實在曆史的長河中,山東和遼甯兩個省,曾經是一家人。到了清朝入關以後,遼甯地區才與山東省分家,并且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遼甯省。那麼,山東省與遼甯省為何分家,遼東地區的25個衛,如何形成了遼甯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首先,我們聊聊遼甯省的曆史發展。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中原王朝基本上都能夠控制遼甯地區,進而拱衛華北地區的安全。早在秦漢時期,中原王朝已經在遼甯地區建立了完善的行政區劃,例如著名的漢四郡。但是,由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方面的原因,遼甯地區曾經幾次失守。是以,在人口數量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相比内陸地區,遼甯地區出現了滞後的情況。到了隋唐時期,遼甯地區再次發展起來,出現了非常繁榮的文明。可是由于唐朝末期的藩鎮混戰,遼甯地區被遼國控制和占領。

再加上宋朝一直不給力,連幽雲十六州都無法收複,進而造成了遼甯地區的人口和經濟再次下降。久而久之,遼甯地區已經上以遊牧業為主,遼國、金國、元朝統治時期,遼甯地區一直是這樣的情況,這一局面持續了幾百年時間。元朝統一全國以後,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遼闊的帝國。由于疆域面積很大,原來的州縣兩級行政區劃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管理的要求。是以,元朝推出了行中書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但是,元朝行省制度由于屬于初創,存在各方面的管理漏洞,出現了地方官員權力過大的問題。在元朝統治的末期,出現了地方官員武裝割據的情況。明朝建立以後,鑒于行省權力過大的問題,廢除了行省丞相、平章政事等官職,建立了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明朝對元朝行省制度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全國出現了兩京一十三省的模式,總計15個省級行政區劃。

除了南直隸和北直隸情況特殊以外,其餘13個省,都設立了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其中,布政使司負責全省的經濟建設、民政、人事任命等工作,按察使司負責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獄,都指揮使司則負責全省的軍務。明朝驅逐了元朝以後,元朝勢力仍舊盤踞北方草原,被稱為北元政權。明朝統治的初期,遼甯地區仍在北元政權的統治之下。明朝收複遼甯地區以後,當地的人口非常稀少,在明朝文獻中,出現了這樣的記載“遼左之地,朕以其地早寒,土曠人稀,不欲建置勞民,但立衛以兵戍之。”由此可見,當時的遼甯地區,雖然面積遼闊、土地肥沃,但是人口比較稀少。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與此同時,北方的北元政權并不甘心失敗,一直組織力量不斷的南下。為了鞏固北方地區,明朝從東北到西北建立了9個軍事重鎮,例如遼東鎮、大同鎮、甘肅鎮等等。為了管理遼甯地區,明朝在遼甯地區設立了遼東都指揮使司,但沒有設立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遼東都司負責管理轄區内的25個衛和2個州,由于農業人口比較稀少。起初,都指揮使衙門還能勉強處理。可是,進入明朝統治的中期,随着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遼東地區的民政事務開始越來越複雜。

遼東都指揮使司這個軍事機構,出現了專業不對口的情況,根本有心無力。是以,在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時期,明朝把遼東地區的民政事務,劃入了山東省,出現了“國初舊制,山東、遼東原系一省”的記載。山東省負責管理遼東地區的民政事務,軍務舉行有遼東都司管理。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到了明朝統治的末期,後金政權在東北地區崛起。逐漸控制了整個東北地區,自然也包括遼甯地區。在名義上,遼甯地區隸屬于山東省,但在實際上,已經在清朝的控制之下。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清朝入關以後,由于自身沒有什麼行政管理經驗,繼續沿用明朝行省制度。從整個時候開始,山東省正式不再管理遼甯地區。清朝在明朝故土上繼續使用行省制度,在東北地區則沒有推行。清朝把東北地區視為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嚴禁中原百姓進入。在東北地區,清朝設立了盛京将軍轄地、吉林将軍轄地和黑龍江将軍轄地。由于沒有行政官員和行政區劃,清朝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很差。在清朝國力強盛階段,問題并不明顯。

但是進入19世紀後期,西方列強開始染指清朝的東北和西北地區。為了鞏固邊陲,1905年,清朝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其中,奉天省就是遼甯省的前後。與此同時,由于山東省遭遇了旱災、蝗災和水災,很多山東人開始進入東北地區讨生活,被稱為闖關東。很多東北人都是山東人的後裔,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東北地區處于奉系軍閥的控制之下,奉系軍閥屬于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

山東省的區劃調整,25個衛為何分家,逐漸建立了遼甯省?

1928年,北伐戰争結束以後,按照當時的規劃,奉天省被改名為遼甯省。當時,雖然東北地區為3個省份,但行政區劃與現在的差異非常大。在三四十年代,東北地區先後經曆了東北14省、東北19省、東北九省、東北六省等行政區劃階段。在50年代,遼東省與遼西省合并以後,形成了遼甯省現在的行政區劃。言而總之,遼甯省與山東省曾經是一家人。即便分家之後,遼甯的人口中,仍有很多人是山東人的後裔。關于我國行政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