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王牌部隊》可謂是火得一塌糊塗。
其中李幼斌和何政軍的再次合作無疑是整部劇的最大亮點。
“16年後,再次披上軍裝,你還是我的好兄弟”。
自出道以來,何政軍憑借着精湛的演技,為觀衆們帶來了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
特别是對軍人的演繹,簡直是軍人本軍。
生活中,何政軍也是一頂一的真爺們。
與妻子相守30年,從未傳過绯聞、惹過桃花。
這在燈紅酒綠的娛樂圈,實屬難得。
“聽從”父親安排,成為繪圖員
1962年,川娃子何政軍在四川成都出生了。
父親曾是軍人,是一名老紅軍。
經曆過長征、抗戰的老人,把軍人的素養和職責刻在了骨子裡。
在家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
何政軍的父親一直認為:“孩子不禁誇,而且慈母多敗兒”。
是以何政軍從未得到過父親的誇獎,就連教育方式都幾近嚴苛。
渴望受到認可的小何政軍曾想過:“以後絕對不會做一個像爸爸這樣的爸爸”。
不過那時的何政軍雖不了解父親的做法,卻也會乖乖地照父親的意思去做。
每次放學回家,都會主動放下書包去幫媽媽做飯、收拾家務。
學習上,也從來不需要父母督促。
因為從小邊聽父親給自己講當兵的故事,想要入伍的種子便在那時紮下了根。
高中畢業後,何政軍向父親提出:“我想去當兵”。
卻遭到了父親的極力阻攔。
雖然已經不是抗戰年代了,但何政軍的父親清楚地明白,當兵意味着會受很多苦。
何政軍拗不過父親,隻好“聽從”安排,去做了一名繪圖員。
端上了真真正正的鐵飯碗,成為了鄉親們羨慕的對象。
在父親看來:“不求孩子們大富大貴,隻要有份安穩的工作,能夠掙口飯吃就足夠了”。
何政軍為了不讓父親生氣,表面上聽從了建議,内心卻十分地抵觸。
向往遠方,考上中戲
成為繪圖員的日子,仿佛一眼就能望到頭。
生活沒有漣漪,更沒有起伏。
每天枯燥地對着紙筆,寫寫畫畫。
這種日子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何政軍躁動的心上,讓他煩悶又害怕。
是啊,隻要是有想法、有目标的年輕人,怎麼可能會甘願被困在這一畝三分地的老家中。
更何況是年輕氣盛的何政軍,更不會安心地待在這一輩子。
何政軍的發小來找他辭别:“我要去考中央戲劇學院了”。
不知道中戲是什麼的他,充滿了好奇:“那是個什麼地方”?
“教演戲的地方,演員、大明星都是在那裡學習的”。
何政軍一聽來了興趣,雖然沒有能考上的把握,但他想着:
“當了演員,不就能演軍人了嗎?當不了兵,演一演也能過過瘾啊”。
于是,何政軍瞞着父親,偷偷地收拾行李跟着發小來到了北京。
正巧那時的招生老師認為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可塑性更高、培養前景更大。
就這樣,不會演戲、不懂戲的何政軍如願進入了中戲表演班。
被錄取後的何政軍拿着通知書回到了家。
得知這一消息的父親暴跳如雷:
“你去當演員?那就是戲子!你真是丢盡了老何家的臉”,
“你要是去了,就别認我這個爹了”。
如果沒有母親攔着,父親手裡的鞋早就砸到了何政軍的身上。
滿心以為兒子這次也會妥協的母親,卻怎麼也勸不動了。
報道那天,何政軍給自己收拾好行李,開心地去了學校。
與倪大紅、張光北等人成為了同班同學。
在班裡,何政軍是年齡最小的。
但做事是最牢靠的,用張光北的話說就是:“老何這人一身正氣”。
班裡同學理發會去找何政軍;保管糧票會找何政軍;分發掃把、棉衣會找何政軍……
總之,何政軍就像個小管家一樣。
因為何政軍是四川人,是以家裡帶的辣醬味道是最正宗的、最香的。
那時候的孩子都嘴饞,何政軍帶的辣椒醬自然也就成了同寝室同學的觊觎之物。
可那時的物資稀缺,哪像現在這般。
何政軍把媽媽親手腌的辣椒醬當做寶貝一般,吃完了便鎖到櫥櫃裡。
倪大紅和張光北想吃時,卻又不好意思要。隻能——偷吃。
晚上時,趁何政軍睡着了,兩人偷偷下床去撬櫥櫃門。
如果不是倪大紅爆料,何政軍可能到現在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辣醬是怎麼沒有了。
除了要防着自己的辣醬被偷吃,何政軍也是學校的名人。
因為長得帥氣,甚至和熒幕前的奶油小生不相上下。
是以班裡同學都喜歡去宿舍找何政軍。
不管什麼時候,隻要何政軍在宿舍,那屋裡一定會有去找他的小姑娘。
85級新生入學後,鞏俐、史可等國小妹,也都被何政軍迷得不行。
有次,倪大紅去打籃球回來。
隔着老遠就聽到自己宿舍裡有歌聲,為了不打擾到屋裡的人,他蹑手蹑腳地走了回去。
果然看到何政軍抱着吉他,坐在凳子上彈着;而鞏俐則坐在一邊正在唱歌。
兩人郎才女貌,甚是般配。
但是何政軍對待感情就像一個榆木疙瘩,哪怕對鞏俐上心、動情,卻也不敢主動出擊。
兩人就這麼你來我往地交流着,卻誰也沒有道出心中的那份愛。
隻敢把年少的歡喜,壓在心裡。
直到鞏俐要去鄉下體驗生活了,兩人也沒有任何進展。
何政軍聽說後,在宿舍裡緊皺着眉頭。
同學們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等到鞏俐走的那天,何政軍坐在宿舍裡,陰沉的臉,一言不發。
金莉莉見狀,便去勸說道:
“你去送送她吧,哪怕是作為朋友,她要離開了,你也該去送送的”。
金莉莉的一番話,讓他瞬間開了竅。
站起來便往外跑去,可是到了校門口,早已經空無一人了。
或許鞏俐也曾在校門口等他;或許何政軍也曾想過鼓起勇氣陪她一起去。
但錯過就是錯過了,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鞏俐走後,何政軍收起了心思,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
但因為沒有經驗,又不懂表演,何政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可是想到父親的态度,何政軍又沒有了放棄的勇氣:
“不看好我,我就偏要做給他看看”。
打那以後,别人學習,何政軍也學習;
别人放松玩耍,何政軍還在學習、寫作業;
就連日常生活中,都會去觀察别人的一言一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何政軍不僅找到了學習的方法,還多次在專業課中拿到滿分。
從中戲畢業後,憑借優異的成績,何政軍被分到了上海人民藝術劇院。
除此之外,同年還被聊齋的劇組相中。
受邀參演了《聊齋之瑞雲》,首次觸電并踏入娛樂圈。
隻是,在這部作品後,何政軍的事業卻沒有了好的起色。
有時為了生計,就連龍套這種小角色,何政軍也會去演。
遇見初戀,步入婚姻
1990年,何政軍來到雲南拍戲。
在劇組看到了一個小姑娘,長得清秀可人,聲音更是悅耳動聽。
第一次見面的何政軍見到後,便一直盯着看,如果不是導演喊他,可能還會一直看下去。
打聽過後才知道,這個姑娘姓範,單字一個雨。
不是劇組的演員,而是一位從業人員的親戚。
感受到心裡小鹿亂撞的何政軍,再也不像之前的那個榆木腦袋一樣了,他知道自己這是心動了。
為了不讓女神花落别家,何政軍開始了追妻路。
可是沒有經驗,又性格内向的他,表達起愛意來自然也就粗糙頑劣。
不拍戲時,何政軍便有意無意地往範雨身邊靠。
好不容易搭上話後,何政軍又因為緊張,憋得臉和耳朵都通紅了,說出來的話甚至都不成句子。
看着何政軍結結巴巴的樣子,範雨隻感覺好笑。
隻是,看着範雨笑,何政軍更緊張了。
隻能随便找了個借口,落荒而逃了。
跑遠了的何政軍,腦子裡隻剩下了自己尴尬的樣子和範雨哈哈大笑的場景。
既然不會說好話,那就拿出實際行動來。
打那以後,隻要不拍戲,何政軍就會往範雨身邊湊。
就連劇組找何政軍有事時,往範雨那邊去找,都準沒錯。
時間久了,範雨也記住了這個傻傻愣愣的憨小子。
一次劇組聚餐,何政軍好不容易逮到了範雨一個人的機會。
便端着酒杯走過去,沒有寒暄,沒有打招呼,就這麼直愣愣的對範雨說:
“來,我敬你一杯”。
被何政軍弄懵了的範雨,隻能端起酒杯來喝了。
有酒壯膽後,何政軍反倒大起了膽子,利索的和範雨聊了起來。
這時,範雨也認定了心裡的猜想:“他一定是對我有意思”。
所幸,郎有情、妾有意,兩人最後還是順利在一起了。
隻可惜,好景不長。
等何政軍拍完戲回去後,兩人變成了異地戀。
這對正處熱戀期的小兩口來說,無疑是備受煎熬。
為了緩解相思之苦,何政軍便頻繁的在兩地之間來回跑。
每周兩人也會煲電話粥,在那時候打長途電話可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可何政軍樂此不疲,每次休班,都會騎着自行車去商店給範雨打電話。
隻要聽到範雨的聲音,何政軍便覺着一切辛苦都值了。
隻是,短短兩年時間,飛機票、電話費就掏空了何政軍的荷包。
在一無所有時,何政軍向範雨求婚了。
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唯獨對父母有愧
1992年,範雨與何政軍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彼時的何政軍要什麼沒有什麼。
沒有名氣,沒有積蓄,就連兩人的新房都是機關分的9平米的小宿舍。
可範雨不介意跟着何政軍吃苦,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有實力,隻是缺一個機遇。
兩人擠在一張單人床上,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
日子雖然窮,但也過得有滋有味。
而範雨為了支援丈夫的事業,便開始了全職顧家的狀态。
不管何政軍幾點到家,都會熱飯熱菜等着他。
而範雨也會貼心的給他遞上一杯泡好的熱茶。
有時何政軍在外應酬吃完了飯回家,範雨也不埋怨,隻是默默地收拾好飯菜。
然後再去給丈夫準備第二天的換洗衣物。
婚後不久,範雨懷孕了。
得知兒媳婦懷孕的何政軍父親,去上海看望小兩口。
因為宿舍空間狹小,住不下那麼多人。
何政軍便帶着父親去了旅館,臨走時父親叫住他,給了他一沓錢。
“還有吃有住,生活過得不苦”,
“但小雨身上的衣服确實寒酸了些,拖鞋都壞了,人家閨女跟了咱就别對不起人家”。
父親的話,讓何政軍羞紅了臉。
妻子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何雨果。
開心的同時,何政軍更感到了壓力。
為了給妻子孩子安穩的生活,何政軍拍起戲來更拼了。
因為常年在外拍戲,疏于對女兒照顧,與女兒有了隔閡。
有時何政軍回到家中,都會驚奇地發現:“雨果又長高了一塊”。
可是這都是妻子的功勞。
女兒長高了多少,在學校拿了幾個滿分,這些都成了何政軍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次,何政軍回到家中,女兒竟然拉着範雨去了一邊:
“我爸爸回來幹嗎”?
雖然隻是平常的一句詢問,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聽着女兒的疑問,何政軍的内心非常不是滋味。
他明白此刻自己與女兒之間的隔閡,有如鴻溝一般。
再加上母親去世時,何政軍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這些都讓他意識到了家人的重要性。
隻要一有空,何政軍就會回到家中和妻子孩子在一起。
因為會些縫縫補補地技術活,何雨果從小到大的袖套都是何政軍親手做的。
隻要何政軍在家,家裡的大小家務事也不需要範雨操心。
而女兒也隻一直是這位鐵血硬漢内心的柔軟所在。
2004年,家庭美滿的何政軍接到了《亮劍》的劇本。
因為出演“何政Wei”一角,大火起來。
還因為這個角色鬧出了笑話。
一次,何政軍開車撞到了消防栓,聯系交警處理時,交警開的罰單上赫然寫着“何政Wei”三個字。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而劇裡與父親相似的經曆、一樣的職位,讓父子倆之間的感情再次升溫。
可惜,父親去世時,何政軍同樣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也許人的一生早就注定了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可就是因為有遺憾的,才會有那麼多刻骨銘心的記憶。
作者有話說:
如今,何政軍為了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女兒,便主動減少了拍戲的頻率。
所幸女兒也不負衆望,成為了學校中的佼佼者。
也正如老話所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堅強的女人”。
何政軍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多虧了範雨在背後的付出。
同樣,越來越好的生活和30年如一日的忠誠,不也是何政軍給範雨最好的回報嗎?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何政軍和範雨都配得上對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