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釋出:文學市場恢複正向增長!

1月6日,北京開卷釋出《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之間,圖書零售市場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首次出現負增長。2021年較2020年小幅上升,同比上升了1.65%,碼洋規模為986.8億,但是和2019年相比,零售市場下降了3.51%,未恢複到疫情前水準。

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釋出:文學市場恢複正向增長!

從不同管道來看,網店管道保持正向增長,但和前幾年相比增速明顯放緩,同比增長1%,碼洋規模為774.8億元;實體店管道2021年受主題出版圖書帶動,同比上升了4.09%,碼洋規模為212億元,但是和2019年相比,仍然出現了31.09%的負增長。

網店管道在前幾年的快速發展中,憑借低折扣和友善快捷的購物體驗,不斷開拓新市場,讓許多原本不購書或很少購書的人成為圖書消費者,是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速。随着網店管道規模的不斷擴大,線上流量基本已經開發殆盡。2021年6月,網民規模達到了10億人,已經呈現飽和的狀态,可轉化的新消費者逐漸減少,同時2021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收入下降等因素依然存在,是以線上管道增速由之前的高增長轉到低增速的狀态。

對于實體書店來說,後疫情時代讀者的消費習慣已被改變,除了依然存在的明顯折扣差之外,2021年散發性疫情以及自然災害等依然存在,讓實體書店的複蘇面臨較大困難。

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釋出:文學市場恢複正向增長!

從不同細分市場來看,圖書零售市場中除社科和生活休閑類,其餘門類碼洋比重均出現同比下降。其中,學術文化類碼洋比重上升了1.4個百分點,馬列類碼洋比重上升了1.4個百分點。如果放在實體店管道,馬列類碼洋比重從2020年的3.9%上升到了15.3%。從細分類同比增長率來看,馬列增速是最高的,同比上升了近50%,在實體店管道同比增長率超過了300%,主要是受一些政策性讀物圖書帶動。學術文化類同比上升超過了20%,主要是受到黨史相關圖書的帶動。

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釋出:文學市場恢複正向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文學類圖書從2018年之後一直呈現負增長的态勢。2021年文學類市場同比增長率轉為正向,同比上升了4.6%。從文學市場頭部圖書來看,銷量在100萬以上的圖書品種從1種增加至3種。此外,無論餘華的新作《文城》,還是張嘉佳的《天堂旅行團》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近些年文學市場中表現突出的不得不提網文紙書,在零售虛構銷量前100名中網文紙書占了31個席位,而在虛構新書中,網文紙書占據了63個席位。如果放在小說市場來看,在小說類頭部500名中網文紙書能占到近四成,主要集中在2018年以來上市圖書。

2021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釋出:文學市場恢複正向增長!

從2021年各類圖書的碼洋構成來看,少兒類仍然是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别。和2020年相比,少兒類碼洋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但依然是要高于2019年同期水準。2021年少兒類占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2020年疫情期間親子閱讀需求帶動少兒類碼洋比重達到曆史最高水準,2021年出現正常回落。

此外,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中80/20效應依然明顯,銷量前1%的圖書品種為圖書零售市場貢獻了近60%的碼洋。其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三體》和《青銅葵花》分别位列非虛構類、虛構類和少兒類銷量首位。從虛構、非虛構、少兒銷量前100名來看,2021年漫畫知識、網文紙書類和經典系列圖書是圖書零售市場的主流熱點。

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