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明成祖朱棣,明朝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一個頗有作為的開疆擴土的皇帝。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太祖一朝被封為燕王,屬地北京。和其他幾位被封為親王的弟兄一樣,手握重兵,成為明朝初期戍守明朝北疆,負責抵禦蒙古人的南侵,由于有勇有謀,被太祖倚為臂膀。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有傳言,在太子朱标死後不久,太祖皇帝曾有意裡這位精明能幹的四子為繼承人,這也許給後來的動亂埋下了禍根。但是,一向尊崇儒家禮法的朱元璋,最終還是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然而野心勃勃的燕王肯定不敢就此丢掉繼承大統的機會,于建文元年,以“清君側”的借口發動了叛亂,逼迫建文帝自焚,如願以償的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由于燕王朱棣不是以合法的手段繼承皇位的,是以遭遇了衆多的反對聲音,于是朱棣就不惜大規模的篡改太祖、建文兩朝的曆史檔案,想以此獲得他繼位的合法性。也正是由于他毫無根據的改動檔案,給後世的人們留下了衆多的不解之謎。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的,但是朱棣的母親是誰?今天的人們翻周遊史檔案,似乎都無法找到一個合格的答案。

這個問題也像其他未解之謎一樣,都擁有各式各樣的版本,有官方發、有民間傳說的······來源不一,說法不一,衆說紛纭,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點:

官方記載朱棣生母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在《明太祖實錄》和《明史·成祖本紀》中的記載大緻相同:都是說朱棣的生母是太祖的高皇後馬氏,高皇後共生五子,長子朱标,被立為太子;次子秦愍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朱棣。這兩書中都明确交代馬皇後就是朱棣生母。但是由于朱棣曾大勢篡改曆史,許多的史學家對此很是不以為然。還有許多的史書記載說馬皇後之生了四子和五子,其他的三人為太祖妃子所生。《皇朝世親》中又說,馬後生育了太宗和周王兩子。但是在《魯府王蝶》中是這樣記載的,馬皇後生成祖朱棣和周王。但是遺憾的是,這兩本書早已失傳,真假已無處可覓。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但是,前面我們已經交代了,從早年留下的行事風格來看,他選擇繼承人是遵循的“立嫡立長”原則,由此來看,已故太子朱标不是馬皇後所生的說法是不靠譜的。相反,人們更加的有理由懷疑朱棣的生母是馬皇後的史料是否真實。畢竟他有“謀朝篡位”這樣的前科。

達妃說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有史書說:馬皇後生有四子,而成祖朱棣是達妃所生《革除遺事》。而在明萬曆時代和張居正這顆政治明星齊名的文壇領袖王世貞,在他的《二史考》中也吃同樣的看法。但是到了清朝的學者朱彜尊認為,《革除遺事》的作者黃佐些這本書是帶有明顯的政治偏見,是以不足為信。

蒙古妃子說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這個說法的依據《蒙古源流》,所記載的内容是這樣的:蒙古戰敗,元順帝在逃離北京城之時,他的妃子甕氏被明軍所獲,朱元璋看她貌美,就納為妃子,此時的她已是有了7個月的身孕,三個月後生下一男嬰,他就是朱棣。但是這中說法同樣不值得推敲,已經坐擁天下的朱元璋怎麼會看上一個已經有了7個月身孕的孕婦?即使是看中了,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又怎麼會把别人的兒子當做自己親子養在身邊?再退一步說,即使養在身邊,他會這麼看重于他,把抵抗蒙古南侵的重任交給這樣一個“敵人”的兒子?是以我認為,這是蒙古人編的故事,以此來給自己的失敗尋找台階吧。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當然,關于朱棣的生母是元順帝之妃的說法也并不是隻有這一種說法,還有一種就是:朱棣的母親确實是元順帝的妃子,而朱棣也真的是朱元璋的兒子,也因為這樣的身世,他們母子才沒有被供入祖廟,而是另外設地供奉。傳說是入木三分,好像真有其事似的。

碽妃說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朱棣的生母是碽妃,這種 說法也許是較之正史更為被後人接受的說法了。像傅斯年、朱希祖、吳晗這樣的大家認為這種說法比較靠譜。他們的依據是《南京太常寺志》。此書又是依據明孝陵奉先殿裡祖宗牌位的陳列為依據推斷的。據悉,奉先殿的正中是太祖和馬皇後的神位,東邊陳列着太祖諸位後妃的神位,而西邊卻隻有碽妃一個神位。這似乎有些不和封建禮法,皇帝的衆多後妃們,以皇後地位最為尊貴,其次要數下任皇帝的生母了,而奉先殿的排位陳列卻是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是以碽妃是朱棣的生母一說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朱棣靖難之役後篡改曆史是為了掩蓋自己身世之謎?專家:原因之一

但是,這一說法同樣是有漏洞的,其一,關于碽妃的記載是極少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其二,寫《南京太常寺志》的人距離朱棣時代有些遠,他生活于嘉靖年間,這年深月久的,他的寫作素材又是從哪裡來到呢?而最令人起疑的是,關于碽妃是朱棣生母的說法,除了在《南京太常寺志》裡有過記載,别的地方就無從查起了,可以說這也是個“孤本傳說”。

個人認為朱棣的出身肯定不是太高,要不然朱棣當政之時為何不在史書中明确留下這一檔案?而是給後人留下模棱兩可記載,難道是為了讓我們來猜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