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内容是——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許褚裸衣戰馬超,渭水河畔的這場厮殺是《三國演義》中段非常精彩的一次打鬥。許褚與馬超連戰三局,雙方打了個旗鼓相當,沒有勝出勝負來。

那麼,如果兩将繼續纏鬥下去,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呢?

咱們就根據原著中的一些細節來進行分析。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戰前:許褚氣勢占優

曹操與馬超戰于渭水河畔,受夢梅居士婁子伯指點,冰凍沙城,一夜而成。馬超大驚,又見曹操在陣前,正欲突襲之,突見曹操背後許褚手提鋼刀勒馬而立,威風抖擻。馬超

“不敢動,乃勒馬回”

。回營後,許褚向曹操請命向馬超下戰書約鬥,馬超大怒回批

“次日誓殺虎癡”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馬超忌許褚之威,未戰之前,許褚自信心滿滿,在氣勢上占有優勢。

第一局:兩将旗鼓相當

次日陣前,馬超挺槍搦戰,曹操突然冒出一句

“馬超不減呂布之勇!”

這大大激怒了許褚。大家都知道,當年濮陽城之戰,許褚迎戰呂布,二十合不分勝負,曹操就感覺到許褚的弱勢,言道

“呂布非一人可勝”

,随即派上典韋助戰夾攻,兩員猛将都奈何不得呂布,隻得六将齊出圍毆,方将呂布擊退。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如今曹操突然這麼一句話,嚴重刺激了許褚,話音未落,就

“拍馬舞刀而出”

與馬超殺到一處,兩将激戰,“

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

”。

第一局交鋒說明,許褚在情緒極度亢奮狀态下與馬超能夠戰成平手。

第二局:兩人仍平分秋色

百餘合後,兩人因胯下戰馬疲乏,各回本陣換馬再鬥,

“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仍然沒有分出高下。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許褚的耐力是不錯的,當年在葛陂與典韋厮殺,先是

“從辰至午”

不分勝負,又

“直戰到黃昏”

方才罷兵,體力充沛。同時,許褚在力量上占有上風,他能夠

“拽兩牛尾倒行百餘步”

,膂力超群。是以在與馬超的戰鬥中,許褚有力量優勢,而馬超主要靠的是槍法精妙。

第三局:許褚場面上弱勢

許褚殺得性起,飛馬回陣,卸去了身上的盔甲,

“赤體提刀”

,再上陣來與馬超相鬥。

那麼,為什麼許褚要卸去盔甲呢?

我們分析,有三個可能性:一是經過劇烈運動身體發熱而導緻出汗太多;第二個可能性是經過激鬥後體力損耗而導緻肢體靈活度下降,而盔甲對身體的靈活性是有影響的;第三個可能性,攻守相間的情況下占不到便宜,許褚放棄了防守,要以攻代守,增加攻擊性。無論哪一個原因,許褚是受到了激戰的影響。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兩将又戰到

“三十餘合”

,許褚舉刀劈下,被馬超閃過,一槍刺來,許褚棄刀挾槍,一折兩斷。從上面這個情節我們可以分析到,許褚卸甲而戰确實是放棄了防守,而且增加了身體的靈活性。

若繼續戰鬥:許褚會落下風

馬超槍折,兩人各奪半截,

“在馬上亂打”

。現在的情形很明确了:許褚奪到的半截雖有槍尖,但許褚擅長的武器是刀,隻能掄着打,刺擊的方式對全裝貫束的馬超構不成傷害。而馬超拿的是後半截,有槍纂,他要抽到許褚沒有盔甲防護的身上,那就是一條血印子。

馬超和許褚大戰不分勝負,如果後面兩軍沒有發起沖鋒,結局如何?

是以說,如果雙方兵将不出來助戰,任由兩将繼續打鬥,許褚是會吃虧的。是以曹操

“恐褚有失”

,命夏侯淵和曹洪兩翼齊出,雙方混戰。而許褚不着盔甲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在混戰中

“臂中兩箭”

,而馬超卻

“直殺到壕邊”

到了次日,馬超又

“引數百騎,直臨寨前,往來如飛”

,而許褚則再未出戰,兩将在渭水河畔的這場惡鬥高下立見:

許褚已是傾傾盡全力,超水準發揮,而馬超始終從容應對,是占有一定優勢的。

前往“

元哥說曆史

”公号,可看文章《如果巅峰時期的呂布大戰巅峰時期的馬超,結局會如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