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記載:朱元璋向來勤政,有一天批閱奏折批到半夜,突然出現一名宮女,她端着一碗熱粥,正準備呈上給朱元璋,沒想到朱元璋頭也不擡就說:拖出去砍了。宮女愕然,接着就被侍衛給帶走了,朱元璋繼續埋頭批閱。

朱元璋白手起家,開局一個碗,開創一個國,城府很深,懂得用人,但也比較多疑,跟三國時候的曹操相比也不成多人,當然沒有曹操夢中殺人那麼經典,可是也很難捉摸。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出現一名他不認識的宮女,并且沒有任何通報,他自然有疑問,是以自然先喊來侍衛保護自己,或者當時批閱奏折并不順心,就幹脆讓侍衛給處理掉。
也許這名名女可能并非刺客之類,隻是想趁機表達自己的體貼和忠心,萬一不小心被朱元璋看上了,那還不飛上枝頭變鳳凰,可惜她運氣不好,或者說她沒有主角光環,皇帝看上宮女的事情其實并不常見,當然可能現在的電視劇裡比較多,就像前段時間剛播出不久的《手可摘星辰》,一個穿越之後負責倒馬桶的宮女也會被皇帝看中,實在是太強大太有魅力了。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不能怪朱元璋不按套路出牌,是這名宮女根本就沒摸清朱元璋的脾性,朱元璋那麼一個鐵血的皇帝會被一時的溫柔體貼感動嗎?自然不會,太突兀出現的東西隻會引起他的猜忌,甯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真正正慘烈的事實。
朱元璋雖然是一代明君,但也制造了不少冤案和慘案,就像空印案。明初的時候規定每個地方的賬冊每年都要送到戶部稽核蓋章,稍有差錯便要拿回去重新弄,由于很多地方路途遙遠,一來一回會耽擱很長時間,是以很多官員都預先帶上持有官印的空白賬冊,如果戶部說數目對不上直接改就是了,戶部的官員也曉得這個慣例,并沒有過多幹預。後來,朱元璋知道後極為震怒,認為是官員勾結和欺君,結果很多官員都遭殃了,方孝孺在《葉鄭專》中說:“行省言臣二十餘輩、守令署印者皆欲置之死”。
當然,空印案是不是冤案,其實一直存在争議,當時有個叫鄭士利的官員的說法是“恐奸吏得挾空印紙,為文移以虐民”,這應該是比較美化的一種解釋,但可能沒那麼複雜,也許是朱元璋認為官員們都知道的事情自己竟然一直蒙在鼓裡,感覺自己被欺騙了,十分不爽,同時還覺得自己的地位并不如想象中那麼牢固,于是他便對所有的官員有了猜疑,大範圍嚴懲的目的就是告誡官員們不要妄想欺騙他,老朱一發火,後果很嚴重,你們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而至于其他幾件慘案,像胡惟庸案、藍田玉案和郭桓案,則和空印案有着不一樣的本質差別,因為這三件牽涉到具體某一位官員的慘案,都是基于朱元璋整治吏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鞏固朱家的江山,給下一任鋪好路,畢竟這幾位受害者都是位高權重的功臣,朱元璋怕接任者壓不住他們。
或許朱元璋确實是存在很多缺點,但人無完人,而且他的成就還那麼輝煌和閃耀,即使跟曆史上各個朝代的其他皇帝相比,他也是屬于頂尖的那一批,畢竟他的開局實在太差了,能成功逆襲當真不容易,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智慧和才幹,而且他還那麼勤勉,可稱得上是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