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國民黨和共産黨一向不和,共産黨曾多次遭到國民黨的圍剿,面對這樣的現象,共産黨培養了一大批敢深入國民黨内部人員。

而黃維手下110師長廖運周就是共産黨秘密培養的共産黨員,而廖運周也不負黨中央的期望,在取得黃維的信任後,給黨中央提供了很多國民黨的動向。黃維手下的師長和平起義,建國後成為少将,兩人相見後從不說話。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秘密黨員廖運周

1903年,廖運周出生在安徽廖家灣,從小廖運周就非常聰慧,在他23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黃埔軍校。在期間廖運周認識了同樣在校讀書的靖大康,為此在靖大康的影響下,廖運周對共産黨有非常濃烈的向往。

也正是以,在1927年,廖運周在孫一中和靖任秋的介紹下成了共産黨員,而他的任務是打入國民黨内部,獲得國民黨的實時動向。

1927年7月,廖運周正式從黃埔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炮團見習排長,一個月後的南昌起義中,廖運周任二十五師第七十五團參謀和警衛連長,南昌起義失敗後,廖運周輾轉于上海,南京等地。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廖運周回到老家廖家灣,第二年在中共中央的指派,廖運周在皖北籌辦學兵團,任國民黨第三十三軍教育副官,因種種情況,廖運周在兵團解散後又回到家鄉廖家灣,在這裡廖運周建立了黨支部,參加了阜陽和正陽關的起義。

1938年,廖運周率領部隊參加了台兒莊會戰,曾給予日軍沉重打擊,廖運周在此戰中身先士卒,他所帶領的部隊屢戰大功,自己的官職也得到進一步升遷。

因為廖運周哥哥廖運澤與黃維是黃埔軍校的同一期生,廖運周在中共中央的指揮下投入黃維門下。1938年,武漢戰役爆發,侵華日軍淞浦師團被中國軍隊包圍。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為了保證戰役能取得全殲日軍的戰果,薛嶽除令5個師南下堵口外,還令守軍收縮集中防禦面,廖運周帶領着656團和328旅旅長辛少亭趕到戰場前沿給日軍來個最後打擊。

此時的廖運周部隊剛在茨巴山襲擊了日本辎重隊,得知黃維的十八軍也駐紮在附近後,便帶着繳獲來的戰利品來拜訪黃維,雖然廖運周在哥哥的介紹下加入了黃維門下,但是兩人素未謀面。

黃維和陳誠一樣的做法,他們非常重視派系之間的關系,雖然兩人并沒有打過交道,但是因為廖運周哥哥和黃埔五期生的緣故,兩人越聊越投緣,成為黃維心腹的廖運周擔任了第110師師長。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潛伏并未一帆風順

有身份的人一定是比常人多一份不自然,在1939年,廖運周的過度頻繁的活動引起了國民黨高層的關注,他們懷疑廖運周是共産黨。

而後廖運周被調到31集團軍當大班長,在這裡,廖運周的一行一言都被嚴格監視着,這一年是廖運周潛伏工作最艱難的一年,但凡他有言行不一的時,他前面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會前功盡棄,為此廖運周減少活動,收起自己的光輝做一個小透明。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終于廖運周通過了為期一年的考察期,回到110部隊他想到一個計策,他要策反他110師的所有戰士。為此廖運周聯合110師内其他的地下共黨,在廖運周不斷地努力下,他拉攏了很多對共産黨有利的人才,最後整個110師的所有戰士都成了共産黨的未編制的編外黨員。

國民黨軍隊比共産黨多得多,是以還是存在着對共産黨的危害,他光是說服110師是遠遠不夠的,是以廖運周在等一個重要的機會。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在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廖運周看到了希望,11月初,蔣介石調動黃維兵團增援淮海戰場,而廖運周也在增援的部隊中。作為裝備精良,武器先進的黃維部隊對此次增援是勝券在握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黃維兵團成了共産黨第一目标。

此時廖運周需要事先謀略,才能幫助中共中央裡應外合,一同殲滅黃維兵團。在同月的24日,解放軍主動放棄南坪集,目的是讓黃維以為是解放軍打不過自己,進而放松警惕走進他們的包圍圈。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主動請纓

見此黃維繼續帶着部隊走進南坪集,落入解放軍提前埋伏的圈套中,而廖運周所在的85軍也已經離開蒙城,黃維兵團失去了後方補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黃維見情況不對,馬上找來廖運周商量對策,廖運周發現雖然解放軍已經完成了包圍,但是時間倉促沒能建好完備的防禦地。而此時的黃維想在解放軍沒有準備好時放手一搏,便想組織4個師的兵力去完成突圍。

而廖運周知道黃維的作戰計劃後,不管是解放軍是否做好準備,在面對裝備精良和重兵器下,一旦黃維發起突圍,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沖突包圍。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而廖運周在心急之下突然想到,這次是一次起義的機會,為此廖運周便主動請纓,做突圍的前鋒,此非常信任廖運周的黃維,讓廖運周帶着12兵團的先進武器完成突圍。

其實在突圍行動之前,廖運周就隻已經将計劃告知解放軍的指揮部,彼此約定,廖運周帶領的突圍部隊在胳膊上綁個白布,在解放軍的外合下,廖運周帶着先進武器回歸解放軍隊伍。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廖運周帶兵起義之是以不被發現,是因為臨出發前廖運周擔心會被發現,便和黃維說将18軍的主力師作為預備隊,等110師成功後在迅速跟進。110師在解放軍戰士的接應下,成功到達集結區,這次的起義圓滿成功。

廖運周起義的成功标志着黃維兵團的失敗,我軍部隊在12月初向黃維兵團發起進攻,最後黃維與一個副司令被俘,隻有胡琏突圍成功。

他是黃維手下的師長,起義後成開國少将,兩人相見時從不說話

小結:

新中國成立後,同在國民黨任職的廖運周和黃維兩人的結局不一,因為廖運周是共産黨潛伏在國民黨中的一員,在1955年獲得了少将軍銜。

而經過改造後的黃維接受了中共中央安排的職務,廖運周和黃維兩人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在兩人見面時,黃維或許心有芥蒂,不願再開口和廖運周說話。但他們為我國建設事業做出貢獻,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