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曲靖新聞(曲靖日報特約記者張麗麗徐章喜)近年來,宣威市天壩鎮積極探索産業轉型,支柱産業從"地下"向"地"發展,綠色生态産業取代了原來的煤炭産業,很多曾經廢棄的山坡,種植油茶後,現在變成了綠金"多壺"。

秋秋十月,正值油茶管護理季,在天壩鎮新民村油茶果苗圃基地,一株油茶苗長得好,村民們搶占了農管油茶苗。依托原有5660畝野紅花油茶和省農科學院油茶研究專家服務團隊的技術支援,新民村油茶果苗圃基地已培育出适合當地種植的高産品種。
天壩鎮新民村書記馬偉說:"我們的基地是通過邀請技術人員到山上選擇最優質的野生油茶種子,然後我們自己苗木,苗木也選用最優質的幼苗來嫁接,選擇我們當地最好的西南紅花油茶來嫁接,保證品種的高品質。"
由于油茶果實适應種植海拔特别強,可種植低至海拔400米至海拔2300米,且管理粗放,産值高,這給整體景觀"山坡陡谷深處"的新人民村注入了新的綠色"生命",目前新人民村共種植油茶2500畝。
"我們這裡陡峭的山坡,以前是種玉米、馬鈴薯,收入不多,現在政策好,村裡建了油茶果基地,種了油茶果樹,結果我們自己的收入,生活會越來越好。田壩鎮新民村村民馬偉祥高興地說。
一旦沙漠山變成了綠金"多壺",油茶種植不僅是幫助村民增加收入的好項目,也是解決很多村裡閑置勞動就業的問題。正在指導村民管理油茶苗的範全福老了,家裡無所事事,憑借年輕的苗圃技術和經驗,他一直在基地當經理,一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範全福說:"我們在這個地方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我在這裡做管理,油茶果種好,村裡綠化也變得更好了。"
天霸鎮最高海拔2533.9米,最低海拔1300米。目前,天壩鎮油茶種植涉及12個行政村(社群),已種植油茶25596.4畝,油茶果實可在3年内開花,5年左右達到果實豐富期,每畝産值可達到7000元左右。
天霸鎮黨委書記王邦平介紹:"油茶有三大優勢,一是生态優勢,它是常綠四季,适應性強,在沙漠山、荒漠坡、陡坡上綠化十分有效,二是經濟效益,每畝土地可種植110尾油茶,每畝可收獲1200公斤。此外,油茶果實的樹齡很長。三是可以發展鄉村旅遊,結合鄉村振興,油茶可以開春花,秋天可以賞花。這個行業既有經濟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有發展鄉村旅遊效益。"
接下來,宣威市天霸鎮将圍繞打造油茶之鄉的目标,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提高油茶種植管理水準,引進企業進行深加工,延伸油茶果産業鍊,讓山坡上充滿油茶,成為美國生态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