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在民國時期,國民黨中有不少家庭顯赫的人,何世禮就是其中之一。何世禮出生在富商家庭,他的父親可不是普通的富商,而是香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首富——何東。何東作為一名商人為社會做了很多好事,還獲得了英女王授予的爵士頭銜。

不過何東是英國人,帶有典型的香港印記,他的父親是荷蘭猶太人,是以是混血,自然何世禮也是混血。與父親不一樣的是何世禮雖然也是歐洲人的後裔,可是他自己的民族意識卻屬于中國,是炎黃子孫。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何世禮的這種民族歸屬感讓他和他父親的關系很尴尬。何世禮9歲那年有一次全家人一起見一位名叫麥士禮香港總督,在何東的九個兄弟姐妹中麥士禮一眼看中了何世禮,并直誇何世禮與衆不同。

何東也很高興,麥士禮給了何世禮一枚英國金币,并問他會不會以加入英國籍為榮,沒想到何世禮一點都沒有給這位總督面子,回答說:“我是個中國孩子,這沒什麼不好。”這讓父親何東很是頭疼。

但讓何東更不能想到的是,就是這個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兒子竟然還為不願意加入英國國籍而跟父親翻了臉,兩人竟然對簿公堂。結果連法院都支援何世禮的中國人身份,此事一出,所有的報紙都關注了他們,何世禮成了中國人樹立民族氣節的榜樣。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1923年何世禮陪同母親去南京修佛,常來巴結自己家的江蘇總督提出送何世禮進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何世禮正為怎麼能夠為民族效力發愁,江蘇總督的提議正中下懷,于是何世禮進入了軍校,在學校裡他為了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

不過南京的陸軍學院因為軍閥戰争而停止辦學,但何世禮從此不忘要當個軍人,回到香港之後他先後進入了英國胡列茲皇家軍事學院、英國勒希爾炮兵學校學習炮科,後來更是前去法國布魯爾炮兵專門學校繼續學習當炮兵。

何世禮正是在中國爆發中原大戰的1930年回到祖國,他看到中國在内外交困之際還在互相鬥争十分心痛,正巧閑置在上海的何世禮接到了吳鐵城介紹前往南京找何應欽或錢大鈞謀一官半職,可是何世禮想來想去卻沒有接受,其實他心裡另做了打算。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何世禮看好張學良,而且他對中國東北的形勢相當擔心,看着日本關東軍一天天的嚣張跋扈,何世禮十分渴望上戰場殺殺小日本的銳氣。于是他跑到東北求見張學良,結果張學良見到何世禮有一種相逢恨晚的感覺,得一良将,簡直是難求啊,今天卻送上門來。

何世禮給了張學良很多守東北的建議,張學良十分欣賞,并要何世禮做進階參謀兼炮兵副參謀長,實授上校軍銜的待遇,但是卻被何世禮拒絕,因為他想從頭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何世禮從連長和帶上尉軍銜做起,經曆了“九一八”事變,看到了不準東北軍抵抗,讓自己的軍隊差一點全軍覆沒并失守東北的慘劇,不過何世禮依舊頑強在軍隊中與日寇鬥争。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1934年何世禮去美國深造,學習的是美國的先進作戰技術,将來回中國武裝中國軍隊,不過西安事變那一年何世禮受到了牽連,何世禮認為西安事變為被逼無奈,但無論他怎麼認為自己也屬于東北軍的重要人物,他受到了解除軍職和受監視的處理,這使何世禮非常痛心。

心灰意冷的何世禮本來打算回家經商了,後來何世禮受到宋子文的賞識被任廣東鹽務管理局潮梅營銷局局長,何世禮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很多實事。七七事變使得全國一心抗日,何世禮終于等來了入軍報國的這一天,他再一次毅然決然的上了戰場。

在前線,何世禮參加了很多戰役,如淞滬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面對着日本人比自己先進得多的軍備,何世禮沒有氣餒,用生平所學提高軍隊戰鬥力,還動用父親和宋子文的私人關系,增加軍隊的先進軍備。

一中國人,在中國毫無話語權時,拒入強國國籍,和父親鬧上法院

後來何世禮在全球盟軍加入反法西斯鬥争後,負責和美國聯系補給等後方事務,極大的幫助了抗戰的勝利,日本投降後他也負責遣送日本移民等事務,何世禮還認為蔣優待日本俘虜的為民族所不容,以緻後來留下日本軍國主義複蘇的問題。

國民黨退居南京後,何世禮也在1956年回香港繼承家業去了,雖然當時他已經是聯合國軍事代表團首席代表,陸軍二級上将了。何世禮在晚年也一直主張一個中國的原則,他的愛國之心保留了一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