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提到水晶你能想起什麼?想必大多數人,都會将其與現代的玻璃器皿結合在一塊。倘若到了博物館,看到一個水晶器皿,上邊不寫哪朝哪代什麼藝術價值,真的就将其當做玻璃了。這也很好了解,古代水晶器皿太容易讓人有穿越的感覺了。馬未都就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在介紹馬未都的遼代水晶碗之前,先普及一下關于水晶的知識。水晶杯出現在古代,并不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杭州博物館藏有一件戰國水晶杯,由整塊優質天然水晶制成的杯子,也是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較大的一件。考古學界泰鬥蘇秉琦先生贊曰:“國寶!絕對的國寶!”戰國水晶杯因其獨特的曆史文化價值,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馬未都所藏遼代水晶碗,名氣雖不及戰國水晶杯,可造型現代猶如穿越,無不令人歎為觀止。下圖所示的水晶碗,看着熟悉嗎?實在像極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玻璃碗,你無法想象這是遼代的水晶碗。根據馬未都的介紹,這件遼代水晶碗為水晶質地,造型四瓣花口式樣。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水晶在古代屬于玉器範疇,硬度在和田玉之上,更難加工琢磨成形。水晶在古代本就是貴重材料,能夠使用的群體也是非富即貴。《潛确類書》雲:“水精,千年冰也”古人對水晶的認識,總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可見,水晶能夠成為古玉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材種之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再加上,古代缺乏現代機械加工工藝,全憑手工去打磨,可想而知工匠想要打磨出四瓣造型有多麼的不容易。從上邊若隐若現的裂痕,還有那縫隙中的土,不知道這個水晶碗經曆了怎樣的九九八十一難。馬未都進一步指出,這個碗不僅将碗身磨制出了四瓣造型,底足處也做成難度極大的圈足。由此可見,遼代玉器制作水準也代表了當時的技術水準。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退一步說,四瓣花口式樣多見于中原地區,側面也說明了遼國在征服北宋的時候,也在融入到中華文化之中,展現了遊牧政權的開放與包容。一言以蔽之,遼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時,也逐漸被同化。令人感慨萬千的是,遼國後期極為腐敗奢華,追求一個雍容華貴。金國興起之後,遼國沒多久就滅亡了。從一個簡簡單單的水晶碗,也能夠看出一個王朝興衰史。

馬未都有一個遼代水晶碗,造型現代猶如穿越,具體價值未曾示人

關于遼代水晶碗的具體價值,馬未都未曾示人。别說價值幾何了,就連來路都沒說清楚。這不像馬未都的其他藏品,總能說幾段故事性極強的撿漏秘史。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馬未都既然說是遼代的水晶碗,也必然有他的道理。隔行如隔山,外行看就是一個豁口的玻璃碗,貌似沒什麼價值。術業有專攻,還是不要用外行的眼光,随意去質疑内行的水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