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要說三國,是曆史上有着濃重色彩的一段時期,那時群雄割據,出了很多英雄豪傑,他們都想建立大業,完成統一,在互相争鬥了幾十年中,最終由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三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他們最終進入決戰期時,不料真正的赢家卻是一直在幕後的司馬懿,最終由他的孫子司馬炎統一天下,建立了晉朝。那為何作為晉朝的奠基者司馬懿卻不稱帝呢?在臨終還囑咐他的兒子司馬昭四個字,在他聽懂後吓得至死也不敢稱帝。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司馬懿劇照

這還要從司馬懿時說起,他從小博覽群書,聰明有大略,而那時天下大亂,曹操正是用人的時候,他注重人才,在得知司馬懿是一難得的軍師後,就想将他派來為自己所用,但因為曹操出自宦官家庭,身份不光彩,是以他就裝作生病,進而拒絕。而曹操那多疑的性格,豈能瞞得過他,于是就派刺客還威脅其家人的性命,這時司馬懿無奈下,隻好答應了他前去赴任,曹操就将他安排給了兒子曹丕,在他身邊輔佐。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司馬懿和曹操劇照

那時曹丕和曹植正在争奪世子之位,曹植又是一非常有才華的人,并且身邊有楊修輔佐,曹丕本身覺得自己相比起來有些弱,但自從司馬懿來到身邊,他之後信心十足,并且在司馬懿的指導下大放光彩。司馬懿為他前後出謀劃策,告訴他不用刻意去研究曹操的考核,每當有任務時盡力完成就好,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多拿戰功,做出實際的有效成績并且結交軍中将領。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曹丕劇照

曹丕在他的上司下,做得十分出色,并且結交了一大批将領還得到了他們的支援,雖然那時曹操心中傾向于曹植,但還是最終确立了曹丕為繼承人。在他即位後,司馬懿更是如意春風,在曹丕的重用下,擔任了尚書令一職,為國出謀劃策,成為了文官的首領。在曹丕死後他又繼續輔佐曹睿,但那時諸葛亮領兵攻打進來,當時也隻有司馬懿能與之對抗,是以就派他去西線迎戰,也是從那時開始,他接觸到了軍隊,掌控了軍權。逐漸為做自己日後掌權鑒定了基礎。而他抗戰的政策就是一個字,拖。成功抵禦了諸葛亮的部隊,還将西線的軍隊清理一遍,徹底成為了自己的私軍。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司馬昭劇照

當他回朝時,曹睿早已經對他沒有任何辦法,完全拿捏不住他,在曹睿死後,他就發動了政變,成為了最高統治者,但他一直沒有稱帝,原因是因為他信奉儒家思想,如果他稱帝,就落得個造反的名聲,在史冊上也會有自己的一筆黑曆史,名聲就會變差,是以在臨終時就大喊:慎之、慎之。其實就是在叮囑司馬昭一定不要稱帝,否則就會留下罵名,而當司馬昭聽後,了解了他的意思,是以一輩子隻做了一個魏臣,盡管那時司馬家早已是真正的實際統治者。而他把這個大業最終留給兒子,最終司馬炎稱帝,實作了全國統一。

司馬懿臨終叮囑兒子四個字,他聽後,至死也不敢稱帝

司馬炎劇照

司馬懿的一生可以說是很強大的,他一生的對手有曹操、諸葛亮等,但他從未在這些人面前留下過任何破綻,他心思缜密,城府頗深,在所有人死後他才突然發難,成為赢家,這樣的大智大略值得人敬佩。

參考文獻:《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