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随着咱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出門旅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自然是不少人的首選旅遊勝地,既然來到北京,那就一定得去爬長城、遊故宮、逛胡同,今兒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關于北京故宮的一段故事。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衆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代帝皇所住之地,坐擁72萬多平方米的土地,現存房屋8000餘間,大小宮殿70餘座,為了滿足宮中成千上萬人員的生活需求,故宮的設計者早就安排了70多口水井,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多年來根本就沒人喝裡面的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1個原因:皇帝看不上井水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清稗類鈔》中記載:“若大内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意思是紫禁城裡的人要喝的是“玉泉山之水”。話說當年乾隆帝遊山玩水,來到了玉泉山,嘗到了這裡的泉水,覺得清冽甘甜,渾身舒暢,加上老百姓們添油加醋,表示他們的“玉泉水”喝了可以延年益壽。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乾隆帝當即心動,命人打造專車,每天從山上運“玉泉水”到皇宮飲用。這一拉,就是200多年,甚至當年末代皇帝溥儀每天喝得都還是“玉泉水”。

當然了,這高貴的“玉泉水”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飲用的,根據史料記載,泉水的配置設定有嚴格的比例,皇帝每日50桶;皇子公主以及嫔妃每日25桶,至于等級低下的太監宮女,就隻能喝井水了,不過好在嫔妃們的用水有富餘,偶爾也會賞賜給他們。

第2個原因:怕人在井水裡投毒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愛看清宮劇的朋友肯定不少,對“宮鬥”應該也有一定的了解,為了奪得皇帝的寵愛,給對方下毒、使絆子簡直如同家常便飯,故宮裡水井那麼多,又沒人看管,想往裡下毒簡直是輕而易舉,誰敢随便喝裡面的水?

第3個原因:害怕井中“冤魂”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在故宮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内,有一口非常出名的水井,名曰“珍妃井”,關于它,還有一段可怕的過去。

珍妃是光緒帝最喜歡的妃子,她美麗大方且性格活潑,給這個沉悶的皇宮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思想頗為進步的她後來甚至支援光緒帝變法,這一切的一切,都被慈禧太後看在眼裡,她直接用計把珍妃打入冷宮,折磨她的精神。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後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後慌忙出逃,但她仍然沒有忘記“可惡”的珍妃,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的荒唐理由逼着珍妃投井自盡,性格剛強的珍妃自然是不願意,于是太監崔玉貴直接把她扔進了井裡,并且丢進幾塊大石頭,活活砸死了珍妃,可憐的珍妃在這口井裡泡了一年多……

故宮裡的下人們認為,珍妃不過是紫禁城這個龐大的“金絲籠”裡的其中一個犧牲品,誰知道還有哪口井裡泡着哪個妃子呢?

清朝老太監回憶: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原因令人後背發涼

綜上所述,便是人們不敢喝故宮井水的原因,當然了,這些井也并非一無是處,平時太監宮女們會用井水來打掃衛生、洗衣服啥的,它們還有一個大用處,那便是滅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