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要說曆史上給最著名的太監,很多人會提到趙高、高力士、李蓮英等人。由于太監的身體殘缺,很多太監都有陰暗的内心,中國曆史上時不時便有一個太監跳出來幹預朝政,成為著名的奸臣。不過,好的太監也并不少,比如說鄭和、蔡倫。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除了這幾位非常出名的太監外,還有一個太監雖然沒有在曆史書上留下姓名,但“最善良的太監”這一稱号,他拿着當之無愧,因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與自己被殺死的風險,救下了一千多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就是張居翰。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經提到過“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将他視為自己的學習榜樣。那麼為什麼張居翰敢于挑戰權威,篡改聖旨呢?

張居翰是唐末五代的重要宦官,出生于857年。沒多久後,被張從玫收為養子,由此走上了政治生涯,成為了唐僖宗身邊重要的宦官。因為辦事認真,做事仔細,且不與人結黨營私,唐懿宗還賜給了他绯色的衣服以示嘉獎。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一段時間後,他被派到幽州去監督軍事,與當幽州的長官相處得很愉快,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保全了一命。當時唐懿宗決定要把它調回去,但是幽州的長官因為不舍得他,便上旨請求将他留下。皇帝一看他們情誼深厚,心想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便同意讓張居翰留下來。

沒想到903年到了 ,朱全忠上書要皇帝将宦官們的職務都剝奪,甚至要将這些宦官殺掉。幸好張居翰沒有回到宮廷,劉仁恭把他藏起來,假意将他殺掉了,張居翰才逃過一劫。經此一役的張居翰隐居下來後,正好遇到大戰爆發,劉仁恭将他借給了李克。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張居翰憑借着卓越的能力,在大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克見他如此能幹,便不願以把他還給劉仁恭,于是張居翰便在李克麾下指揮作戰。然而,五代時期,戰亂頻發,一次又一次的戰争,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成王敗寇,李克病逝後,他的兒子在一場又一場的厮殺滅掉了梁國,923年正式登基。

三年後,王衍叛亂,李存勖非常生氣,派了一堆人去鎮壓。王衍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無力抵抗,便審時度勢投降了。李存勖感到很高興,許諾會給他們封地,沒想到等王衍一行人來到了京城,正好遇到李存勖即将禦駕親征。一些大臣們感覺到危機四起,認為如果不殺掉王衍的話,很有可能會亂上加亂。李存勖一想确實也是,迅速地寫下了谕旨,派人去下達誅殺的指令。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張居翰這時候正好複查诏書,他認為皇帝明明答應了,再出爾反爾,一來會惹得民心渙散怨聲四起,讓天下不敢歸心;二來也實在是不符合天理。于是,這時的他故意念錯聖旨,将诏書上的行改為了家,變成了隻要殺掉王衍一家。

古代最善良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個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而皇帝和下令的宦官也并不知道張居翰這麼大膽,更巧的是李存勖因為戰亂自顧不暇,根本沒法分出心思來看诏書是不是真正實施了。因而張居翰保全了一千多個人的性命,止住了沒有必要的殺戮。做了善事的他算是正人君子,正所謂“善有善報”,他人生中做的善事也回饋到了他自己身上,928年,他因病去世,一共活了71年,算得上古代罕見的長壽老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