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冰上芭蕾”的花樣滑冰運動結合了冰上運動的力與美,除了要掌握冰上技術,對運動員的藝術表現力有極高的要求,是以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北京冬奧會上,花樣滑冰共産生5塊金牌。花樣滑冰是冬奧會中唯一進行表演滑的項目,在閉幕式當天,首都體育館“最美的冰”上,将上演一場群星荟萃的唯美表演。
競賽日程:群星亮相與中俄大戰
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項目共設5個小項,按照賽程順序分别是團體賽、男子單人滑、冰舞、女子單人滑和雙人滑。比賽從2月4日開幕式當天上午開始進行,直至2月19日産生最後一枚雙人滑金牌。2月20日閉幕式當天中午将進行表演滑。
包括中國隊在内的10支隊伍進入北京冬奧會花滑團體賽的名單。團體賽短節目/自由舞的比賽按照男單、冰舞、雙人滑和女單的順序進行,自由滑/自由舞的比賽則按照雙人滑、男單、冰舞和女單的順序進行,以成績總分進行排名。這塊金牌将于2月7日産生。
除團體賽将在三個比賽日決出金牌外,另外4個小項均在兩個比賽日決出金牌,先進行短節目/韻律舞的比賽,進入第二輪的選手再進行自由滑/自由舞的比賽。這4個小項的金牌将分别在2月10日、14日、17日和19日産生。
由于與短道速滑共用一個場館,一個項目比賽結束後需要進行場地轉換,是以在冬奧會賽程中,花滑與短道的比賽通常交替舉行。除雙人滑項目選手需要連續兩天進行比賽外,另外4個小項的選手在兩輪比賽之間均可獲得1至2天的休息時間。
發展格局:中日入局 打破歐美長期壟斷
北京冬奧會花滑比賽共有32個國家、地區和協會拿到參賽名額,其中俄羅斯奧委會拿到12個席位,是唯一拿到12個滿額席位的隊伍。美國拿到11個參賽席位,加拿大和日本各收獲8個席位。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參賽資格根據各代表隊在4個單項中最好成績的積分之和确定,最終10支獲得資格的隊伍中,6支來自歐洲、2支來自北美,還有中國和日本兩個亞洲國家,不難看出花樣滑冰目前在全球的發展格局。

日本男子單人滑選手羽生結弦
花樣滑冰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随後相繼在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迅速開展。在1908年倫敦夏季奧運會上就被列為了比賽項目,并很快成為歐美國家的優勢項目。
在前四屆冬奧會中,花滑項目的金牌全部由歐洲選手獲得,直到1948年聖莫裡茨冬奧會,男單和女單金牌分别被美國選手和加拿大選手獲得,北美選手開始登上冬奧會花滑最高領獎台,并開啟了歐美選手的“擂台賽”,在其後54年裡,冬奧會花滑金牌全部被歐美選手瓜分。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奧會上,美國選手在花滑單人項目大放異彩,不僅包攬了男單全部獎牌,而且還獲得了女單冠、亞軍。美國名将坦莉·奧爾布萊特在本屆冬奧會一戰成名,她在幼時因脊髓灰質炎而瀕臨全身癱瘓,采用花樣滑冰作為治療手段并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的經曆被廣為傳頌。
1964年因斯布魯克冬奧會,前蘇聯選手首次奪得雙人滑金牌,開啟了對這個項目長達46年的壟斷,直到2010年一對中國選手登上了最高領獎台。
同樣在因斯布魯克,1976年冬奧會冰舞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前蘇聯展現了對這個項目的明顯優勢,連續兩屆冬奧會斬獲金牌。1984年,花樣滑冰的老牌勁旅英國隊大放異彩,托爾維爾和迪安這對冰舞組合征服了所有裁判,以藝術分滿分捧冠而歸。
2006年後,冬奧會花滑最高領獎台上開始出現亞洲人的身影。當年的都靈冬奧會,日本女單選手荒川靜香獲得金牌,成為第一個染指冬奧會花滑金牌的亞洲人;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女單金牌易主,接棒人是南韓選手金妍兒;申雪/趙宏博在連續兩屆冬奧會獲得銅牌後終于一嘗金牌夙願;2014年,年僅19歲的羽生結弦奪得索契冬奧會金牌,成為亞洲首位冬奧會男子單人滑冠軍,并在4年後蟬聯。北京冬奧會,他将向冬奧會“三冠王”稱号發起沖擊。
中國現狀:雙人滑具有金牌競争力
從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姚濱搭檔栾波參加雙人滑比賽,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15歲的陳露得到女單第六名,其後在1994年和1998年兩奪銅牌,為實作冬奧會獎牌零的突破,中國花滑運動員在艱難中起步,在挫折中成長。
2002年申雪/趙宏博在鹽湖城冬奧會上獲得一枚銅牌,并在當年的日本長野世錦賽上奪魁,成為第一對榮登雙人滑世錦賽冠軍寶座的中國組合。随着龐清/佟健、張丹/張昊的不斷成熟,中國花樣滑冰隊在雙人滑項目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優勢。2006年都靈冬奧會,中國不僅首次拿滿3個雙人滑單項資格,同時三對組合全部跻身四強,張丹/張昊、申雪/趙宏博站上領獎台;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申雪/趙宏博以216.57分奪取冠軍,拿到中國花滑曆史上首枚冬奧會金牌,終結了俄羅斯人對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長期壟斷。龐清/佟健獲得亞軍,張丹/張昊排名第五,這是中國花樣滑冰隊雙人滑的巅峰時刻。
隋文靜、韓聰正在北京首鋼國家冬訓中心進行最後的備戰。圖/張昕
随着這一批運動員退役,中國雙人滑進入一段青黃不接的低谷。花滑隊整體也在經曆成長陣痛。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國花滑顆粒無收後,隋文靜/韓聰成為新的領軍人物,2018年平昌冬奧會僅以0.43分之差獲得亞軍,令人扼腕。
中國花滑在北京冬奧會獲得了2個自由滑、1個冰舞、1個男子單人滑和1個女子單人滑共5個單項名額,以及團體賽參賽資格。目前已确定由隋文靜/韓聰組合、彭程/金楊組合以及王詩玥/柳鑫宇組合參加雙人滑和冰舞的比賽,男單和女單的參賽人選将在1月中旬5場隊内選拔賽全部結束後按照選拔規則确定。
隋文靜/韓聰組合在擺脫傷病困擾後漸入佳境,北京冬奧會他們的目标是向金牌再次發起沖擊;彭程/金楊組合在平昌冬奧會上未能進入自由滑,之後卧薪嘗膽,已經成為雙人滑的“雙保險”。冰舞在我國起步較晚,王詩玥/柳鑫宇在北京周期進步明顯,力求有所突破。金博洋在平昌冬奧會創造曆史,獲得男單第四名,但在北京周期起伏較大,現在正在為争奪冬奧會入場券努力。中國女單在國際賽場上競争力相對較弱,朱易、林姗和陳虹伊在選拔賽中各有千秋,正在競争唯一的女單冬奧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