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關公 結善緣 學關公 行鴻運
一代曆史文化名人,一個文化傳承景區,國家級AAA景區———s華陰關帝廟,坐落于華陰市嶽廟步行街東段,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間經群眾多次籌資修葺,至民國時形成規模,占地約50餘畝。
廟宇坐北朝南,由山門、東西配殿、正殿、東西偏殿、後殿幾部分組成。建築上磚雕、彩繪等表現形式密布。院内立“忠義”石牌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間,此坊四柱三門,型若"山"字,仿木結構,用柱、枋、梁、枋版組合而成,通體精雕細刻着人物、山水、鳥獸等浮雕,具有較深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研究價值。
2014年6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2015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華陰關帝廟的建成開放,不僅是文物保護和關帝文化的融合,更是文物與旅遊的共赢發展。關帝的廟宇是中國最多的廟宇,由此承載和延展的關帝文化廣布人世深植人心。華陰關帝廟,作為衆多廟宇中的一座,以文物保護管理為主旨,以弘揚和傳承關帝文化精神為核心,在傳播曆史傳統文化主流價值的同時注入了開放的時代精神,絡繹不絕的香客和遊人,使之成為了西北最大的關帝祭祀場所,廟内香火鼎盛、廟事興旺。
關帝文化所呈現的“忠、勇、仁、義、禮、智、信”道德精神,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精髓。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關帝一直被推崇為中華道德楷模,并成為中國社會長期以來朝野上下共奉,三教九流同尊的神聖偶像。“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釋稱佛,儒稱聖,道稱天尊。”關帝奇迹般超越時代和曆史,由人而神,由神入聖,同時,超越宗教和民族,由海内而海外,成為世界各地皆有香火奉祀的一種特殊且普遍的信仰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