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代錢币的傳世數量是遠小于清代錢币的,前幾年清錢暴漲,已有先見之明的藏家開始收藏明錢,果不其然,這兩年明代錢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再攀高峰!相信随着明錢的開發,這也是一片潛力巨大的市場~

明錢的特色就是名品較多,尤其是背字、背記值、背記地的版本特别多,非常好識别,新手也能一眼看出來,是以成為熱門也是很自然的了。不過很多名譽版存世很少,赝品泛濫,沒把握的不要輕易購買裸币。

下面為泉友介紹下大明的鑄币及參考價格:

大中通寶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至1367年)大中通寶鑄于應天府(今南京)的錢币。元末開始鑄造“大中通寶”。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模發行。面文“大中通寶”楷書對讀,有光背、背記值、記地等,記地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凡九種。

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種,大中通寶鑄造精美種類繁多,曆來受藏家歡迎,不同品種多寡懸殊,普通小平品種一般的在260元以上。

較為少見的有折十光背,折二、折三背豫,折五背浙,折十背濟十,小平背右廣,折十背北平十,市場價格均在5000元以上,極美品已然破萬。

較稀見的有折十背桂十、折十背鄂十,市場價格均在1萬元以上。

較罕見的有背濟系列(濟十除外)、背福系列、背京系列(京十除外)、背廣系列(小平廣除外)、背北平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桂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鄂系列(鄂十除外),市場價格一般在3萬元以上。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大中通寶”背“豫”折五

洪武通寶、大明寶鈔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1398年)鑄。

價格一般的是30元左右,洪武通寶形制基 大中通寶,不同是增加了記重系列,也分五等,較為常見,較稀見的品種有折二、折三、折五光背,背三福、背五福、折十背鄂十,折十背桂十,市場價格在1~2萬元。

較罕見的品種有折三背三、折五背五、背京系列(京十除外)、背北平系列(小平、折十除外)、背二福、背濟系列(濟十除外)、背廣系列(小平廣除外)、背鄂系列(鄂十除外)、背桂系列(小平、折十除外),市場價格均在3萬元以上。

大明寶鈔是明朝官方發行的唯一紙币,該紙币貫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當時缺銅,于是明洪武七年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并于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大明寶鈔印框高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币。

寶鈔分六等:壹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價格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但由于當時紙質較差,大明寶鈔難以耐久,且明代紙币隻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緻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币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以失敗告終。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洪武通寶”一組四枚

永樂通寶朱棣永樂六年(1408年)始鑄。面值有小平和折三兩種,永樂通寶小平市場價格在40元左右,美品也才80元左右,原因是發行量巨大,在周邊國家都有流通過。而背三錢為孤品,風格類似洪武通寶背三錢,現藏上海博物館,價格就不用估了。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代永樂通寶異書

宣德通寶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開鑄“宣德通寶”,錢制沿永樂成規,皆為小平錢,光背無文,真書直讀,版别較少,傳世量少于永樂錢。價格一般的在200元,極美品500元左右。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嘉靖通寶嘉靖(1522年-1566年)年間鑄造。"嘉靖通寶"是方孔圓錢,仿洪武錢制,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一兩。嘉靖通寶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鑄嘉靖通寶存在銅色偏白現象,即所謂白銅錢。小平價格一般的在200元以上。折二背“二錢“,折三背“三錢”,折五背“五錢”,折十背“十一兩”都是大名譽品,幾萬幾十萬,市場上基本見不到。

弘治通寶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兩京及各省錢局開鑄“弘治通寶”錢,定制每文重一錢二分,并規定了每年的鑄額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戶部調查各地鑄造“弘治通寶”的情況,各地所鑄僅為計劃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鑄。前後鑄期不足四年。版式為小平錢,光背。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較少見,市場價幾千上萬。弘治通寶存世量較其他明代錢币為少,制作不精,文字粗拙,一般品在300元左右,極美品2000以上,差價非常大。另有一種折十大型錢,可能是初鑄的試樣錢,價值連城。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代弘治通寶一組八枚

隆慶通寶明穆宗朱載垕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始鑄,皆為小平錢,文字端正,鑄工精美,重一錢三分,曆來受藏家所喜隆慶時期兩京鑄錢僅二萬貫,傳世甚少。是近段時間漲幅最大的明錢,普通小平就已達到3000以上,美品5000以上,極美過萬,碰到可别錯過!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隆慶通寶”一組兩枚

萬曆通寶明神宗萬曆年間(1576~1620年)鑄。鑄工精美,版式繁多僅背字就有數種之多,還有各種紋飾版别。價格普通小平幾十塊錢,背公、背四決、大字版等價位在1200~2000元左右,折二、背上月、背天、京版大樣等名版價格已過5000元,小字雙點通版價值過萬,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代萬曆通寶折二一組三枚

泰昌通寶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鑄。泰昌為明光宗年号,但光宗在位極短,未能鑄錢,其子熹宗于天啟元年先補鑄其父年号“泰昌”錢,稱“泰昌通寶”。泰昌通寶小平存世遠少于天啟通寶,目前市場價格在600元以上,極美品過千。背星、月紋市場價格在1200元左右,有一種“心泰”版,稀見,市場價格過萬。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代泰昌通寶

天啟通寶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年)鑄。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種。還有數種背字紋飾等,鑄工精美講究,版式繁多,備受藏家追捧,普通的在數十元不等,精品版别背十一兩等在數千乃至數萬不等。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明 天啟通寶 背 府 折十

崇祯通寶明毅宗朱由檢崇祯年間(1628~1644)鑄,崇祯通寶小平光背為最常見品一般在十元左右,背上星,背戶、工、局、季、江、貴、新、滬、重、加、乙、戊、己、捌、一分等均常見,市場價格在百元左右。

背嘉、丁、八等稀見,市場價格在2000元左右。

背京、行、四手、旨、新錢等罕見,價格均在1萬元以上。

折二除背星及背二外均稀見,其中背季二、敕二罕見,市場價格在2萬元以上。

折五型背戶五、監五較常見,市場價格在500元左右。

背工五少見,價格在3000元左右。

折十型罕見,有光背、背壽兩種,市場價格在5萬元以上。

另見背十二兩拓片,如為真品,則為明錢大珍。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崇祯通寶”折十

南明及之後的錢币就不介紹曆史了,前面的文章都有寫過,直接大緻說一下市場價位。

永昌通寶小平500以上,極美過千,折五、小平西安版等在1500到2000元左右。

大順通寶有光背和背“工”,“戶”,“川戶”等字樣,發行時間短,如今存世量不多,光背相對較多,“工”,“戶”價格在兩三千元,背川戶價格過萬。

西王賞功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鑄有“西王賞功”大錢,分金、銀、銅三品,以獎勵有軍功者,存世極罕見。上海博物館有館藏,都是價值幾十萬上百萬的珍品。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弘光通寶版别比較複雜,分為小平和折二兩種。小平有光背、背上星、背上鳳字三大類,價格幾百元,折二光背十分罕見,據說傳世僅一枚。折二弘光通寶背右鑄一“貳”字也稀少。

隆武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大多幾百元,此外還有“隆武通寶”鐵錢,較為罕見。

大明通寶皆為小平錢,分為背有文及背無文兩類,光背千元以上,背戶、背帥等數千元,背工過萬

永曆通寶有小平,折二、及背文五厘、一分四等錢。大多幾百元到千元左右,潛力品種。

興朝通寶和上面類似大多幾百元到千元左右,潛力品種。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裕民通寶

“三藩錢”,利用通寶有光背、背厘、背二厘、背五厘、背一分和背壹分等版,大多價值幾十元到百元左右。昭武通寶分小平,折十兩種,小平楷書錢較多,光背常見,也有背”工“者,小平篆書則少見,折十是篆書大錢,背“壹分”,篆書古拙,制作精良。洪化通寶分光背、背工、背戶三種,一直流通到民國初年,價值幾十到百元左右。裕民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五;小平有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壹錢“或”浙一錢“相對較少;”三藩錢“在清代錢币收藏體系裡也是可玩性較高的一類,相對簡單容易收內建套。

明代錢币大全及價格參考~

整編資料可能有不足之處,請泉友斧正,古錢币很難準确定價,隻能作為一個參考。随着明錢的開發,越來越多的潛力品種即将發力,對明錢有研究的藏友不妨多收藏些好品噢~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