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江口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戰略對決,大唐一戰就将日本打的得服服帖帖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非常仰慕唐朝文化,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對唐朝的這份仰慕是被打出來的,這就是白江口之戰,日本經過此戰後,是徹底地對唐朝折服,不斷的派“遣唐使”到唐朝學習各種知識。而白江口之戰,其實也是中日之間有記錄的第一次大戰。

白江口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戰略對決,大唐一戰就将日本打的得服服帖帖

隋唐時,在屁大點的北韓半島上有三個國:高句麗、百濟、新羅。這三國家彼此之間争戰不休,做為他們共同的老大唐朝,自然就要出面調解。但這三個國家裡偏偏有個刺頭,那就是高句麗,經常與唐朝對着幹。唐朝不讓他打新羅,他偏打,還經常聯合百濟一塊欺負新羅。唐朝看這兩小弟實在太不聽話,于是就出兵教訓這兩個不聽話的小弟,要用刀與劍感化高句麗與百濟,讓他們知道和平(聽話)的重要性。

在這裡必須多說下,高句麗與南韓自認的祖宗“高麗”沒有繼承關系,是以南韓也别天天嚷嚷高句麗是他的。

白江口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戰略對決,大唐一戰就将日本打的得服服帖帖

660年,不聽話的百濟被唐朝和新羅聯軍一舉滅亡,唐朝在百濟直接駐軍,打算用“王化”教導百濟,好讓百濟的子民也能沐浴“天朝皇恩”,然而百濟的王子扶餘豐卻不聽話,非要跑到隔壁家倭國(也就是日本)瞎串門,還與倭國聯合,妄想将百濟複國,阻止百濟子民接受“王化教育”,這種逆潮流大勢的行為自然要被譴責,唐朝表示倭國敢搗蛋就一塊揍。

然而看不清天下大勢的倭國(日本),不但不了解唐朝的良苦用心,還毫無自知之明的派了一千多艘船來幫助百濟的殘餘勢力。對小小的倭國,唐朝能怵嗎?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唐朝集中一百七十艘戰艦應戰。

白江口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戰略對決,大唐一戰就将日本打的得服服帖帖

雙方在白江口展開了中月曆史上的第一次大戰。日本海軍一千多艘船一擁而上,對着唐軍戰船就過去了。表面上看日本船多人多,好像占盡優勢,但曆史早已經表明戰争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唐軍很快就讓這些日本海軍知道了什麼叫做代差與絕望。

日本船小人矮,面對高大堅固的唐軍戰艦,日本海軍就連接配接船肉搏都做不到(船太低,跳不上唐軍的船)。而唐軍則在高大的戰船上從容的對着日本海軍射出如雨的火箭,日本人在海上連躲都沒地躲,唐軍四戰四捷,直接就将一萬多日本海軍沉到海底喂了魚。

白江口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戰略對決,大唐一戰就将日本打的得服服帖帖

白江口之戰是中日之間第一次大戰,經此大敗的日本藏起了那顆不安分的心,開始老老實實的向唐朝學習,甚至恨不得把唐朝的制度都搬過去,其後将近一千年的時間,日本再也不敢打中國的主意。

明朝萬曆年間,也許是九百多年的時間讓日本忘記了當年白江口之戰的疼,又一次打中國的主意,結果被明軍直接打了回去。日本這次老實了兩百多年,直到甲午才再次趁着中國虛弱發動戰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