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從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說起了。

在中國曆史上,皇上和太子或兒子的關系,曆來非常奇妙。皇上老了,還死抓着權力,兒子頭發都白了,卻還是太子,如何能相安無事?這種現象有許多,最著名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

就說太子二阿哥胤礽,他是公元1674年出生,結果在1675年,就被康熙立為太子了。也就是說,他剛一歲時就确定了太清接班人地位。可哪料這太子一當就是近四十年,以至于胤礽多次抱怨:“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這可不是小編胡說,而是明明白白記錄在史冊中的。是以,也難怪康熙“烙大餅”一樣,對胤礽是兩立兩廢,他這句話,分明有“咒康熙早死”的意思。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皇上的兒子卻太難當。在權力面前,父子反目,毫無骨肉親情的悲劇一再上演,“九子奪嫡”為何鬧得那麼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熙想要點體面,存一點親情,奈何兒子們洶洶,搞得一地雞毛。

好在康熙頂住了,選出了一位合格的接班人,這就是雍正!若無雍正,也就不會有康乾盛世,這幾乎是公認的。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雍正恰好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用他13年的玩命奮鬥,連接配接起來“康乾盛世”,他卻似乎深藏功與名,被忽略了——隻因他的“藥”下得太猛!當然,康熙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給雍正留下了一個大難題,這就是以八爺為首的“八爺黨”。

早在“九子奪嫡”期間,雍正就知道八爺的厲害,自太子和大阿哥出局後,八爺一度碾壓雍正,搞得雍正灰頭土臉。雖最終險勝了八爺,可八爺黨成員,十四阿哥胤禵,卻又站了出來。這胤禵可是雍正的親弟弟。

于是,又搞得雍正是上不去下不來,畢竟皇上最需要“體面”的,但雍正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最終也顧不得體面了,幾個兄弟圈禁的圈禁,流放的流放。故而雍正堪稱是吃盡了“兄弟們的虧”,他深知兄弟阋牆的危害。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他雖不敢,也不能指責老爸,可這杯“兄弟的苦酒”實在是給了雍正,刻骨銘心的傷害。須知雍正雖是皇上,同時也是當爹的,所謂最苦莫過父母心。凡父母遭受的苦難,都不希望子女,再重演一遍,這是人之常情,雍正也是如此。

雍正,共有10個兒子,分别是:弘晖、弘昐、弘昀、弘時、弘曆、弘晝、福宜、福惠、福沛、弘曕。

咱隻說幾個重要的。

嫡長子弘晖8歲病死。次子弘昐早夭,故而未被排序。老三弘昀10歲時病死。

八子福惠,據乾隆回憶,最被雍正喜愛,甚至乾隆都坦言,若是他能活下來,自己能否接班都是個未知數。

除了這四人外,如今被熟知的便是:弘時、弘曆、弘晝。

弘晝是著名的荒唐王爺,老早就用實際行動表示:天下大事跟我沒一毛錢關系,皇位算個球!

是以對于雍正來言,就剩下了弘時、弘曆這兩個兒子,可擔大任,但皇位就一個,給誰?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最終給了弘曆,也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

這裡先辟個謠,說康熙一見乾隆就驚得放下酒杯,純屬過度解讀。當時由于康熙被九子奪嫡鬧得疲憊不堪,是以雍正這才請他來雍王府放松。兒孫繞膝,對老年人來言從來都是最大的愉悅。是以,這才讓乾隆前來。

康熙是當爺爺的,見到親孫子,他可能還端着皇上大哥的架子嗎?自然連忙放下酒杯,眉開眼笑看着寶貝大孫子——沒啥大不了!但這一幕,卻給了乾隆深刻印象,是以他才追憶爺爺康熙時,說了這麼一句。哪料卻被過分解讀,以至于成了“雍正隔代指定乾隆”的證據。

康熙連自己兒子都搞不定,哪還有啥閑心隔代指定乾隆?

是以乾隆能接班,一則是他的确出色,二則就是,他哥哥弘時犯下了大錯,被雍正給“削除宗籍”,随後便離奇死掉了。

這就是本問題的答案,雍正臨死前賜死的那個人,便是弘時!不過,筆者強調一下,弘時是否是被雍正賜死,未有定論,但筆者卻是支援這一說法。

而關于弘時被削除宗籍,卻有定論,那就是跟八爺黨關系過密!

雍正臨終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60年江山,獨背千古罵名,他是誰?

站在雍正角度來言,這可謂是屈辱!先是親弟弟,如今是親兒子,也難怪雍正最終不要“體面”了,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是以,雍正的新政唯有乾隆能執行下去,這是對大清有利的事。故而弘時就必須要死,決不能留給乾隆處理,康熙留下八爺黨的教訓太深了!

雍正這個爹,當得太苦,親手除掉親兒子弘時,自己背上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穩當皇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