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天恩,1922年出生在山東省泰安市,五嶽之尊泰山腳下,是典型的山東大漢,綽号範大膽、範老虎。

範天恩團長老年接受采訪
範老虎1938年就參加革命了,不過前線作戰機會不多。1950年範天恩才當上了38軍112師335團的團長,就被拉到了北韓戰場,是實打實的“菜鳥”團長。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掀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10月25日,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史稱第一次戰役。
第一次戰役的作戰部署是這樣的:
志願軍上司人決心采取側後迂回、結合正面突擊的戰法,以第38軍沿清川江左岸向院裡、軍隅裡攻進,斷敵退路,以第40、第39、第66軍對當面之敵展開攻擊,先打南北韓軍,而後視情殲滅美英軍部隊,力争在清川江南北地區各個殲滅敵人。
但是作戰過程中,38軍出現了狀況,導緻作戰計劃被打亂了。
範天恩帶領的335團所在的112師因為莫須有的黑人團,延誤了整個三十八軍的戰機,導緻大量敵人潰逃。
彭德懷聞訊後非常生氣,大罵軍長梁興初,指令38軍亡羊補牢,展開追擊。38軍軍長梁興初指令112師師長楊大易:
“楊大易,你不要再找
客觀
,這一戰可是丢盡了三十八軍的臉,你趕緊安排人向軍隅裡進軍,攻下飛虎山,切斷敵人西逃的線路,告訴335團範天恩,讓他拿下飛虎山,拿不下提頭來見!”
【搶占飛虎山】
這是亡羊補牢的至關重要一戰,1950年11月4日拂曉,335團攻占飛虎山。
在335團占領飛虎山的當天,美第8集團軍為了解除其側後威脅,并打開南北通路,以 南北韓軍第7師及美軍一部,于當日向 飛虎山發起猛攻。15時起,進攻部隊在數百架次飛機和60餘門火炮支援下,以密集隊形實施輪番攻擊。
解放軍畫報——戰鬥在飛虎山上
對于範天恩的335團來說,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戰鬥。要與數倍的敵人在無窮倍火力差距的情況下進行戰鬥(之是以說無窮倍火力差距,是因為335團隻有步槍和手榴彈,連個火器都沒有,而敵人有飛機,有大炮,天差地别),不過戰士們都充滿必勝信念,知道他們為什麼而戰!
五連機槍射手梁仁江說:
“我們就憑一條鐵棍(步槍),幾個錘子(手榴彈),再加上十一号小汽車(兩條腿),就能打敗美國鬼子。因為我們每放一槍,每走一步,或是灑在陣地上一滴血,都知道它有多大意義!”
這是335團每個人的心聲。
在飛虎山堅守,除了要與敵人血戰,還要忍受饑餓、寒冷和疲勞。雖然期間也有北韓老鄉送過糧食和飯,但是杯水車薪,最艱難的時候,每個戰士嘴裡面都含着石頭,因為含着石頭能夠多少分泌點唾液,幹得不那麼難受,也能抵擋點饑餓。
從11月4日拂曉占領飛虎山,到8日23時奉命撤出飛虎山陣地,335團死守飛虎山五晝夜,即使是彈盡糧絕,也沒讓敵人前進一步。
此戰,第335團先後打退美軍、南北韓軍連以上兵力的攻擊57次,斃傷俘其1800餘人,完成了阻擊任務,為重新完成戰略部署赢得了時間,當然,335團也付出了犧牲700多人的代價,335團團長範天恩也是以一戰成名!
【血戰松骨峰】
第一次戰役結束了,首戰初捷,但是38軍卻因為作戰失誤擡不起頭來,第二次戰役就是38軍雪恥的機會。
38軍各部打得非常勇猛,但同時也非常艱難,剛從龍虎山撤下來的335團好不容易追上主力部隊,還沒來得及休整,就接到了師長楊大易的指令,直插松骨峰,在那裡把南逃的美軍堵住。
松骨峰位于龍源裡的東北,與三所裡、龍源裡形成鼎足之勢。向北通軍隅裡,西北可達價川。其主峰标高288.7米,從山頂往東延伸約100多米就是公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戰術價值,如果能夠在松骨峰控制公路,就切斷了美軍的退路。
任何的描寫都是蒼白的,當335團的先鋒一營三連到了松骨峰的時候,大批的美軍已經黑壓壓在公路上了!
三連八班的機槍手楊文明首先開火,極為慘烈的松骨峰戰鬥就此打響。
血戰松骨峰
335團在松骨峰打退了美軍的五次沖鋒,戰役的慘烈程度,戰後登上松骨峰的戰地記者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見證:
戰後,這個連的陣地上,槍支完全摔碎了,機槍零件扔得滿山都是。烈士們的屍體,做着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卡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按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還有一個戰士,他手裡還緊握着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崩裂,塗了一地。另有一個戰士,他的嘴裡還銜着敵人的半塊耳朵。在掩埋烈士們遺體的時候,由于他們兩手扣着,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緻把有的手指都折斷了。
人民日報發表了《誰是最可愛的人》
松骨峰戰役結束後,整個三連百餘人隻有7人還活着,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證明:
人在陣地在!
松骨峰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整個第二次戰役的勝利作用巨大,335團隻是38軍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像335團這樣的鋼鐵團隊,38軍才能一雪前恥,打出萬歲軍的威名!
【死守漢江】
戰争有鐵的法則,那就是各有勝負,攻守互易。如果說前三次戰役中國志願軍是處于攻勢,第四次戰役因為新上任的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發動春季攻勢,被迫結束休整,進入防禦階段。
根據聯合國軍和南北韓的計劃,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見招拆招,制定了作戰方案:
在西線,以一部分兵力組織防禦,牽制"聯合國軍"主要進攻集團;
在東線,有計劃地後退,待"聯合國軍"一部态勢突出、翼側暴露時,集中主力實施反擊,從翼側威脅西線敵人主要進攻集團,瓦解其西線攻勢。
第四次戰役示意圖
戰役的關鍵是西線防禦部隊要死守到東線的戰略反擊結束,38軍成為了西線進行戰略防禦的部隊,彭德懷相信,萬歲軍能打好進攻,也能做好防守,38軍将士們也是這麼想的,但過程非常艱難!
防禦戰線在漢江南岸展開。38軍112師335團,在範天恩的帶領下駐守在漢江南岸的580高地上,漢江馬上解凍了,50軍已經奉命撤退,隻有38軍孤軍堅守了,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小小的580高地遭到了敵人瘋狂的火力攻擊,敵人每天傾倒2000多發榴彈炮在高地上,一炸一個大坑。此外還有山炮、迫擊炮、火箭炮輪番發射3000多發,頭頂還有十幾架飛機轟炸,整個山頭都被炸的光秃秃,原先的樹一顆也看不見,甚至剛安葬的戰士遺體都被炸了出來。
1951年2月14日,是關鍵的時刻,東線的戰略反擊正酣,但西線的防禦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梁興初知道成敗就在38軍能否守住漢江南岸。
突然一陣電話鈴聲,讓梁興初昏昏欲睡的大腦清醒了一點,竟然是範天恩直接打給軍部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要兵!”
梁興初知道,這個山東漢子沒有到了逼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張口的,但還是對範天恩說:
“你範天恩遇到困難,不要老是叫苦嘛,昨天軍的偵察連不都給你了!”
軍偵察連,那可是部隊的耳目,沒有他們,部隊就抓瞎了,但是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出此下策呢!
但梁興初還是擠出了一個營給範天恩,但這個營隻有幾十号人了,也就能組成個加強排了!範天恩又帶着335團堅守到了2月16日,580高地隻剩下幾十号人了。
此時,眼看快守不住了,楊大易把打完了炮彈的山炮營一百多号人也給範天恩了,目的隻有一個,堅守580高地。隻是這一百多号人,撐了一個多小時就光了!
最後團通信班的年輕戰士都上了,這些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團文化教員也上了,這些可是都沒拿過槍的,範天恩就教他們打槍,扔手榴彈.....
漢江阻擊戰
終于堅持到了天黑,快守不住了,師長楊大易來了電話:
“東線反擊戰勝利了,可以撤了!”
範天恩當時就昏睡過去了,38軍很多将領也都是如此。稍作休整,38軍撤到了漢江以北,漢江阻擊戰結束了,沒幾天,漢江解凍了,北韓人民感歎:
志願軍命真大!
菜鳥團長範天恩,從搶占飛虎山、血戰松骨峰到死守漢江,打了38軍所有的硬仗,成為了萬歲軍的模範團長。日本出版的《北韓戰争名人錄》中,他是唯一的團級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