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有硬核科技加持的車顯然更具吸引力。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汽車行業正在經曆兩場革命的加速:一場是智能革命,在“無所不及的智能”大趨勢之下,汽車行業正在跑步進入智慧時代;另一場是能源革命,交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0%,“碳中和”目标架構下,交通電動化也在加速。“智能”+“電動”已經成為了前沿汽車産品的标配,吸引全球主流汽車廠商紛紛入局。

當下中國,智能電動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純電、混動、增程,高手林立。但投票器握在使用者手裡,如何擁有百萬豪車的“面子”,又能擁有智能前沿科技的“裡子”,還能實作不同應用場景的無縫切換?

2021年12月23日,由華為賦能賽力斯推出的智能電動——AITO 問界M5面市。釋出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首席執行官餘承東三次提到“碾壓燃油車”,九次形容該車擁有“百萬豪車級體驗”。

華為的底氣從何而來?

在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數字能源”)傾力打造的大型訪談節目《方博碳讨室》第二期中,華為數字能源副總裁、首席營銷官方良周邀請小康集團CTO、賽力斯(輪值)總裁許林,華為數字能源智能電動領域總裁王超,共同解密AITO 問界M5強大功能背後的黑科技與幕後故事。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超強動力與超長續航

汽車領域,超強動力與超長續航,就如同百米短跑的爆發力和馬拉松長跑的耐久力,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電動車領域,其中一項出衆已屬不易。而在AITO 問界M5上,卻做到了二者兼顧。

作為最早一批試駕者,方良周博士一開場,就毫不掩飾他對“AITO 問界M5”加速性能的好感:“推背感非常強”。

而方良周博士口中的“推背感”,來自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前驅交流異步165kW 電機。它與150kW後驅永磁同步電機一道,構成了AITO問界M5四驅電機布置,而“前異後同”被認為是智能電動電驅領域的“王炸組合”。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來自華為的資料顯示:在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加持之下,AITO問界M5百公裡加速4.4秒;0-50公裡表現更佳,僅1.9秒。實際上, 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百公裡加速還可以做到更優,僅3.5秒,與如今市面上所見百萬級豪車不相上下。

限制車輛動力提升的因素有二:一個是電機轉速,另一個是散熱能力,二者的關鍵則在于電機。問界M5采用業界最高轉速的電機,持續輸出功率轉速達到18000rpm。在散熱方面,則采用了智能油冷散熱方案,相比傳統的水冷間接交換,智能油冷則精準深入到局部熱源直接交換帶走熱量。

AITO問界M5的耐久力,同樣得益于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解決了電動車長久以來的痛點——續航焦慮。

“DriveONE這套系統,我們将效率提升至 88.6%,同時将增程器的油電效率也做了提升,一升油可以轉化成3.2度電(相當于NEDC工況下續航18公裡),再加上電池包的增配,就達到了1100公裡這麼一個續航的能力。”王超進一步解釋道。

此外,AITO問界M5還通過餘熱回收利用,在節省能耗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整車續航性能。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圖書館級靜谧體驗

“動若脫兔,靜如處子”。百萬級豪車不但要有極限加速性能,還要有如同圖書館一般的靜谧體驗。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目前,業界主流豪車的車内噪音一般控制在60dB左右。AITO 問界M5在怠速時,車内噪音可以低至38dB(20-40分貝相當于竊竊私語聲);在80km/h時速時,車内噪音也僅有56.9 dB,相當于人們正常交流的聲音。

從整車的角度,噪音的來源有三:風阻、滾阻以及車内部件。降噪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傳動系統、硬體與軟體的全方位優化。相比燃油車,電動車對NVH名額要求則更高,也一直是業界難題,華為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給出了答案。

據王超介紹,在整車電驅噪音調校方面,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針對0-20、20-50、50-70、70-90不同時速段進行了聲壓級調速,通過邏輯算法實作了整個驅動系統的噪聲控制。

電腐蝕也是噪音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使用越久,電腐蝕噪音越大。對此,華為也給出了解決方案,通過電腐蝕處理加上精度控制算法,腐蝕噪聲得到明顯改善。

細節是魔鬼。砂石路行駛過程中,輪胎激起的小砂石擊打汽車底盤的噪音令人煩心。AITO 問界M5底盤上,80%以上的下車體都噴塗了一種LSAD液态聲學阻尼材料,類似一種特殊材料的消音棉,可有效屏蔽外界噪聲。此外,50萬以上的豪華車,為了減少運動中車身噪音,前後風擋通常采用雙層夾膠玻璃,這種玻璃也被用在了問界M5上。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AI賦能的整車安全

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安全是底層基礎需求。再加上智能汽車的“安全”範疇遠超傳統汽車,使用者對安全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AITO問界M5在功能安全方面,部署了100多項智能雲監測,遠超國标19項标準,完美相容歐标與美标。其中最受關注的電池包,則通過CTP模組設計,每顆電芯都采用了獨立防火封裝技術,真正将電池的安全性推向極緻。

AI 技術在功能安全方面的貢獻也毫不遜色:華為AITO的AI自學習能力,可以在海量資料訓練中實作模型自動尋優,提升模型精度和預測效果,可實作熱失控提前24小時預警,查全>90%,抑制誤報

智能電動車面臨拐點,全能選手将實作彎道超車

随着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新能源汽車迎來“拐點”——從智能汽車向智慧汽車邁進。而對于中國汽車産業,現在正是“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對使用者來說,超強性能、續航、充電以及百萬豪車的卓越體驗,兼顧“裡子”、“面子”與成本效益,是對于座駕始終不變的追求。而對于車企來說,誰能牢牢掌握硬體驅動系統與軟體作業系統這兩大硬核科技,誰就能在未來賽道中赢得先機與不敗之地。

AITO 問界M5的釋出,引發了業界對華為“幫助車企造好車”的開放思維和賦能行業玩法的期待。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可油可電的能源解決方案、兼顧動力性和續航能力、兼顧高動力和低噪音,以及這個平台本身所代表的前沿硬體驅動系統和華為HarmonyOS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在整車領域的內建,也為未來智慧汽車新定義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36氪”(ID:wow36kr),36氪經授權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