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龐統作為三國頂級謀士之一,屬實名氣不小,隻可惜英年早逝,竟然比郭嘉還早死2歲,年僅36就結束了他的三國之旅,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如果他能重視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至于命喪落鳳坡。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是被人們寄以厚望的,在《三國演義》中龐統高光時刻主要有兩處,一個是龐統巧授連環計,一個是龐士元議取西蜀,這兩個都是具有改變三國走向意義的謀劃。

龐統巧授連環計發生在曹操與孫劉聯軍的赤壁之戰,當時魯肅将龐統推薦給了周瑜,周瑜也并不盲目地任用,而是先讓魯肅問了龐統如何破曹,龐統則直接點出“欲破曹兵,須用火攻”,并想出了鐵索連環計,周瑜對他的謀劃深感佩服,剛巧蔣幹訪吳,龐統則配合周瑜完成了他的鐵索連環計,為日後火燒赤壁奠定了勝利基礎。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不過龐統長相實在普通,正史中雖然沒有特别描寫他的長相,但是我們也大概可以看出他長得像個憨憨,而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更是直接描寫他是“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這一點跟諸葛亮差距就大很多了,諸葛亮是“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結果孫權是個外貌協會的,本來手下都是周瑜那種風度翩翩的人才,這龐統一來屬實是拉低了團隊顔值,遂不重用。老好人魯肅就把他推薦給了劉皇叔。

這書生都有些傲氣,龐統更不例外,剛來劉備這裡,他不拿出魯肅寫的舉薦書,因而隻讨得了一個耒陽縣縣令而已,不過相比孫權來說,劉備對他那已經算很重視了。

要說龐統是有大才的,不了解他的人總會以他短命來反駁,但是從他當耒陽縣縣令這段短暫經曆就可以看出其有多聰明,他當縣令之時終日飲酒作樂,不理政事,其實他就是故意這樣做,一是想引起劉備注意,二是要顯示出自己比别人聰明。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果然這事傳到了劉備耳朵裡,劉備大怒,派張飛來巡視,而此時龐統即便在宿醉之中仍然能把三四個月積累的案件在半天中全部解決掉,并且是“曲直分明,并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是以說龐統這是妥妥的最強大腦。

當劉備意識到龐統有大才之後,對其更是十分看重,入蜀作戰也是帶了龐統在身邊,而龐統亦建議其自取西川,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又不謀而合,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可惜開始劉備卻以“劉季玉與吾同宗,不忍取之。”為由,并未采納,這也就為日後龐統命喪落鳳坡埋下了伏筆。

話說龐統在落鳳坡殒命之前就有了三個預兆,而如果他能重視任何一個,他都可以逃出生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預兆都是什麼。

一、孔明的觀星推算

關于龐統之死,孔明其實早已推算而出,《三國演義》原文中寫道,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亥,罡星在西方;又觀幹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将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諸葛亮算出來攻雒城不利于軍師,是以特意修書一封告知劉備,但龐統卻以為是諸葛亮怕其立功而故意阻止其領兵,竟然還跟劉備說,“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實在是有狗咬呂洞賓的意味。

二、劉備的神人夢境

諸葛亮書信送到之前,劉備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三國演義》原文中寫道,玄德曰:“軍師不可。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猶自臂痛。此行莫非不佳。”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此時劉備的左膀右臂,武是關羽、張飛,文是孔明、龐統,配合孔明的推算,這預兆就指向了龐統,不過劉備再三相勸,龐統卻因争功心切,執意不聽。

三、坐騎的詭異行為

龐統的馬雖然不是什麼名馬,但是跟龐統時間久了,也有些靈性,當龐統執意要去落鳳坡的時候,竟然将其掀下馬來,《三國演義》原文中寫道,玄德再與龐統約定,忽坐下馬眼生前失,把龐統掀将下來。玄德跳下馬,自來籠住那馬。玄德曰:“軍師何故乘此劣馬?”龐統曰:“此馬乘久,不曾如此。”

龐統死前有三個預兆,孔明早已算出,重視任何一個都可逃過一劫

可見這馬也預感到落鳳坡十分危險不願前去,可龐統卻渾然不知,再加上劉備将的盧贈與龐統,更是給他的死蓋上了一個章,蒯越早就說過的盧妨主,命不硬的根本就騎不了它,就這樣騎着的盧的龐統來到了落鳳坡,被萬箭射死。

其實除了這三個預兆之外,紫虛上人早前曾批了八句真言:“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卧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當然。見機而作,勿喪九泉。”不過龐統不知道這事,是以也不能改變龐統的命運。

總結:龐統死因有三,第一死于氣量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懷疑孔明的人品;第二死于經驗少,作為一個謀士,明明從未領兵打過仗,卻要強行出戰,謀士就應該有謀士的樣子,你以為你是近戰法師呢?第三死于耳根子硬,都說聽人勸吃飽飯,劉備以多年行伍經驗,三次勸他,都沒勸動。

其實龐統之死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不要仗着自己有點小聰明,就這也不服,那也不忿的,好像什麼都很簡單似的,要知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問我們再聰明能聰明過龐統嗎?是以,我們做事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莽撞行事。

如果你認同作者的觀點,請點贊轉發;如果你不認同作者的觀點,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