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讀者朋友們好,歡迎大家點開這篇文章。話說最近的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大家一定要要注意保暖呦,這個季節感冒太不好受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愛你們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娛樂消息吧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自古,便有以罪人充實宮廷為奴為婢的傳統,也有不少罪人翻身終于萬人之上的例子。例如漢宣帝的嶽父許某,犯下大罪進了掖庭,這才結識落魄的劉病已;北齊女相陸氏,最初也因長輩之罪進宮,而後撫養高緯。馮太後幼年入宮寄人籬下,是她的不幸,同時也是她的大幸,正因為家道中落發生的早,這才沒有給她的人格長成帶去巨大打擊。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但是晚年不幸,死于嗜殺。在他死後,兒子拓跋餘成為國家的統治者,很快也被殺,是以皇孫拓跋浚繼位,是為北魏文成皇帝。這一年,新帝年僅13歲,充實後宮,12歲的馮氏被提拔為了貴人(當然也是由于舉薦,馮太後的姑媽是先帝昭儀)。

北魏皇帝選皇後的方式特别有趣,不看出身更無關品貌,而是讓候選人親手鑄造金人,誰成功了誰是皇後。為何如此呢?這大概和信仰有關系,因為他們相信,鑄造金人不簡單,能成功的,都是純潔靈魂與誠實心靈的結合體。《資治通鑒》載:

魏人立後,皆鑄像以蔔之。

一個“蔔”字,便可見結果之或然。(話雖如此,過程裡也極容易暗箱操作)總而言之,馮氏15歲那年,通過“金人考核”,變身馮皇後。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在《錦繡未央》裡,男主拓跋浚因為身重劇毒,登基以後沒過幾年就死了,曆史中也是如此:他13歲登基,25歲去世。我們評價一個皇帝的能力,常常要看他中老年之後有無放縱、昏庸,而這一點文成帝都沒有趕上,短短12年的為政生涯裡,最重要地便是做了兩件事:1,潛心傳播佛教,修建雲岡石窟。2,拓跋焘連年征戰,是以拓跋浚休養生息。

馮皇後應該是很愛拓跋浚的,在《魏書》中記載了文成帝的葬禮,使人讀之落淚:

後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蘇

而别管多傷心,哭過之後,整裝待發。

公元465年,獻文帝拓跋弘登基,馮太後臨朝聽政。

在中國的古代史中,有一件事是造成朝據動蕩的最大原因之一,那便是太後聽政。究其原因,非男女之别,亦非姓氏彌殊,而是皇位與皇權的分離。以此為引線,大臣們盡可以明目張膽地“不服”,邊境大将也有了“清君側”的借口進軍首都。是以,馮太後執政的前期,并不太平。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馮太後于北魏曆史裡,是一個亦正亦邪,毀譽參半的人物。一方面,拓跋弘年僅23歲暴斃身亡,很多傳聞都是說他遭了太後毒手。再者,由于常年寂寞,後宮之内也總有男寵出沒。總結就是:她的私生活嚴重影響了她的終身評價。

但是另一方面,馮太後的統治下國家也迎來了新的高峰期,這裡說一個很好玩的政策變動吧:北魏統治下,所有官吏是沒有俸祿的,也就是說,這麼多大臣,年年不開工資!聽上去就很不靠譜,不像一個成熟政權該有的面貌,然而這種情況直到拓跋浚時期都沒有改變。大臣手中卻握着實打實的權力,卻不發錢,這會發生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斂财,A錢腐敗,以權謀私,大大地影響了國家發展。

在馮太後的主持下,大範圍改革吏制,從此以後,文武百官有了工資,北魏有了新奔頭,雖說不能徹底杜絕貪腐,卻也開始趨于清明。

此女是“李未央”的曆史原型,嫁給隻有13歲的皇帝,成著名太後

今天小編為各位趣友帶來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文章雖然結束,但是小編的創作卻永遠都不會結束。如果各位趣友看到這,覺得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娛樂文章還不錯,可以為小編點點關注,讓小編有榮幸,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優質的娛樂文章。同時,也麻煩閱讀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趣友,輕輕動一動你們大富大貴的發财手,在文章的下面為小編點上一個小小的贊,這個贊,在小編心中值千金,沒有什麼能夠比這個贊更能讓小編快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