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在開發者的世界裡,年齡并不是阻礙你做成一件事的障礙。除了十幾歲拿 Kaggle 競賽的冠軍,我們還常常看到少年開發者的傳奇故事。

今年國内網際網路巨頭在香港上市的現場,就有一位年僅 13 歲的機器學習開發者參與了敲鐘儀式。這位名叫郭佳慧的北京女孩曾在去年疫情期間,使用深度學習開發平台寫出了一款「智能口罩模型」,能夠幫助檢測疫情期間進出人員口罩的佩戴情況。

她設計的工具在應用市場上收獲了幾千次的調用。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從擷取教程、登陸開發架構、訓練模型再到應用上線,如今流行的 AI 平台可以讓人們快速上手,開發出各種各樣神奇的工具。

很多時候,讓用 AI 的人設計 AI 能實作最好的效果。谷歌研究科學家迪米特裡 · 卡維斯基(Dimitri Kanvesky)是一名聾啞人。他出生于俄羅斯,1 歲失去了聽力。但在美國期間他還學會了使用英語說話。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迪米特裡現在可以使用自己發明的 Live Transcribe 語音識别引擎與他人實作接近完美的交流,這款将語音實時轉換成文字的機器學習工具已被谷歌開放,覆寫所有的安卓手機,能友善聽障人士和他人進行直接無障礙的對話。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此前谷歌等公司舉行的活動中,人們還應用 AI 技術來預測自然災害,為文盲進行文字轉語音,進行垃圾分類…… 最先進的技術被應用在了最需要它的地方。如果農業和鄉村建設能夠搭載機器學習加持的技術,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可以享受到很多新技術帶來的便利。

但應用 AI 技術的門檻卻一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需要念個計算機科學博士才算學了人工智能。好在最近幾年國内陸續出現了大學的 AI 學位。

至于更基礎的程式設計和理論知識,人們可以通過各類線上課程甚至初高中級的人工智能教科書來獲得。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問題在于教育資源配置設定不均:和那些身處大城市,經常接觸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不同,國内仍有很多人并沒有擷取 AI 技術的管道。在不斷被媒體報道的 AI 資料競賽中,那些入圍決賽的人大多都是行業内的專業選手。他們獲得了關注和豐厚的獎金,而更為廣泛的群體經常被排除在外。

我們花費很長時間讓通信、電商普及到農村,但在 AI 大規模發展時,技術本身的普及還沒有開始,這讓人不由得有些遺憾。有沒有改變現狀的方法呢?

最近的一個流行詞是「三次配置設定」。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直覺地說,初次配置設定就是「市場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人們依靠勞動、土地、資本和技術獲得的收入,都算初次配置設定。而再配置設定,更多的是「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旨在調節初次配置設定中形成的不均衡,如稅收、社保、扶貧等。

三次配置設定依賴的既不是市場也不是政府,而是一種「扶危濟困」的精神,最典型的就是慈善事業。國家提倡第三次收入配置設定,主要的目标包括鄉村振興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最近一段時間,騰訊和阿裡已啟動計劃,各投入 1000 億元人民币助力共同富裕:阿裡啟動了「阿裡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成立一個專門的常設機構,将在 2025 年前累計投入 1000 億元,助力共同富裕。

騰訊則投入 500 億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同時劃出 500 億元啟動了「共同富裕專項計劃」。在最近的 99 公益日上,騰訊更額外拿出 50 億元,其中 40 億進行公益數字化建設和一線公益幫扶。

科技大廠的公益項目不僅投入多,而且自帶先進技術。内蒙古烏蘭布和沙漠裡,有一個由物聯網傳感器、邊緣網關以及一體櫃組成的騰訊雲邊緣資料中心。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沙漠試驗基地中的騰訊雲邊緣資料中心 NanoT-block。

在傳感器裝置采集後,有效資料被上傳到雲端進行分類和鑒别,進而進行深度挖掘。強大的 AI 算力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沙漠生态農業中的科學種植,也為更精确地研究中長期生态環境變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新疆、内蒙古的一些荒漠化地區,原來的沙漠已經種上了玉米和瓜果蔬菜、中草藥、草、喬木灌木等約百餘種植物,植物長勢良好,進而吸引了各種動物。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除了數字化公益,還有面向個人的項目。騰訊聯合社會各界發起的「99 公益日」活動自 2015 年到今年已經開到了第七屆。活動期間,使用者隻要來騰訊公益平台上參與「一塊做公益」,官方會同樣配捐一筆,受助群體能得到更多的幫助。

過去 6 年間,共有超過 1.5 億人次的使用者捐贈 62 億元善款,有 4 萬多個公益項目得到幫助。99 公益日也成為中國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廣、場景最多元的全民公益活動之一。

在騰訊的公益平台上,有沒有項目能讓對大資料、機器學習感興趣,但身處落後發展地區的學生成為 AI 領域的一份子呢?

機器之心找到了一個旨在幫助困難地區學生參加資料競賽的項目:「AI 心人才助夢計劃」。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根據計劃,項目會在 8-10 月于線上籌款,資料競賽則會在 9 月 6 日開始初賽,12 月完賽頒獎。這場競賽預計将會覆寫超過 150 所高校,吸引 800 支參賽隊伍,招募超過 2000 名學生。

更重要的是,這場競賽将對所有參賽人員提供免費的職業技能教育訓練,教他們學 Python,然後再教資料挖掘方法。為此,組織方計劃邀請 10 位以上行業專家和企業直接指導參賽人員,對參賽者進行職業技能及就業指導。

在騰訊公益平台上,已經有一些和 AI 相關的公益項目成功實行。2020 年,騰訊發起了「天籁行動」,通過向公益開發者、裝置廠商和公益行業等免費開放騰訊天籁 AI 音頻技術,幫助人們解決人工耳蝸的降噪難題,改善了大量人工耳蝸佩戴者的使用體驗。

而今年的「AI 心人才助夢計劃」則希望能夠幫助困難人群學會 AI 技術的開發,可謂授人予漁。

如果你在「99 公益日」期間為該項目捐款,騰訊基金會将為它愛心配捐。

AI 公益活動,由機器之心助力

通過捐贈一筆錢,先入門帶動後入門,是我們尋找公益項目方向時想法。今年的公益節,機器之心與騰訊公益合作,成立了「99 公益日機器之心戰隊」,加入 AI 心人才助夢計劃,号召大家幫助困難學子能夠獲得大資料技術的學習:

參數量僅為原來1%,北郵等利用超分算法提出高性能視訊傳輸方法

希望在未來能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不僅有你。